嚯!原来古代瓷器也需要“化妆” |前沿用户报道

2020-12-11 16:15:26, HORIBA



供稿:刘松
编辑:Norah

化妆土,顾名思义,就是具有“化妆”功能的陶土。在早期胎体制作工艺还不够成熟时,胎体常出现颜色过深等问题,直接施釉会影响釉层显色。


为解决这个问题,匠人们将较细的陶土或瓷土用水调和成泥浆,涂在陶胎或瓷胎表面,这样器物表面就留有一层薄薄的色浆。这层色浆就是化妆土,它能够覆盖原颜色较深的胎体,使釉色更加鲜明,外观也更加光亮柔和。

本期栏目我们就聚焦考古领域,探究中国久负盛名的宋代汝窑及其背后的化妆土工艺。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的刘松老师,为大家揭秘中国古代瓷器的化妆土工艺。


图片来源:pixabay


陶瓷中的“粉底液”:化妆土


化妆土工艺是我国古代陶瓷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不同窑口的化妆土工艺发展也不尽相同。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窑被考古学家认定是北宋汝窑之后,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那清凉寺窑的化妆土工艺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呢?为探究这一问题,刘松老师选取了清凉寺窑址出土的北宋早期和金代青瓷残片作为样本进行研究。


之所以作此选择,是因为汝窑瓷器是宋瓷的巅峰,研究化妆土工艺的发展从与汝窑有着密切关系的清凉寺窑来着手,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对汝窑烧制工艺和宋代制瓷艺术的研究均有重要意义。话不多说,让我们跟随研究人员开启探索吧~

汝窑

宋代是制瓷工艺史上的鼎盛时期,品类繁多,器型多样,釉色优美,并出现定、钧、官、哥、汝五大名窑,备受赞誉。五大名窑中,汝窑为首,因产于汝州而得名,其中青瓷更是做到了名动天下,对于两宋官窑瓷系的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图片来源:pixabay


北宋早期清凉寺窑的化妆土工艺


本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直接观察和成分分析的方法来探究是否采用了化妆土。鉴于化妆土层及胎釉过渡层厚度非常薄,通常为亚毫米量级研究人员选择了高精度的分析仪器进行成分分析。


先来看北宋早期的清凉寺窑址标本残片BQ-GG-16c(图1)

  • 可以看到残片的口沿部分为白色,器身为灰色。再看断面图(图2),从左往右依次为:胎釉、白色层、灰色层、胎体。从颜色上可以看出,中间两层与透明釉层和胎体颜色均不相同,初步判定中间两层既非釉也非胎体,很可能是工匠制备的化妆土。


图1  北宋早期青瓷残片标本

 图2  残片口沿处断面图




  • 如何进一步确认两层是否都为化妆土呢?可以从物质成分进行分析,如果中间两层成分不同于胎体和胎釉,则可判定其为化妆土,反之则不是。对此,研究人员利用带有微区分析功能的XGT-9000型X射线显微分析仪对断面进行进一步微区化学成分分析,判定胎釉和坯体之间物质的成分属性。

  • 从分析结果可知,白色中间层的Al2O3K2O、TiO2三种组分含量上高于胎釉和胎体,三者为不同物质,其中高含量的TiO2是其呈现白色主要原因。

  • 灰色层各组分含量与胎体和胎釉也不相同,其中K2O含量高于胎体,Fe2O3的含量则低于胎体。Fe2O3的含量低于胎体是其呈现灰色的原因。


表1 BQ-GG-16c断面微区化学成分定量分析结果(wt%)及测试点示意图


由此得出结论,中间两层物质确实是工匠特意制备的化妆土,且化学成分以高Ti、K为特征。可见北宋早期清凉寺窑址烧制的青瓷,在制作上采用了双层化妆土工艺,工艺流程为:首先在胎体表面涂一层灰色化妆土,然后在器皿口沿处涂白色化妆土,最后再施釉。白色化妆土的目的是让图1标本“口沿”处呈现白色,灰色化妆土则是为了掩盖颜色较深的黑色瓷胎,使表面呈现灰色这一更为柔和的颜色。



逐渐成熟的制瓷工艺


从上文我们已经知道,清凉寺窑址在北宋早期使用了化妆土工艺,随着制瓷工艺的一步步发展,到金代的时候是否仍然采用这一工艺呢?

研究人员继续选用清凉寺窑址出土的金代民用青瓷BQ-GG-23a作为标本(图3)。研究过程如下:

  • 先来看标本断面(如图4),可以看出断面一共3层,从左到右依次为:胎体、白色层、胎釉。从中间层颜色不同于胎体和胎釉而呈白色来看,中间层很可能为化妆土。
  • 研究人员继续用XGT-9000型XRF的微区分功能对断面区域进行连续线扫描分析以进一步确认。


图3  金代青瓷标本残片

图4  残片断面图



  • 从下图表2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白色层的物质组成及成分含量均与胎体十分接近,很可能跟胎体为同一物质,因此初步判定此层非化妆土。而与釉层相比,两者含量都过低,因此白色层也非釉层。

  • 既非胎体也非釉层,那么白色层究竟是什么物质呢?从表2中来看,白色层虽然成分含量均接近胎体, 但K2O含量更高,Fe2O3含量则低于胎体。由此研究人员推断出,之所以存在白色层,是由于高温下釉层与胎体融为一体,致密性增加,使得Fe2O3的含量降低,由此呈现白色。因此,白色层只是胎釉过渡层而非化妆土。


表2 BQ-GG-23a断面微区化学成分定量分析结果(wt%)及测试点示意图


综上,能够得出结论:金代清凉寺窑址所烧制的青瓷,已经不再采用化妆土工艺

从上述研究可知,清凉寺窑址在北宋早期时使用了化妆土工艺,用以掩盖颜色过深的胎体,可见这一时期为清凉寺窑的创烧时期,陶瓷胎体制作工艺并不成熟。而到金代,白色化妆土层消失了,但瓷器却依旧不失精美。由此可见,化妆土工艺的采用可能与不成熟的瓷器制作工艺存在联系,而北宋早期到金代的化妆土工艺发展也印证了我国制瓷工艺一步步走向成熟。


科技考古发展日益繁荣


从北宋到金代化妆土工艺的发展研究,可以看出分析仪器在考古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科技考古领域的相关研究,7月24日(本周五),我们特邀光机所李青会老师做客HORIBA在线讲座。


李老师将围绕文物科学研究和保护对技术方法的需求,以若干古代玻璃、陶瓷和宝石珠饰的研究为例,分享光学和光谱学技术如何综合获取古代材料的化学成分、显微结构、物相组成、断面结构等科学信息,以及科学信息在解决文物的来源、制作技术和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应用经验。

机会难得!从事考古研究的老师们都已经报名了,你还不抓紧时间么?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即刻参与!



课题组介绍


李青会,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东京理科大学博士后研究员(2007―2009年)。主要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特别是材料的表面/界面分析和无损分析技术研究。

刘松,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硅酸盐质文物的科学研究,及探索现代光学和光谱学分析技术在科技考古领域中的应用。



注:如果您对本报道的研究方法感兴趣,希望联系作者,或者想对本研究的光谱测试方法一探究竟,欢迎点击“阅读原文”留言,我们的光谱应用工程师将乐于为您提供解答服务。


今日话题


《鬼吹灯》《盗墓笔记》《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一批书籍影视作品的呈现,让考古、文物修复相关工作的神秘面纱被一层层揭开。


您是否也从事相关研究呢?留言分享让你印象深刻的考古或者文物研究相关经历,本文发出后3个工作日内留言获赞最多的读者将获得星巴克咖啡券一份~


(小编语:之前后台有小伙伴问活动是不是每期都有,这里统一回复大家:我们栏目每期都有互动,留言跟话题相关的内容,点赞最多便可获券,记得是留言跟话题相关的内容噢~)



>>>>   点击标题,查看往期精华文章

>>>>   免责说明

HORIBA Scientific公众号所发布内容(含图片)来源于文章原创作者提供或互联网转载。文章版权、数据及所述观点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HORIBA Scientific 发布及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供读者自行参考及评述。如果您认为本文存在侵权之处,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进行处理。HORIBA Scientific 力求数据严谨准确,如有任何失误失实,敬请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我们也热忱欢迎您投稿并发表您的观点和见解。


>>>>   HORIBA科学仪器事业部

HORIBA Scientific 致力于为科研及工业用户提供先进的检测和分析工具及解决方案,如:光学光谱、分子光谱、元素分析、材料表征及表面分析等先进检测技术,旗下Jobin Yvon光谱技术品牌创立于1819年,距今已有200年历史。

如今,HORIBA 的高品质科学仪器已经成为全球科研、各行业研发及质量控制的优选,之后我们也将持续专注科研领域,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咨询相关技术服务。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Copyright ©2007-2020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