肿瘤mRNA疫苗赛道奋楫者先!国内外核心企业盘点(上)

2023-06-12 11:17:53, RNAScript 北京绿绵科技有限公司




CDE在2022年10月9日发布的《肿瘤治疗性疫苗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中,对肿瘤疫苗有着如下定义:通过诱导或增强机体对肿瘤抗原的特异性主动免疫反应,达到控制、杀伤肿瘤细胞、清除微小残留病灶,以及建立持久抗肿瘤记忆等治疗目的的一类产品。


今年4月29日,CDE制定发布了《肿瘤主动免疫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试行)》。指导原则指出,肿瘤主动免疫治疗产品是指通过诱导或增强机体针对肿瘤抗原的特异性主动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清除微小残留病灶或癌前病变以及建立持久的抗肿瘤记忆等治疗目的一类产品,通常也称为肿瘤治疗性疫苗


早在90年代初,人们便开始在这一领域发力。研究人员统计了数十种可能激发患者免疫防御的肿瘤相关抗原,它们通常在癌细胞生长或扩散时表达。在研究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又发现了对癌细胞生长和复制几乎没有影响的随机突变,这些由突变表达引发免疫响应的蛋白质被称之为“肿瘤新抗原”。虽然新抗原被认为是免疫治疗的理想靶标,但这些抗原同样可能少量存在于正常细胞,亟待解决抗原筛选和肿瘤异质性等问题。


肿瘤疫苗技术盘点

肿瘤疫苗的设计思路通常为靶向肿瘤相关抗原(TAA)或肿瘤特异性抗原(TSA),通过活化CD8+T细胞达到初步激活主动免疫杀伤癌细胞的作用。而后裂解的癌细胞又会释放不同种类的肿瘤抗原经抗原呈递细胞APCs(例如:DCs)提呈给T细胞,继而引发更为广泛的抗肿瘤应答。


肿瘤疫苗根据技术平台可分为四类:细胞疫苗、多肽疫苗、病毒疫苗和核酸疫苗。


细胞疫苗

细胞疫苗是肿瘤疫苗最初的形式。以细胞为基础的肿瘤疫苗通常由全细胞或细胞片段制备,包含大部分肿瘤抗原,可诱导更广泛的抗原免疫应答。


近年来,以细胞为基础的肿瘤疫苗的临床试验主要包括两类:工程化肿瘤细胞疫苗和DC疫苗


工程化肿瘤细胞疫苗的代表是GVAX疫苗,该疫苗通过GM-CSF的表达,通过调节DCs、NK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抗肿瘤效果。目前,GVAX疫苗正在与其他药物联合进行临床试验,以进一步提高抗肿瘤效果。


基于DC的个体化新抗原肿瘤疫苗在临床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效果,被认为是突破胶质瘤治疗瓶颈的有效途径之一。DCVax-L疫苗对胶质母细胞瘤有效性的III期临床试验已经显示出有前景的结果。但DC疫苗的发展仍然受限于其繁琐的工艺和昂贵的成本。


由美国Dendreon Pharmaceuticals研发的Provenge(Sipuleucel-T)在2010年成为了第一款被FDA批准的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性肿瘤疫苗,适用于治疗无症或轻症前列腺癌。然而该疫苗在临床中也只是将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4个月,单疗程却需要9.3万美元。


多肽疫苗

基于多肽的肿瘤疫苗已被用于治疗多种肿瘤,包括肺癌、黑色素瘤、胰腺癌、食管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临床试验中的肿瘤肽疫苗通常包含多个靶点或表位,以激活识别不同靶点的T细胞,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抗原丢失导致的肿瘤免疫逃逸。


IMU-131是一种通过HER2胞外区B细胞表位与白喉毒素融合的多肽。已发表的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IMU-131可诱导her2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应答。另一种靶向HER2的多肽疫苗NeuVax是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的肿瘤疫苗之一。然而,最近其公布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NeuVax治疗乳腺癌没有显著效果。


DSP-7888是波士顿生物医学公司开发的一种肿瘤多肽疫苗。DSP-7888含有诱导肾母细胞瘤基因1(WT1)特异性CTL和辅助T细胞的多肽,可以攻击各种血液系统肿瘤和实体肿瘤中表达WT1的癌细胞。目前已有3项I/II期临床试验评价了DSP-7888单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SurVaxM是另一有前景的胶质母细胞瘤肽疫苗,可显著延长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期。


病毒疫苗

病毒具有天然的免疫原性,其遗传物质可被改造成含有编码肿瘤抗原的序列,腺病毒等多种重组病毒可作为载体感染免疫细胞。其中,工程病毒疫苗可将肿瘤抗原大量提呈到免疫系统中,产生抗肿瘤免疫。此外,还可使用溶瘤病毒作为载体。除提供肿瘤抗原外,病毒本身还可以溶解肿瘤,释放肿瘤抗原,进一步提高疫苗的有效性,产生长期的免疫记忆。然而,基于病毒载体的疫苗生产工艺相对复杂,制备要求高,生产转化有一定局限性。


VRP-HER2是一种编码HER2的基于病毒载体的疫苗。该疫苗接种后,hHER2 +乳腺癌小鼠模型显示肿瘤进展得到改善。临床试验也发现VRP-HER2对乳腺癌有类似的益处,患者无进展时间的延长与her2特异性免疫反应密切相关。Nadofaragene firadenovec是一种编码人IFN-α的非复制型腺病毒载体疫苗。临床试验检验了该疫苗对BCG无应答膀胱癌的有效性,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潜力。


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又分为DNA与mRNA疫苗两项技术。DNA疫苗将外源性抗原基因插入真核表达系统的质粒中,将其引入体内细胞表达抗原蛋白,从而诱导自体免疫应答。虽然DNA疫苗相比于mRNA疫苗更加稳定,但因其难以预测的入核转录引起的基因组整合风险,始终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mRNA肿瘤疫苗主要可分为两类,基于树突状细胞(DC)给药的mRNA疫苗直接注射的mRNA疫苗


DC疫苗通过体外转录获得mRNA,转染至DC后,mRNA在细胞质中翻译形成抗原从而激活DC,将激活的DC注入人体以激发免疫系统应答,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直接注射的mRNA疫苗则是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细胞因子作为佐剂,将编码相关抗原的mRNA注射入患者体内,从而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使用mRNA编码促炎性细胞因子,如IL-12、IFN-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IL-15,也被确定能够诱导不同肿瘤模型中的肿瘤消退。


除了Moderna与默沙东合作的肿瘤新抗原mRNA疫苗mRNA-4157/V940+PD-1抗体联合疗法外,BioNTech的拳头产品BNT122同样是一款基于mRNA的个体化新抗原特异性肿瘤疫苗,可编码20种特异性新抗原。在2022年6月公布的临床试验数据中,BNT122与罗氏阿替利珠单抗及化疗联用,在治疗接受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的Ⅰ期临床试验中取得了积极结果。


mRNA 肿瘤疫苗的发展历程

起初,mRNA技术并不算癌症疫苗的主流技术。早在2017 年,Nature其实已经有报道两项基于新抗原癌症疫苗独立试验的积极临床结果:针对肿瘤突变定制的个性化疫苗在黑色素瘤患者治疗中获得了明显成功,只不过依靠的是肿瘤抗原肽段技术。


2018、2019两年,根据肿瘤疫苗的来源和构建载体划分,肿瘤抗原肽段、病毒载体、树突状细胞,以及包括mRNA在内的核酸类疫苗等技术路径都在暗暗较劲,彼此之间各有优劣势——直到新冠打破平衡,mRNA技术脱颖而出。


序列设计、递送系统、放大生产的三大高壁垒之外,过去mRNA距离肿瘤疫苗其实还隔着一层难以捅破的薄纱。


mRNA疫苗的作用机制为携带相关编码信息,指挥目标细胞制造特定的新抗原,之后依靠表达的抗原刺激免疫系统识别并产生对应抗体。可很多时候mRNA并不像人们料想的那样容易被控制。很长时间内,这种“不稳定性”成为了mRNA难以被使用的一大原因。但新冠疫情的爆发,给了mRNA完成概念验证的最佳舞台,这一问题似乎得到了有效解决。


在如今各种提高mRNA系统内稳定性技术的出现下,mRNA技术在癌症疫苗中着实有着不少技术优势。首先,mRNA自带佐剂功能,作为内源性抗原可以持续有效地激发人体生成细胞毒性T细胞,这是肿瘤肽段疫苗一直难以实现的痛点;同时,mRNA没有基因组的整合风险、安全性更高,是相对病毒、细菌载体疫苗,以及DNA疫苗的优势。


更重要的是,新冠一疫让人们看到mRNA技术不可思议的研发速度。Moderna新冠mRNA疫苗从立项到临床一期试验仅用了42天,这意味着无论是商业化进程还是研发费用,都可以被极大压缩,是对比其他技术平台的天然优势!


目前肿瘤疫苗进展最快的虽然都是个性化新抗原肿瘤疫苗,但陆续有令人深思的问题涌现。先是Bavarian Nordic的前列腺癌PROSTVAC-VF病毒载体疫苗,Galena Biopharma的乳腺癌Neuvax 多肽疫苗相继失败。之后Merck主动将两款Tecemotide 多肽疫苗终止试验;Cell Genesys失败的两款GVAX 同种异体肿瘤疫苗中甚至有一款因增加死亡风险而被迫中止。这些新抗原肿瘤疫苗单药临床试验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人体对很多“新抗原”难以产生免疫应答,另一方面,即便成功引发了免疫应答,但癌细胞依然可能逃逸。


由此我们也可以认识到,新抗原的筛选以及联合用药一定是肿瘤疫苗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从作用机理上讲,联用策略是较为合理的。在PD-1单抗拮抗免疫检查点的同时,由疫苗激发的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将从不同的方面促进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BioNTech和Moderna均计划进行III期临床的mRNA肿瘤疫苗项目,获得了空前的资本支持。2022年6月,另一边的CureVac继在新冠mRNA疫苗上的失利后,花费超3400万美元收购了一家名为“Frame Cancer Therapeutics”的荷兰Biotech公司。该公司主要开发基于新抗原的个性化肿瘤疫苗,有着一个吸引CureVac的新抗原平台。


国外管线进度盘点


Moderna:当家花旦,领跑全球


第一季度以来,Moderna新闻报道不断,先是肿瘤新抗原疫苗mRNA-4157以及RSV疫苗mRNA-1345双双获得FDA“突破性疗法”认定,再有Moderna与Life Edit Therapeutics合作,进军CRISPR基因编辑疗法的大动作。Moderna在如今mRNA市场逐渐进入“冷静期”的档口又再掀波澜,足见其在领域内的影响力与技术实力。


当地时间2023年2月22日,美国FDA授予由美德纳(Moderna)和默沙东(Merck & Co.)二者共同开发的肿瘤新抗原mRNA疫苗mRNA-4157/V940+PD-1抗体联合辅助治疗高危黑色素瘤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新的“突破性疗法”标签意味着FDA认为该疫苗可能“解决在治疗严重或威胁生命的疾病方面未满足的医疗需求”,是人类医疗史上又一里程碑!据悉,本次联合疗法的随机双盲临床试验结果完胜了单一PD-1抗体治疗的效果,再一次印证了疫苗和PD-1类药物在肿瘤免疫治疗路径中的合作共赢关系!


Moderna治疗头颈癌鳞状细胞癌的疫苗mRNA-4359,目前也已推至临床II期试验阶段。据GlobalData评估,mRNA-4359的相变成功率 (PTSR)达到了28%,有望进行III期试验。


原本与默沙东合作开发的另一项靶向KRAS的mRNA-5671的疫苗虽在2019年就开启了I期临床试验,但在2022年,默沙东宣布放弃与Moderna合作开发的该mRNA疫苗项目并归还所有权益,目前临床试验已暂停推进。


2023年1月6日,Moderna宣布与与癌症药物开发商CytomX达成3500万美元的合作协议。CytomX的Probody技术,是利用肿瘤微环境中蛋白酶水平的升高,来精准区分健康组织与肿瘤组织,发挥高效的抗癌活性,避免脱靶。


自2021年便与Moderna建立合作关系的CRISPR基因编辑疗法新锐Metagenomi公司也在当日宣布,该公司由Bayer与Moderna等企业领投下的B轮融资总额已达到2.75亿美元。


图. Moderna肿瘤mRNA疫苗管线


在今年4月举行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上,阿斯利康生物制剂研发子公司MedImmune LLC发布了与Moderna联合开发的,编码IL-12α和IL-12β亚基单链融合蛋白的mRNA肿瘤疫苗,在治疗晚期实体瘤的临床试验进展(NCT03946800),表明该候选疫苗与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的序贯联用策略,能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体内安全激发初步的抗肿瘤活性。


BioNTech:管线丰富,多元合作


BioNTech目前仍有着多达8条mRNA肿瘤疫苗管线处于持续推进中,依托于其自有的两个独立mRNA肿瘤疫苗平台iNeST与FixVac


FixVac平台由mRNA编码的非突变肿瘤抗原的固定组合组成,已知这些抗原在特定癌症类型中高频表达。mRNA采用专有的RNA-Lipoplex递送配方配制而成,旨在增强体内mRNA的稳定性。通过靶向抗原呈递树突状细胞(DC),促进DC向免疫系统呈递这些特定肿瘤抗原,针对表达一种或多种相应肿瘤抗原的癌细胞触发精确免疫反应。该平台主要用于研发针对包含黑色素瘤、前列腺癌、HPV16+头颈癌、卵巢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实体瘤疫苗。


iNeST平台用于开发个性化mRNA肿瘤疫苗,其mRNA候选药物可编码多达 20 种患者特异性肿瘤新抗原,旨在激发患者针对个性化肿瘤有效、精确的免疫反应。主要针对包括黑色素瘤、结直肠癌在内的个性化实体瘤疫苗。备受市场关注的BNT-122(RG6180,Cevumeran)疫苗就是使用了该平台技术,将与Genentech公司共同推进。5月11日,该项目治疗胰腺癌的I期临床试验结果已发布在期刊Nature上,证明该疫苗可诱导激活大量T细胞,显著延迟胰腺癌复发。



2023年1月6日,英国政府同意与BioNTech开展mRNA癌症疫苗研发合作,计划至2030年能采用个性化疗法为多达1万名癌症患者提供治疗帮助,是全球第一个签署肿瘤疫苗相关合作关系的国家。这一国家级合作关系将使BioNTech能更快地接触到药物测试所需的患者,加速推进临床试验进度。


2023年1月10日,BioNTech收购了AI公司InstaDeep,旨在人工智能的驱动下,结合早期投资开发的ML训练算法,使用数字化工具进行肿瘤新抗原的预测,进一步增强iNeST平台的个性化mRNA肿瘤疫苗开发。


图. BioNTech肿瘤mRNA疫苗管线


除此之外,BioNTech凭借独有的mRNA RiboCytokines平台,开发了多项mRNA编码细胞因子的mRNA肿瘤免疫疗法。其中BNT131是一种用于治疗实体瘤的肿瘤内免疫疗法。通过瘤内注射,使用mRNA编码细胞因子IL-12,IL-15,IFNα和GM-CSF。通过增加肿瘤微环境中这些细胞因子的浓度,免疫系统可以更容易地识别和对抗癌症。目前BNT131正进行一项1期临床试验,作为单一疗法进行研究,并与Regeneron和赛诺菲共同开发的PD-1抑制剂西米普利单抗联合用于晚期实体瘤(包括黑色素瘤)患者。


2022年6月,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 BioNTech公布了管线中抗癌药物BNT122(autogene cevumeran)与阿替利珠单抗(PD-L1)及mFOLFIRINOX化疗,辅助治疗胰腺导管腺癌的I期临床试验结果。该I期结果亦于2023年5月11日(昨日)发表在权威期刊Nature上,题为Personalized RNA neoantigen vaccines stimulate T cells in pancreatic cancer。本研究中,mRNA药物BNT122含有多达20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和MHCII类限制的新抗原,通过脂溶性纳米颗粒静脉递送。该研究证明了接受BNT122与抗PD-L1抗体阿替利珠单抗和mFOLFIRINOX化疗联用的术后胰腺癌病人无复发生存期 (RFS)更长、肿瘤标志物下降更明显16名受试患者中,一半患者体内检出明显的免疫反应,18个月后,他们的癌症都没有再复发。


需要指出的是,胰腺癌与黑色素瘤不同。黑色素瘤是一种典型的热肿瘤,即在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大量免疫细胞的肿瘤,PD-1抑制剂、CAR-T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等肿瘤免疫疗法,已经在热肿瘤上取得了不俗效果;胰腺癌是一种“冷肿瘤”,概念反之,目前还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如果BioNTech的疫苗能在I期、I期临床试验中继续交出优秀答卷将为胰腺癌的临床治疗带来更大突破。


CureVac:重振旗鼓,招兵买马


CureVac已进入临床I期的CV8102是一种基于非编码单链RNA的TLR7/8/RIG-1激动剂。该产品旨在通过瘤内注射后调节肿瘤微环境,并诱导全身免疫应答以控制注射和非注射区域的病变。目前正进行临床I期剂量递增的扩展研究,该研究招募了晚期黑色素瘤,皮肤鳞状细胞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或腺样囊性癌以及浅表注射肿瘤病变的患者。该试验正在测试单药CV8102和CV8102与抗PD-1疗结合的剂量递增效果。


早在2014年,CureVac就与勃林格殷格翰和路德维希癌症研究所合作开发针对NSCLC的mRNA癌症疫苗,虽已经进入临床试验I/II期,但碍于使用了较为传统的鱼精蛋白注射技术,七年后还是迎来了合作项目的终止。但据CureVac声明,其与勃林格殷格翰正评估基于脂质纳米颗粒的RNA技术平台继续合作的可能。


2022年5月,CureVac与myNEO达成协议,双方将依靠myNEO所发现的特定癌症抗原,合作开发新型mRNA疫苗肿瘤免疫疗法。myNEO公司将利用其生物数据集和综合机器学习和生物信息学平台,确定和验证CureVac所需要的特定靶点,以开发基于mRNA的癌症疫苗。


同年6月,CureVac收购的荷兰肿瘤免疫疗法公司Frame Cancer Therapeutics,其拥有的FramePro平台可识别癌症基因组中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产生健康组织中不存在的特异性蛋白质,从而可以被免疫系统识别响应。Frame公司在2021年12月获得荷兰监管机构批准了一项个性化癌症疫苗临床试验,在15名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评估他们的新抗原癌症疫苗。而收购后,CureVac将把这款癌症疫苗从多肽形式转化为mRNA 形式开发。


除了已经披露的CV8102,另有一款靶向TAA和一款泛肿瘤疫苗正在临床前研究阶段。虽然在新冠mRNA疫苗研发上遇到了不修饰核酸带来的临床保护效力底下问题,在与其他两个巨头的竞争中落入下风,但CureVac仍不放弃用已有的mRNA技术平台继续开发新的疫苗/疗法。


图. CureVac肿瘤mRNA疫苗管线


eTheRNA


eTheRNA是一家比利时生物技术公司,依托专有的mRNA-TriMix平台和最新的TetraMix平台开发mRNA相关免疫疗法以治疗癌症和传染病。eTheRNA利用其专有的分子设计以及脂质生物化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设计和制造定制脂质纳米颗粒cLNPs及基于mRNA的T细胞佐剂来克服当前mRNA治疗剂开发所面临的挑战。


该公司在2021年3月就收到了来自欧盟委员会的830万美元资金支持(The TIGER project),用于加速开发一种新型的治疗性mRNA癌症疫苗EI-201,用于治疗复发性/转移性HPV16+癌症,如头颈癌、宫颈癌、肛门生殖器癌,目前该肿瘤疫苗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阶段。


图. eTheRNA研发信息


至2022年8月,该公司已在B2轮融资中筹集了3千9百万欧元,以扩大对其集成mRNA技术平台的投资,并进一步推动其合作业务战略,重点包括定制脂质纳米颗粒(cLNP)的合作研发。本轮融资由诺华利斯生命科学(Novalis LifeSciences)领投,世界知名mRNA技术及其治疗应用专家Kenneth Chien教授参与,还包括LSP(现为殷拓EQT生命科学)、PMV、Grand Pharma、Fund+、Omega Fund等投资机构在内。


2020年,远大医药对eTheRNA进行股权投资并建立战略合作,在国内成立合资公司南京奥罗生物,选址落地南京生物医药谷,建设肿瘤疫苗研发基地。其研发项目mRNA肿瘤疫苗A002未披露更多信息。


eTheRNA 对 KNAUER IJM 系统的评价

Gritstone


Gritstone运用其独有的 EDGE™平台,可准确识别肿瘤或病毒感染细胞上的抗原,再通过专有的自复制mRNA(samRNA)黑猩猩腺病毒(ChAd)递送系统,刺激免疫系统激活T细胞,针对选定靶标产生中和抗体(nAb)


2022年8月15日,Gritstone公司的Karin Jooss等人在期刊Nature Medicine上发文,详细公布了该公司 mRNA 疫苗免疫治疗候选药物(GRANITE)的I/II期临床中期结果。GRANITE疫苗采用了新生抗原+腺病毒载体+自复制mRNA的设计,目前已推进至临床II/III期试验。


图. Gritstone肿瘤疫苗研发管线


Nutcracker Therapeutics


Nutcracker Therapeutics是一家研发RNA疗法的初创公司,拥有细胞工程与高精度生物合成技术,并开发了自主产权的RNA研发平台。


在今年AACR上,该公司报告了其研发的免疫疗法NTX-250。该疗法通过HPV16癌症小鼠模型局部递送编码HPV16抗原、IL-12和光/TNFSF14的mRNA,观察到优越的免疫原性和肿瘤清除效果。


同时,该公司还有一项治疗前列腺癌的mRNA纳米颗粒疫苗,编码肿瘤公共抗原。据悉,NTX-250将于今年计划申报IND


图. Nutcracker 管线


Evaxion Biotech(EVAX)
/ Pantherna therapeutics



2023年2月8日,Pantherna和Evaxion发布了其合作研发的肿瘤mRNA疫苗临床前数据。数据表明,当使用Pantherna专有的脂质纳米颗粒mRNA平台(PTXΔLNP,PTXmRNA)递送时,由Evaxion的AI平台PIONEER鉴定的肿瘤新抗原驱动了强大的免疫反应,并实现了临床前模型中肿瘤生长的完全抑制。


Pantherna Therapeutics是一家开发用于mRNA疗法递送的纳米颗粒研发生物制药公司,合作的Evaxion Biotech 是一家专门开发人工智能免疫疗法的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


Defence Therapeutics


Defence Therapeutics是一家专门从事免疫肿瘤学疫苗和药物递送技术的加拿大生物制药公司。


该公司通过将mRNA与其专有偶联技术平台Accum™偶联,开发基于偶联Accum™-mRNA技术的癌症疫苗。该公司现已完成其Accum™-mRNA疫苗的工艺制定与合成,将首先在实体T细胞淋巴瘤的动物身上进行测试,然后在其他癌症实体瘤模型上进行测试。


Accum™采用胆酸-核定位信号(ChAc-NLS)复合化合物,使其偶联物能够逃逸内涵体捕获并在靶细胞内实现药物积累


Strand Therapeutics


Strand Therapeutics是一家开发癌症及其他疾病可编程mRNA疗法的公司。其研发的临床前项目STX-001是一款依靠多模式合成自复制mRNA技术,局部注射后在肿瘤微环境持续表达IL-12细胞因子的免疫疗法。


Strand由麻省理工学院合成生物学mRNA领导者创立,正在为可编程的长效mRNA疗法创建第一个平台。据称,Strand疗法经过生物工程编程,可以精确控制治疗位置,时间,强度和持续时间。


HDT Bio




2023年1月30日,HDT Bio宣布将与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泛非洲癌症研究所(PACRI)合作开发RNA癌症疫苗和治疗方法。本次合作基于HDT Bio的自复制RNA技术及其专有的LION™系列递送系统,针对与胰腺癌,结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其他癌症相关抗原进行候选疫苗的开发


Replicate Bioscience


Replicate Bioscience成立于2021年,由投资公司Apple Tree Partners(ATP)推出,同时获得后者4000万美元A轮融资。


公司致力于推进新型自复制RNA免疫疗法的开发,通过靶向肿瘤细胞突变抗原,克服肿瘤细胞耐药性。


图. Replicate肿瘤自复制RNA疫苗管线


Oncorus


Oncorus是一家专注于开发用于癌症治疗的自复制RNA药物研发公司,其主要候选产品ONCR-021是基于柯萨奇病毒A21(CVA21)的RNA基因组,依靠其独有的自复制RNA平台与LNP技术研发的vRNA(病毒RNA)肿瘤治疗性疫苗


一旦进入肿瘤细胞,与其他病毒免疫疗法一样,通过溶瘤病毒基因组复制并产生传染性病毒粒子,经局部扩散后感染并杀死邻近的肿瘤细胞。目前该项目处于IND申报阶段。该公司计划将通过临床试验评估该候选疫苗在非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黑色素瘤、肝细胞癌和间变性甲状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参考资料


1. 各企业官网财报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Copyright ©2007-2024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