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回顾 | 华大智造“创新智造探究无限细胞—2022单细胞测序开发者大会”上海站精彩报告

2022-11-02 11:37:46, 智创未来的 深圳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2022年10月28日,由上海市医学会生物医药转化分会、浦东新区生物产业行业协会主办,华大智造承办的“创新智造探究无限细胞—单细胞测序开发者大会”上海站顺利举行。来自国内各大科研院所的四位专家为线上、线下参会嘉宾带来了精彩的学术分享,并开展了热烈深入的讨论。

致辞

范金成 书记

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党组书记

上海市医学副会长

上海市医学会生物医药转化分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党组书记,上海市医学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生物医药转化分会主任委员范金成为本次大会致辞。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经济走出了一个“V形”,上海经济正回稳向好,浦东新区作为重点区域之一引领增长。生物医药是浦东新区集聚发展的六大“硬核”产业之一,这六大“硬核”产业包括“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在生物医药领域,浦东新区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

范金成书记祝贺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和华大智造全新升级产品的发布。华大智造具有高水平的研发能力,创新智造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今年4月初在上海,华大智造的设备助力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希望华大智造围绕高水平科技,继续发挥在产业链布局和科技研发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在生物医药产业与科研工作者和企业合作伙伴协同创新、扩大生命科学产业价值,共建健康良性的产业生态,共同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杨爽 博士

华大集团 执行副总裁、东区首席代表


华大集团执行副总裁、东区首席代表杨爽博士为大会致辞。


华大智造的创立和发展,离不开过去二十几年生命科学底层技术的进展和突破。华大智造自2016年成立以来,秉承“创新智造引领生命科技”的理念,致力于成为生命科技核心工具缔造者,不断突破技术极限,产品持续创新。目前,华大智造的研发和生产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已形成源头性专利布局。因为掌握了上游量产核心工具的能力,华大智造是全球少数几家量产临床级高通量基因测序仪能力的企业之一。2022年9月9日,华大智造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


华大智造坚持在前沿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上持续战略投入,把今天的投入转化为明天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不断的技术转化,提供行业领先的生命数字化技术平台,推动生命科学普惠大众健康和国计民生,做生命科技核心工具的缔造者,新生活和新生产方式的探索者。作为上游设备的提供方,华大智造在面对全球突发公卫事件时勇于担当,在新冠疫情期间,华大智造设备驰援多地疫情一线。


从基因组到单细胞组学的深入研究,华大智所提供的核心工具,不仅应对当前快速发展的科研挑战,而且不断提升自身平台的潜力和能力。未来,华大智造还会持续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推进国产化平台在科学研究和应用转化领域的拓展。相信在各项政策的扶持,各位领导的关怀,各位科学界和产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华大智造将通过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服务于“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这片热土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为浦东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专题报告

高栋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高栋研究员以《前列腺肿瘤细胞谱系命运可塑性的调控机制与靶向治疗新策略》为题做专题报告。研究发现前列腺腺癌向神经内分泌癌的谱系转变的已成为前列腺癌雄激素剥夺治疗抵抗的重要机制。研究者首先通过前列腺单细胞研究发现新型Lu-C细胞,进一步研究发现Lu-C细胞是前列腺管腔成体干细胞,并且可以起始前列腺肿瘤。深入研究前列腺趋向管腔细胞命运决定的分子机制,发现ERG直接调控前列腺管腔细胞命运决定,并且直接调控前列腺癌细胞染色质相互作用。在研究前列腺腺癌向神经内分泌癌转化的分子机制时,首先构建前列腺癌细胞谱转变小鼠模型,通过单细胞多组学系统分析了腺癌向神经内分泌癌转化的细胞谱系组成、转录调控和微环境互作网络,发现Foxa1和Foxa2时细胞谱系转变的驱动因子。Foxa2直接调控腺癌向神经内分泌癌转化。进一步研究表明Foxa2调控神经内分泌肿瘤KIT信号通路活化。而KIT信号通路阻断显著抑制人和小鼠神经内分泌癌的生长。因此,研究表明Foxa2调控前列腺腺癌可塑性与KIT信号通路活化,为去势抵抗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靶点和治疗方法。

高亚威 教授

同济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高亚威教授以《干细胞与早期胚胎发育中的RNA修饰与染色质调控》为题带来了线上专题报告。研究者关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表观遗传修饰的继承与重塑所发挥的重要调控作用。研究者通过一系列研究建立早期胚胎发育、体细胞核移植和转录因子诱导的体细胞重编程等细胞命运转变体系,解析了DNA甲基化修饰、多种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结构等核内表观修饰对细胞命运转变的影响,成功解析多种调控机制。结合胚胎体细胞活体取样和单细胞测序技术成功绘制了不同发育命运的克隆胚胎的转录图谱和DNA甲基化图谱等。进一步聚焦于RNA层级的修饰以及与其他层级的相互作用。研究者还解析了小鼠MZT过程中RNA m6A修饰的动态图谱以及其维持母源转录本稳定以及ZGA转录本有序降解的分子机制,此外,研究者还关注与逆转座子转录本的修饰与转录后调控,发现了NEXT符合调控LINE1 RNA降解,以及Mettl3介导包括LINE1 RNA在内的染色质调控相关RNA对转录与染色质状态的调控作用。进一步证明了LINE1的m6A修饰经Ythdc1识别后对于顺式与反式的靶点区域的转录活性与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状态造成影响的分子模型,并成功证明FTO-LINE1介导的顺式和反式调控会影响胚胎干细胞的增值分化以及小鼠卵子与胚胎的正常发育。这一系列研究解析了多种染色质表观修饰与RNA m6A修饰在哺乳动物发育中的动态调控,对于解析多层级表观修饰以及跨层级互作对于发育的调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高亚威教授还介绍了单细胞测序在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对谱系分化的体内和体外发育系统与类胚胎进行单细胞转录测序,以及开展单细胞时空组多数据整合分析等。

刘志勇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刘志勇研究员以“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 landscapes of the otic neuronal lineage at multiple early embryonic ages”为题带来了主题报告。研究者关注维持平衡控制和感知声音信号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内耳前庭神经节(VGNs)和螺旋神经节神经元(SGNs),二者都起源于胚胎发育早期的耳蜗前庭神经节前体细胞(CVG)。研究者应用单细胞RNA测序分析胚胎发育早期神经发生的分子机制。绘制了胚胎9.5天(E9.5)、E11.5和E13.5三个早期胚胎阶段的小鼠内耳组织转录组图谱,分析增殖和未分化的耳部神经母细胞以及分化的VGNs和SGNs。研究发现了早期胚胎神经发育中CVG谱系特异性富集的基因,并且发现通过E13.5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VGN可以被分为两种不同的亚型,而未观察到SGN亚型。研究者采用多种检测方法,例如遗传命运图谱分析( genetic fate mapping analysis)验证了上述实验结果。结果发现在神经母细胞或分化的VGNs和SGNs中上调的基因,如Shox2, Myt1, Casz1和Sall3,可能是前庭和听觉神经发育的调控因子。研究发现在早期耳神经发生过程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级联分化轨迹。对早期耳神经发生的研究,对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刘志勇研究员还介绍了应用DNBelab C4平台开展早期胚胎单细胞核测序的进展。

冯驭 生物技术副研究员

华大研究院 超级细胞研究所

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超级细胞研究所冯驭生物技术副研究员以《单细胞-空间转录组揭示肿瘤-间质边界动态免疫特征》为题带来了专题报告。研究关注近十年来在临床实验中被广泛测试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ICB; 如anti-PD1 mono-antibody, nivolumab)。尽管ICB显示出了相对放化疗更为突出的耐受程度,但其疗效仅仅局限在少部分特定病人类群中。在结直肠癌中,DNA修复系统的状态(deficient/proficient-mismatch repair, d/p-MMR)展示了较好的PD1疗效的预测价值。其中,早中期dMMR病人能完全响应PD1的治疗,而pMMR病人的客观响应率则低于~10%。ICB敏感与耐受型癌症病人往往展示出不同的免疫微环境组成,通过bulk测序或者单细胞测序可以分析免疫系统中不同免疫细胞类型的比例及状态,以及在ICB治疗过程中的响应机制。但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对于肿瘤样本的解析往往停留在预测层面,而较少深入到多细胞互作网络及特定组织结构的研究中。因此,研究者通过结合时空组学Stereo-seq技术和DNBelab C4单细胞平台,获得了14个病人的空间转录组数据及7个病人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结合组织解剖学结构特征及转录组特征,成功鉴定到肿瘤-间质边界,揭示了其边界的免疫反应的动态特征,并发现这种动态反应性与肿瘤的发展及免疫逃逸密切相关。

✦  +

参与单位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会生物医药转化分会、浦东新区生物产业行业协会。

承办单位: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合作单位: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长三角一体化基因检测联盟、上海国际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张江集团等单位。

指导单位: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Copyright ©2007-2024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