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新发客户文献——本期热点『肿瘤/脑损伤/糖尿病/免疫』

2022-10-28 02:57:22, 冯鹏飞 上海吉凯基因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使用吉凯基因的产品/服务发表的文献2000+篇。历年累计19000+篇!


此次小编精心挑选了10篇9月新发的高质量文章供大家欣赏,恭喜以下研究团队!同时也希望在2022年给您的科研计划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快来一睹为快吧!


往期回顾

2月新发高质量客户文献——肿瘤/心血管研究攻略大盘点

3月新发高质量客户文献——肿瘤/神经/心血管/代谢研究攻略盘点

4月新发客户文献 | 10分以上15篇,非编码RNA仍保持火热

5月新发客户文献——本期热点『外泌体/铁死亡/肿瘤耐药/非编码RNA/自噬』

6月新发客户文献——本期热点『失巢凋亡/肿瘤耐药/免疫应答/损伤』

7月新发客户文献——本期热点『免疫应答/外泌体/肿瘤/损伤』

8月新发客户文献——本期热点『肿瘤/基因治疗/自噬/免疫』

1

//

CircSMARCC1通过miR-1322/CCL20/CCR6信号传导阻断前列腺癌细胞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之间的串扰来促进肿瘤进展


CircSMARCC1 facilitates tumor progression by disrupting the crosstalk between prostate cancer cells and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via miR-1322/CCL20/CCR6 signaling


发表期刊:Molecular Cancer   IF: 41.444

发表单位:中国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泌尿科

吉凯助力:CircSMARCC1 过表达慢病毒


文章摘要:环状RNA(circRNAs)介导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的浸润,促进各种癌症的发生和发展。然而,circRNAs在前列腺癌(PCa)巨噬细胞调节中的作用尚不明确。作者研究发现,CircSMARCC1在PCa细胞、血浆和组织中显著上调。circSMARCC1的过度表达在体内外均能促进肿瘤的增殖和转移,而circSMARCC1的敲除则产生相反的作用。circSMARCC1通过海绵miR-1322调节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的表达,并激活参与增殖和上皮间质转化的PI3K-Akt信号通路。更重要的是,circSMARCC1的高表达与肿瘤微环境中CD68+/CD163+/CD206+TAM的定植呈正相关。此外,circSMARCC1的过度表达通过CCL20-CCR6轴促进巨噬细胞中CD163的表达,诱导TAM浸润和M2极化,从而导致PCa进展。CircSMARCC1通过海绵miR-1322上调趋化因子CCL20的分泌,miR-1321通过靶向CCL20/CCR6信号来促进PCa的进展,参与肿瘤细胞与TAM之间的串扰。


2

//

褪黑素通过减轻HDAC7/β-catenin/c-Myc正反馈回路和抑制USP10维持的HDAC7蛋白稳定性来抑制ESCC肿瘤生长


Melatonin inhibits ESCC tumor growth by mitigating the HDAC7/β-catenin/c-Myc positive feedback loop and suppressing the USP10-maintained HDAC7 protein stability


发表期刊: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IF: 34.915

发表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疗中心

吉凯助力:HDAC7 过表达慢病毒


文章摘要:褪黑素是松果腺分泌的一种天然激素,据报道,它通过多种作用机制表现出抗肿瘤特性。然而,褪黑素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抑瘤作用尚不明确。该研究探讨褪黑素作为单一抗癌药物对ESCC细胞的潜在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褪黑素治疗剂量依赖性地抑制ESCC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组蛋白脱乙酰酶7(HDAC7)、c-Myc和泛素特异性肽酶10(USP10)的表达(P< 0.05). 148例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HDAC7、c-Myc和USP10的表达均显著高于配对正常组织(P< 0.001). 然后,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高HDAC7、c-Myc或USP10水平的ESCC患者预测总体生存率较差(Log-rank P < 0.001)。Co-IP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进一步揭示,HDAC7物理去乙酰化并激活β-catenin,从而促进下游靶c-Myc基因转录。值得注意的是,机理研究证实,HDAC7/β-catenin/c-Myc可以形成正反馈环以促进ESCC细胞生长,USP10可以去泛素化并稳定ESCC细胞中的HDAC7蛋白。此外,作者证实抑制HDAC7/β-catenin/c-Myc轴和USP10/HDAC7通路介导褪黑素对ESCC细胞的抗增殖作用。


3

//

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通过调节小胶质细胞极化转移miR-330-5p治疗外伤性脑损伤


Dental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transfer miR-330-5p to treat traumatic brain injury by regulating microglia polarization


发表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IF: 24.897

发表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吉凯助力miRNA微点阵


文章摘要:创伤性脑损伤(TBI)是导致神经功能缺损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还没有开发出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在之前的工作中发现由人脱落乳牙(SHED)干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EVs)为TBI功能恢复提供了新的见解。此次研究旨在阐明其作用机制,为未来的临床干预提供新的治疗靶点。随着miRNA微点阵的完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验证,揭示了由SHED衍生EVs(SHED-EVs)转移的miR-330-5p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关键免疫调节剂小胶质细胞中的重要作用。MiR-330-5p靶向Ehmt2,并介导CXCL14的转录,促进M2小胶质细胞极化,抑制M1极化。在作者的体内数据中发现,SHED-EVs及其效应子miR-330-5p可以缓解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恢复TBI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综上所述,通过转移miR-330-5p,SHED-EVs通过Ehmt2介导的CXCL14转录促进抗炎小胶质细胞极化,从而治疗创伤性脑损伤。


4

//

五味子素B通过靶向MyD88和抑制MyD88依赖性炎症来减轻糖尿病心肌病


Schisandrin B Attenuates Diabetic Cardiomyopathy by Targeting MyD88 and Inhibiting MyD88-Dependent Inflammation


发表期刊:Advanced Science   IF: 17.521

发表单位:温州医科大学药物科学学院化学生物学研究中心

吉凯助力:MyD88 过表达质粒


文章摘要:糖尿病表现为慢性炎症,并可发展为糖尿病性心肌病(DCM)。靶向炎症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可能为DCM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在本研究中,作者探讨了具有抗DCM抗炎活性的天然化合物五味子苷B (Schisandrin B, Sch B)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表明,Sch B可防止高水平葡萄糖(HG)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纤维化反应。RNA测序和炎症qPCR芯片显示,Sch B主要影响hg挑战心肌细胞中髓样分化初级反应88 (MyD88)依赖的炎症基因表达。进一步的研究表明,Sch B直接结合并抑制MyD88的激活,但不改变MyD88独立的toll样受体在体内和体外的信号。抑制或沉默MyD88与hg诱导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降低和体外心肌损伤相关。用Sch B治疗1型和2型糖尿病小鼠可保护心功能,减少心肌损伤,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在1型糖尿病小鼠中,心肌细胞特异性MyD88敲除也保护小鼠免受心脏炎症和损伤。综上所述,这些研究表明心肌细胞MyD88在DCM中起着冷淡作用,而Sch B特异性靶向MyD88以减轻炎症性DCM。


5

//

在败血症免疫抑制过程中,巨噬细胞中NLRC3的表达通过调节NF-κB-NFAT5复合体抑制糖酵解和宿主免疫防御


NLRC3 expression in macrophage impairs glycolysis and host immune defense by modulating the NF-κB-NFAT5 complex during septic immunosuppression


发表期刊:Molecular Therapy   IF: 12.91

发表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吉凯助力:NLRC3/TRAF6 干扰慢病毒   NLRC3 过表达慢病毒


文章摘要:先天免疫细胞功能和代谢受损是败血症免疫抑制的基础,然而,目前还缺乏一种有希望的疗法来协调这种损害。在这项研究中,高水平的NOD样受体家族CARD域包含-3(NLRC3)与来自败血症患者和发生免疫抑制的小鼠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糖酵解缺陷相关联。骨髓特异性NLRC3的缺失改善了巨噬细胞的糖酵解和败血症引起的免疫抑制。从机制上讲,NLRC3抑制核因子(NF)-κB p65与活化T细胞核因子5(NFAT5)的结合,进而控制免疫抑制巨噬细胞糖酵解基因和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这是通过减少NF-κB的激活-由TNF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mTOR)的目标诱导,并通过诱导NLRC3隔离mTOR和p300来降低转录共同激活物p300的活性来实现的。NLRC3的基因抑制破坏了NLRC3-mTOR-p300复合物,并与p300协同增强了NF-κB与NFAT5启动子的结合。此外,在肺内投放携带巨噬细胞特异性NLRC3缺失载体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可显著改善败血症小鼠的防御能力,这些小鼠在二次气管内细菌挑战时出现免疫抑制。总之,这些发现表明,NLRC3介导先天免疫的关键方面,导致败血症期间的免疫受损状态,并确定了潜在的治疗靶点。


6

//

O-GlcNAc转移酶通过靶向FAM134B介导的ER噬菌体调节椎间盘退变


O-GlcNAc transferase regulates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by targeting FAM134B-mediated ER-phagy


发表期刊:Experimental and Molecular medicine   IF: 12.153

发表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吉凯助力:OGT/FAM134B 过表达慢病毒


文章摘要:O-连接的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化(O-GlcNAcylation)和内质网吞噬(ER phagy)都是特征鲜明的保守适应性调节机制,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并在各种应激条件下发挥作用。O-GlcNA酰化和ER噬菌体的异常已在多种人类病理学中被记录。然而,O-GlcNA酰化或ER噬菌体是否参与椎间盘退变(ID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作者在这项研究中发现,O-GlcNA酰化和ER吞噬的功能以及IDD的相关潜在机制。O-GlcNA酰化和O-GlcNAc转移酶(OGT)在退化的NP组织和营养缺乏的髓核(NP)细胞中的表达谱显著增加。通过基因操作和特定药物干预调节O-GlcNAc水平,发现增加O-GlcNA酰化丰度可显著增强细胞功能并促进细胞在营养剥夺(ND)条件下的存活。此外,FAM134B介导的内质网吞噬激活受O-GlcNA酰化调控,FAM134B敲除对内质网吞噬的抑制大大抵消了O-GlcNA酰化扩增的保护作用。从机理上讲,FAM134B被确定为OGT的潜在靶点,FAM134B的O-GlcNA酰化显著降低了FAM134B-泛素化介导的降解。相应地,在大鼠IDD模型中证实了通过调节O-GlcNA酰化内稳态所赋予的保护作用。研究数据表明,OGT直接与FAM134B相关并使其稳定,随后增强FAM134B介导的内质网吞噬,以增强细胞对营养缺乏的适应能力。这些发现可能为O-GlcNA酰化疗法在IDD预防中提供新的选择。


7

//

内皮微囊蛋白-1调节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脑血栓炎症


Endothelial caveolin-1 regulates cerebral thrombo- inflammation in acute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发表期刊:EBioMedicine   IF: 11.205

发表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

吉凯助力:Cav-1 过表达腺相关病毒


文章摘要:血栓炎症是缺血性中风中协调坏死发展的重要检查点。然而,其根本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作者探讨了内皮细胞Caveolin-1(Cav-1)在脑血栓炎症中的作用。循环Cav-1减少,有可能预测微栓子信号,在没有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再通中风患者中更常见。tMCAO后24小时,小鼠血清Cav-1持续降低。坏死周围区域内皮细胞Cav-1减少。洞穴-1−/− tMCAO后内皮细胞出现广泛的微血栓,伴有明显的屏障破坏,伴有髓细胞炎性浸润增加。AAV-Tie1-Cav-1特异性增强内皮细胞Cav-1的表达,可显著降低野生型和Cav-1患者的坏死体积,降低血管的高渗透性,并减轻血栓炎症−/− tMCAO小鼠。tMCAO后的转录组分析进一步指出,Rxrg是由Cav-1敲除引起的最显著变化的分子。补充RXR-γsiRNA可逆转AAV-Tie1-Cav-1诱导的血栓炎症改善,而不影响内皮紧密连接。内皮细胞Cav-1/RXR-γ可能通过选择性控制脑缺血/再灌注中的血栓炎症耦合来调节坏死体积和神经损伤。


8

//

抑制APOC1可促进M2通过铁死亡途径转化为M1巨噬细胞,并增强基于单细胞RNA测序的肝细胞癌抗PD1免疫治疗


Inhibition of APOC1 promot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M2 into M1 macrophages via the ferroptosis pathway and enhances anti-PD1 immunotherapy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ased on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发表期刊:Redox Biology   IF: 10.787

发表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吉凯助力:APOC1 干扰慢病毒


文章摘要: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通过分析单细胞群体,更好地了解复杂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行为。然而,肝细胞癌(HCC)治疗失败的机制尚不清楚。作者在此次研究中对对4例HCC患者和2例非癌对照患者的外周血、癌组织和附近常见组织中分离的免疫细胞进行了深层scRNA测序,分析中包括212494个细胞。确定了不同的免疫细胞亚型,丰富了差异基因的途径,并描绘了相关的发育相关轨迹。APOC1在肝癌组织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抑制APOC1可通过肝癌TAM中的铁沉降途径将M2表型逆转为M1表型。APOC1肿瘤−/−与野生型(WT)小鼠相比,C57BL/6小鼠表现出一致的衰减。质谱结果显示,APOC1中M2巨噬细胞、B细胞和CD4+T细胞的相对比例−/−,与WT组相比,该组呈下降表达,而CD8+T细胞、M1巨噬细胞和NK细胞呈上升趋势。最后,发现APOC1与人肝癌样本中PD1/PD-L1的表达呈负相关。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抑制APOC1可以通过铁沉降途径促进M2巨噬细胞转化为M1巨噬细胞,从而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改善肝癌的抗PD1免疫治疗,为提高抗PD1的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策略,为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9

//

GTPBP4通过PKM2依赖的糖代谢促进肝细胞癌的进展和转移


GTPBP4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gression and metastasis via the PKM2 dependent glucose metabolism


发表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IF: 10.787

发表单位: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

吉凯助力:GTPBP4 GV341 过表达慢病毒   GTPBP3/TET2 GV112 干扰慢病毒


文章摘要:鸟苷三磷酸结合蛋白4(GTPBP4)是细胞周期进展和MAPK激活的关键调节因子。然而,其生物学特性如何与肝细胞癌(HCC)发展过程中的细胞代谢相互作用尚不清楚。在这里,高GTPBP4表达被发现与HCC患者较差的临床结局显著相关。此外,GTPBP4上调与DNA启动子低甲基化平行,并受DNA甲基转移酶DNMT3A调控。此外,获得和丧失功能的研究表明,GTPBP4在体内外促进肝癌的生长和转移。从机理上讲,GTPBP4可以通过蛋白的sumoylation修饰诱导HCC中二聚丙酮酸激酶M2(PKM2)的形成,从而促进有氧糖酵解。值得注意的是,活性GTPBP4通过UBA2促进SUMO1蛋白的活化,并作为连接剂桥接活化的SUMO1蛋白质和PKM2蛋白质以诱导PKM2的sumoylation。此外,SUMO修饰的PKM2从细胞质迁移到细胞核也可能通过激活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和STAT3信号通路而促进肝癌的进展。紫草素(Shikonin)是PKM2特异性抑制剂,可以减弱依赖PKM2的肝癌糖酵解重编程、生长和转移,为肝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案。研究结果表明,GTPBP4-PKM2调节轴在通过有氧糖酵解促进HCC增殖和转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HCC患者提供了一个有希望的治疗靶点。


10

//

SIK2对肾小管损伤和糖尿病肾病进展的保护作用


SIK2 protects against renal tubular injury and the progression of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发表期刊:Translational Research   IF: 10.171

发表单位:中国重庆陆军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教委糖尿病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

吉凯助力:SIK2 过表达腺相关病毒


文章摘要:尽管有最佳的药物治疗,许多糖尿病肾病(DKD)患者仍会进展为终末期肾病。为了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需要识别DKD的新生物标记物和药物靶点。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是DKD致病性的关键特征。SIK2是一种盐诱导激酶,调节重要的生物过程,如能量代谢、细胞周期进程和细胞凋亡。作者在目前的研究中发现,DKD患者和小鼠模型的肾小管中检测到SIK2的表达显著下降。功能实验表明,SIK2缺乏或不活动会加重糖尿病小鼠的肾小管损伤和间质纤维化。基于转录组测序,分子机制探索表明,SIK2过度表达通过抑制p300的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活性来激活HSF1/Hsp70,从而减少内质网(ER)应激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此外,在糖尿病和万古霉素诱导的肾病小鼠中,肾小管中SIK2的特异性恢复可减弱肾小管和间质的损伤。综上,研究结果表明,SIK2可以保护肾小管损伤和肾脏疾病的进展,并为针对SIK2治疗DKD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论点。


1.实验技术干货

2.蛋白质组学研究

3.腺病毒简介及应用

4.临床基础研究思路解析    

5.组织特异性腺相关病毒

6.单细胞测序    

7.慢病毒实验操作指南

8.悬浮细胞专用病毒

9.靶点设计/数据库教程

10.测序技术研究与应用

11.非编码RNA研究技术与应用

12.腺相关病毒选择/应用    

13.表观遗传研究

14.文章解析

15.国自然课题设计思路解析

16.生物信息分析及工具      

17.外泌体研究    

18.肿瘤免疫研究

19.高分文章  

20.吉凯病毒神经方向应用案例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Copyright ©2007-2024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