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食品安全问题中的危险因子——产毒真菌与真菌毒素

2022-11-16 17:59:51, 月旭科技 月旭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前段时间发生的“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令人唏嘘不已。此次事件告诉了我们食用自制的酵米面制品的危险性,也再次引爆大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事件的“元凶”——食物中高浓度的米酵菌酸,来自于“产毒细菌”椰毒假单胞菌。


当面米制品在制作发酵、储存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当,就容易导致食品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若此时的光照、温湿度等条件适宜椰毒假单胞菌的生长繁殖和产生毒素,产生的米酵菌酸就会污染食物,引发食物中毒等严重后果。容易被米酵菌酸污染的,除了面米制品外,还有木耳、银耳等。


食品安全领域,像椰毒假单胞菌一样通过产生毒素引发严重饮食安全问题的“生物危险因子”还有很多,相比“产毒细菌”,“产毒真菌”和由它们产生的有毒次生代谢物——真菌毒素带来了更广泛、更普遍的食品安全问题。历史上真菌毒素造成的人畜中毒事件和带来的经济损失不胜枚举。


真菌毒素的毒性越大、污染频率越高就越需要被重点监控。目前最常检的真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主要有AFB1、AFB2、AFG1、AFG2、AFM1、AFM2)、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A、伏马毒素、T-2毒素、展青霉素、桔青霉素、杂色曲霉素等。世界上许多国家均报道过食品、粮食及其制品、经济作物及其制品等受以上真菌毒素污染的情况。


不同真菌毒素的“产毒真菌”都有自己的适生环境和主要侵染的食品、作物种类,因此,某类食品可能主要受到某种真菌毒素的污染,比如山楂、苹果等富含糖类的水果主要受展青霉素污染;而某类食品或者作物及其制品可能会受到多种真菌毒素的污染,比如玉米可能会受到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世界各国均针对不同的真菌毒素出台了其在各类农产品、食品、饲料等产品中的限量规定和配套的检测方法,监控食品受真菌毒素污染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产品”并控制不符合限量规定的“问题产品”其上市流通。


在我国,目前现行的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标准是GB 2761-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展青霉素、赭曲霉毒素A及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指标。国家及相关行业也颁布了许多食品、饲料中真菌毒素检测标准。在食品检测领域,主要参照5009系列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毒素种类

检测标准

黄曲霉毒素

B1/B2/G1/G2

GB 5009.2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

黄曲霉毒素

M1/M2

GB 5009.2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族的测定

赭曲霉毒素A

GB 5009.9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

伏马毒素B1/B2/B3

(FB1、FB2、FB3)

GB 5009.24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伏马毒素的测定

T-2毒素

GB 5009.11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T-2毒素的测定

玉米赤霉烯酮

GB 5009.209-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GB 5009.11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乙酰化衍生物的测定

展青霉素

GB 5009.18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展青霉素的测定

杂色曲霉素

GB 5009.2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杂色曲霉素的测定

桔青霉素

GB 5009.22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桔青霉素的测定

真菌毒素是由产毒真菌在一定环境下产生的的有毒化合物,污染范围广泛,毒性极强,是极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危险因子。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等方式,参照现行的限量标准,使用指定的检测方法,可以对食品中对应的真菌毒素含量进行检测,从而调查食品受真菌毒素污染的现状;及时发现真菌毒素含量超过限量规定的“问题食品”,控制其流通、警示生产企业。然而真正控制真菌毒素对食品、饲料等的污染,还需要生产者对生产的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作为食品的消费者,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从正规渠道购买合格的食品,注意食品的保存条件妥善保存,开封后尽快食用,不要给环境中的危险因子可乘之机。

企业 · 使命

让公众的饮食健康更有保障

企业 · 精神

积极开拓进取,努力创造价值

企业 · 理念

极限的性能,合理的价格,最好的服务

核心 · 价值观

客户优先,团队至上

学习创新,攻坚克难

诚信尽责,红利共享

往期推荐

年终超级大促,错过再等一年!

它,是一张与众不同的“纸”

小小免疫亲和柱,带你“玩转”真菌毒素测定!

小小沉降篮,您搞定了吗?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Copyright ©2007-2024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