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ht人物专访丨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金大勇

2021-12-02 18:03:08, Light 仪景通光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编者按

他开创了一种新型纳米荧光探针,可将红外光上转换发射高亮度的可见光,由此于2015年获得澳洲科研最高奖“尤里卡奖交叉学科创新奖”。他发明的超分辨显微镜,使我们能够追踪到单分子以及动态观察活细胞工作,并于2017年获得“澳大利亚总理奖—年度物理学家奖”。2016 年,他被《澳大利亚人报》提名为“知识经济时代百名开拓人物”。2021年,42岁的他荣获了澳大利亚桂冠教授奖,并当选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


他就是悉尼科技大学杰出教授、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金大勇,同时也是《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简称Light)悉尼办公室负责人、Light“Perspective”专栏编辑。

本期Light人物,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金大勇院士与我们分享他在科研工作、学生培养和团队建设等方面的经历和体会。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金大勇院士的科研生活,领略他的杰出风采和他成功的故事。


金大勇 院士

金大勇,2017年起担任悉尼科技大学杰出教授,2019年起任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他于2007年在麦考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于2010年晋升为麦考瑞大学讲师,随后在2013年晋升为高级讲师,2014年晋升为副教授,2015年晋升为教授。


作为项目团队负责人,金大勇在悉尼科技大学建立了澳大利亚可集成生物医疗仪器与技术转化港、中澳科技部联合资助的便携式体外诊断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以及悉尼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材料和器件联合研究中心。他组建的悉尼科技大学生物医学材料及仪器研究所旨在将最前沿的光子学和先进材料转化为颠覆性的生物技术。


金大勇的研究工作涉及物理、工程和跨学科领域,专业涵盖了生物医学光子学、纳米技术、发光材料、显微镜方法学、生物医疗诊断、微流体器件等。


金大勇于2015年荣获澳洲科研最高奖尤里卡奖交叉学科创新奖;2017年荣获澳大利亚科学院颁发的约翰·布克工程科学奖章,同年获得澳大利亚总理奖—年度物理学家奖;2021年,金大勇获得澳大利亚桂冠教授奖,并当选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


问与答(Q&A)

本期记者:张莹(《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科学编辑 )

翻译:臧春秀(《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科学编辑 )

受访嘉宾:金大勇(澳大利亚工程院 院士)

原文信息:Zhang, Y. Light People: Professor Dayong Jin. Light Sci Appl 10, 234 (2021)

原文地址:https://doi.org/10.1038/s41377-021-00673-9



1



Q:首先,祝贺您荣获2021澳大利亚桂冠教授奖,并当选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澳大利亚桂冠教授与工程院院士是澳大利亚学术和科研界的崇高荣誉,同一年获得这两项荣誉的华人可谓是屈指可数。请您谈一谈获得两项国际重量级荣誉的感受,并向我们介绍一下您的主要研究工作。

A:首先我非常荣幸今年能够获得两项殊荣。我的个人总结是“我的能力不大,但运气不小”。在我之前有更多优秀的学者和前辈们,他们做得比我更加精彩。今年获得两项荣誉,实际上是对我们团队多年来在生物光子学和纳米光子学领域长期努力的认可。我们在超分辨、单分子及单细胞成像和即时诊断技术等方面建立了核心资源与产学研联盟,并承担了许多国家级研究项目。我们的工作旨在将光学和材料的前沿进展转化为革新性的生物技术。我借这个机会,非常感谢我的博士导师,也是我科学上的启蒙老师Jim Piper教授,还有我今年工程院院士提名人,也是我在2017年获得澳大利亚总理奖的提名人Larry Marshall博士。同时特别感谢我的团队,包括原麦考瑞大学的团队,还有现在悉尼科技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的团队。他们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仍然知难而上,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科研热情和高效的科研产率,他们是幕后英雄。还要感谢我的合作者们,他们长期以来的支持,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澳大利亚桂冠教授奖是澳大利亚为了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科及学科带头人所设立的人才项目。我将充分利用这个平台继续加强我们在单分子检测和超分辨成像方面的科研能力,并通过技术开发,绘制出亚细胞互作和单分子功能全景图,从而构建活细胞成像和细胞器互作成像的“谷歌街景图”。“谷歌街景图”要做到清晰、快速、深层和活体细胞成像(清、快、深、活),这些对于基础研究非常重要。有了这张图,生物学家就可以进一步深入获得细胞内分子交通的 "街景",这将有助于解码错综复杂的生命科学并指导我们认识疾病的形成,开发治疗疾病的潜在方法,使生命科学及医学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图1:超分辨 "街景"显微成像。两个U2-OS细胞分裂后期的延时高维超分辨率成像。(参考文献 [1]>)


今年我当选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是对我们从基础科学到新技术发展与转化方面工作的认可。我们将更加强化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科学的转化,加大与科研队伍、政府、产业及国际机构的合作力度,为解决澳大利亚关键问题提供跨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在光子学与生物医学成像仪器、纳米技术和即时检测技术方向同众多澳大利亚中小企业合作。我们为澳大利亚的生物技术、诊断学、兽医、农业综合企业和制造企业开发颠覆性的技术。特别是我们将专注于终端用户需求和社会民生发展为驱动的研究,以帮助各国从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恢复过来。我非常看好单分子检测,希望能够把传统的诊断检测做到非常灵敏的单分子级别,也希望将传统的结构型成像做成超分辨功能型成像,搭建大型成像平台,与产业界、生命科学界及医学界进行对接。我相信未来几年我们团队将会迎来具有原动力的可持续性发展。

图2:单细胞 "街景"显微成像。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单体血小板细胞(左图)及其超分辨成像(右图)。


2
1


Q:2003年,您远赴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国际著名激光物理学家Jim Piper教授。当时,您选择了工程科学课题,开发了一种新型流式细胞仪。随后,您建立了先进细胞仪实验室。请问是什么原因让您对生物医学仪器的研究和开发产生兴趣?

A: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博士生导师Jim Piper教授。他是一位优秀的导师,一位杰出的工程科学家,也是一位备受尊敬的激光物理学家。他总是鼓励我把基础研究引向实际应用。在他的指导下,他的多名博士生都已经成为了科研领域的领袖,包括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现任首席执行官Larry Marshall博士。

图3:2008年金大勇与他的博士生导师JimPiper教授合影;2017年金大勇与Jim Piper教授和LarryMarshall博士在澳大利亚总理奖颁奖典礼现场合影。


2003年,我在麦考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Jim Piper教授提出了两个课题供我选择:一个是研发更高效的激光器,另一个是开发用于细胞分析的生物医学仪器。基于我早期在物理学和光学工程的学习,我更喜欢将光学应用到生物医学仪器领域,于是我选择了后者,研究开发流式细胞仪。这使我能够学到多学科的技能,不仅是光学,还包括微流控、电子控制、数据采集、编程、荧光探针和细胞生物学等。

我完成了三年的博士研究并获得了一项国际专利,这是我科学生涯非常宝贵的经验。你可能会发现,我后来在化学、材料科学和细胞生物学方面的大部分研究贡献,都得益于我在博士学习阶段中仪器研制的经验。


3



Q:2015年,继您在麦考瑞大学取得成功后,您加入了悉尼科技大学。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您成功建立了生物医学材料及仪器研究所、澳大利亚国家可集成生物医学器件与技术转化中心以及中澳联合便携式体外诊断技术联合研究中心。请您与我们分享一下您在建立多学科研究实体方面的成功经验。您遇到过哪些挑战,又是如何应对的?

A:我取得的一些成功都是因为我的“进取心”! 悉尼科技大学校长Attila Brungs教授说我是一个有抱负的 "建设者"。我总是在寻找新的可能,不断进行设计和规划,并接受不同的挑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在麦考瑞大学建立先进细胞仪实验室和澳大利亚纳米生物光子学卓越中心之后,我决定给自己一个新的挑战。


悉尼科技大学为我提供了建立跨学科研究机构的机会。我学会了与同事和年轻学者共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发展产学研联盟,这是完全不同的挑战。事实上,这些挑战也教会我如何找到方案使研究所可持续发展。对年轻学者的指导,使我们研究所获得了十余个国家级资助的人才项目。我们与工业界和其他大学的战略伙伴关系促成了我们的几个主要研究中心的项目资助,包括澳大利亚可集成生物医疗仪器与技术转化港。该转化港的建立为我们赢得了在即时诊断领域领先发展的机会。两年后,在澳大利亚工业部和中国工信部支助下,我们成立了即时诊断技术开发的联合研究中心,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我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实力。

图4:2016年,金大勇建立澳大利亚可集成生物医疗仪器与技术转化港,使澳大利亚的生物光子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拥有强大的行业合作伙伴。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这样评价"一个好的研究人员会思考合作,并在发展自己的研究事业时建立合作"。


4



Q:您先后承担了澳大利亚自然科学基金委、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等资助的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发表SCI高水平论文200余篇,其中包括Nature及其子刊30余篇。请您谈一谈在申请科研项目和发表高水平文章方面的经验和建议。

A:建议不敢当,不同的课题组可能有不同的方式,我只分享一下我们的“套路”。简短的回答是我们始终不忘联系基础研究和终端的应用需求。也就是说,在申请科研经费和发表高水平文章时要以应用为导向,既要做好“有趣的科学”,又在不断发展(潜在)“有用的技术”。这样在向资助机构、编辑和审稿人阐述研究目的、意义和重要影响时会更容易。我们IBMD研究所营造了一个环境,激励年轻学者和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并鼓励他们参与高风险和高回报的项目。我们的大部分工作都是为了解决领域中或者转化中关键瓶颈问题,并为多学科的研究提供潜在的解决方案。每个项目的主题不仅在知识先进性方面非常有趣,而且在新兴前沿领域也非常有用。


俗话说:“欲善其事,必利其器”。我们的另外一个特色就是,通过搭建新的仪器,拓展我们新的科研能力,从而能够全面地研究科学问题,并不断开辟具有深度的新方向。我们大部分的高影响力论文都是基于特制的仪器和新的仪器方法的开发,从而取得全新的研究成果,比如在单颗粒光学表征系统的建立等(参考文献 [2]>)这使得我们的研究具有独特性、计划性、创新性和综合性。 


在写作方面,我特别强调信息的有效传递。我通常采用四步法(Why – What – How – So what),供学者和学生在项目规划、开展实验和撰写论文等方面参考。首先要讲清楚你的科研工作为什么很有前景,它的主要瓶颈在哪里?为什么编辑、读者和审稿人应该关注你的研究?这就是第一步“Why”。第二步“What”,需要一句话告诉大家,你的想法是什么,你在这个方向发现或者发明了什么,什么是根本性的新现象,与同行工作的根本性区别是什么?第三步“How”,你如何一步一步将这个问题研究清楚,按照逻辑顺序阐述完整。第四步“So what”,如果你完成这项科研成果,对你的小同行和大同行有什么启示,其他人根据你的成果能做些什么?这四步阐述清楚有助于提高基金和论文的命中率。


5



Q:您在过去三年中不断加强国际合作,并从2019年起在南方科技大学建立了悉尼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材料和器件联合研究中心。请问您对联合研究中心的国际合作模式有什么看法?

A:生物医学研究是一个需要多学科技能和各国共同努力的研究领域。因为没有人可以用单一的技术来解决任何一个问题,你需要一群人一起工作,然后研究成果将使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受益。我希望通过科学研究,世界各国及各国人民能够对互利共赢达成共识和认同。 


从2019年开始,我再次接受新的挑战,探索国际伙伴关系的新模式。我在韩国、新加坡、德国和中国花了不少精力。与南方科技大学建立的联合研究中心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联合研究中心为我们提供了开发新技术和样机所需的资源和条件,使我们能够在单细胞水平上跟踪疾病的发展。通过国际合作,我们汇集了这个区域领先的两所科技大学,学生在深圳和悉尼分别学习2年,获得国际教育及科研经历,双方导师可以通过联合指导博士生和学术交流,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经过过去两年的摸索,我们的模式日渐成熟,每年都会面向全世界招收十名联合培养博士生,欢迎大家的加盟!

图5:新南威尔士州州长Margaret Beazley见证了悉尼科技大学与南方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


6



Q:近年来,您在上转换发光材料与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Photonics》、《Nature Methods》和《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等国际顶级期刊。请您介绍一下这些代表性研究成果,并对这个领域的未来前景做一下展望。

A:感谢大家对我们科研成果的关注,在这方面我们具有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它们涉及到很多科研领域和科研方向,看起来错综复杂,但实际上是按照一个思路来实现的。这个思路是我们围绕高掺杂的单颗粒纳米粒子进行表征,发现新现象,围绕新现象总结新规律和机理,然后运用新机理提高性能并开发一系列新的应用。例如在上转换这个领域,我们意识到上转换是非常有趣的物理现象。它能把长波长、低能量的光子转换成短波长、高能量的光子。但核心问题是吸收和转化效率不高从而局限该类纳米探针材料的亮度,使其在应用中受到严重的束缚。我们的第一个研究工作基于“Super Dots”,也就是在2013年发表于《Nature Nanotechnology》的研究工作(参考文献 [3]>),该项工作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高掺杂上转换纳米晶体。我们通过利用光子晶体和光纤实现高密度的能量激发,从而克服了传统浓度淬灭的局限,使我们可以对单颗粒进行大量掺杂。而每一个颗粒,它的亮度被显著提高了2-3个数量级,从而产生广泛应用。

2014年,我们发现“Super Dots”不仅在颜色上可以调制,在时间寿命上也可以进行调制。这些在不同时间发光的“Super Dots”,我们将其命名为“Tau-Dots”。利用时间寿命制成光学编码,从而实现“Tau-Dots”技术。在我们发表的《Nature Photonics》论文中(参考文献 [4]>),通过控制每个“Dot”交替发光,“Tau-Dots”可以促进对多个目标生物细胞、亚细胞成分和病原体DNA分子的高通量同步检测,可以做成时间维度的高级防伪标志,具有广泛的应用。

2016年,我们考虑实现单颗粒的多功能化,因此必须要实现合成上的精准控制。我们发现通过调整表面活性剂浓度、温度等参数,能够精确控制其大小、形状、表面和掺杂的位置(2016年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参考文献 [5]>),我们将其称之为“Hyper Dots”,未来可以将单个“Dot”构建成一个纳米器件。

2017年,我们发现这种颗粒在两束光的作用下,会出现非线性光子雪崩现象,放大了单个“Super Dots”的受激发射(2017年发表于《Nature》参考文献 [6]>)。我们将这种现象应用到超分辨成像领域,实现了上转换超分辨成像显微镜应用,开启了上转换超分辨成像的新方向。

2018年,我们报道了单颗粒可以通过显微镜被我们的肉眼追踪到,为单分子检测和视踪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工具和手段,这项工作发表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参考文献 [7]>)。随后我们发现这种材料对温度特别敏感,在加温的情况下,传统材料会随温度升高而变暗,而这种材料会变得越来越亮。我们通过升高温度进一步增强其亮度,从而可以设计温度探针,如纳米温度计。我们将用于纳米级温度测量的“Dots”命名为“Thermal Dots”(2018年发表于《Nature Photonics》(参考文献 [8]>))。
图6:《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封面

2018年我们还有一项非常骄傲的工作是将“Super Dots”技术应用到试纸条上,使其检测灵敏度明显提高。2020年,我们将这项成果转化到新冠病毒抗原的快速检测上,目前在西澳珀斯的一个公司进行产业化。

2021年初,我们进一步发现高掺杂的“Super Dots”在激光光镊的作用下能够产生离子之间的谐振和增强,从而为纳米光镊技术提供新的机理和思路。最近,“Super Dots”系列研究已扩展到活体细胞中的纳米机械力测量(2021年发表于《Nature Nanotechnology》(参考文献 [9]>))。

综上所述,我们开展的系列工作都是围绕高掺杂、上转换和单颗粒新现象的发现与应用展开。这些纳米晶体均可用于生化分子的定量分析。它们可以被运送到细胞内的目标点,便于达到前所未有的灵敏度,甚至降至单分子水平。红外光可以穿过生物组织照亮这些“Dots”,然后这些“Dots”发出可见光和紫外光,很容易与背景光进行区分。红外光上转换能够以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对身体深处进行成像。

未来,我相信这种上转换材料、上转换光子和纳米光子学技术可以实现灵敏度更高的体外诊断检测,把传统的检测技术发展到单分子级别,把传统的成像技术从形貌型成像发展为功能型成像,并可以应用到增益介质、微纳激光器等领域。通过使用高通量同时检测多个靶细胞和病原体分子,未来的诊断可以变得更快、更精准。

7



Q: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您的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冠病毒快速检测技术。该技术可在15分钟内获得检测结果,且每次检测的成本不超过25澳币。请您介绍一下这项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前景。

A:这是最近非常热门的话题。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可以对病毒的单个RNA分子进行生化扩增。在约40个循环后,可获得一万亿个寡聚核苷酸分子,使得这项技术非常灵敏,但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获得结果。这是基于生化实验室的测试,不适用于即时测试。

图7:澳大利亚新冠肺炎病毒测试技术在15分钟内获得结果。左图:“SuperDot”发射上转换强光,通过将红外光转换为超强可见光来实现超高灵敏度。右图:团队在2020年7月31日凌晨成功研发这一技术时的自拍照

我们的策略是针对病毒蛋白,使用“Super Dots”放大光学信号。在用肥皂裂解病毒后,每个病毒会释放出几百个蛋白质片段,包括表面的刺突抗原分子。然后,我们利用具有数千发光中心的“Super Dots”,通过光放大每个分子,可以显著提高检测灵敏度。我们在2018年发表于《Analytical Chemistry》参考文献 [10]>论文中,首次将“Super Dots”应用于试纸条检测,并在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蛋白方面取得了89 pg/mL的检测限。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们悉尼科技大学的团队优化了该项技术,用于检测无症状人群的病毒抗原。新的检测方法灵敏度比目前市场上的抗原检测方法要高两个数量级以上。位于珀斯的Alcolizer Technology公司已经从悉尼科技大学获得了这项发明的授权,并将试纸条(iStrip)和检测技术(Virulizer)品牌化。希望我们的技术能够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出贡献,并在机场、商店和疗养院等得到广泛应用。

8



Q:从2012年开始,您每年参加Light Conference国际会议和Light青年科学家论坛。2018年,您作为Light悉尼办公室负责人,负责"Perspective"专栏工作。2020年,您做了首场Light在线公开课主题讲座。2021年,您担任Light全国光学与光学工程博士生学术联赛评委。您作为Light作者、读者、审稿人、海外办公室负责人,深度参与了Light的创刊与发展,一路见证了Light的成长与辉煌,不仅为Light注入了学术底蕴,同时为Light的多元化品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请您谈一谈参与Light工作的感受和体会以及对Light未来发展的建议。

A:感谢Light为我提供这个机会,我在Light的每一次经历都很愉快。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以及Springer Nature出版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优秀的编辑管理团队为Light奠定了良好的基础。Light是以创办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为目标,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大家可以看到,Light的成功不仅仅是作为高影响力期刊。以Light为平台,在每年举办的Light Conference 国际会议和Light青年科学家论坛上,我很享受参与这些学术活动的机会和过程,感受Light系列活动带来的活力、激情和热情。最近,通过Light 在线、Light 全国光学与光学工程博士生学术联赛、Light人物访谈、iCAN talk等渠道,Light已成为多角度的交流平台,远远超过了一个高影响因子的学术期刊,进一步面向更广泛的国际学术社群。Light为新兴科学及新创办的期刊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促进出版业与研究团体紧密合作。这是一个可持续的平台,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学者展示研究成果,建立联系与合作提供机会。


作为Light悉尼办公室负责人和Light “Perspective” 专栏编辑,我有机会与国际知名科学家及学者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光学及新兴交叉前沿领域的最新发展。我经常与优秀的科研人员进行长时间的电子邮件和电话沟通,以及面对面的交流讨论,以确定最佳的" Perspective "选题。我也想借此机会鼓励Light作者与我联系,共同讨论光学和光子学的新兴方向和未来前景。


2020年是Nature创刊150周年,让我想起Nature的办刊宗旨是为了实现有效的科学交流。Light与Nature的办刊宗旨非常接近,也是把最先进、最前沿的科学第一时间有效地传达给学术界、政府、产业界。我认为Light在这一方面已经实现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绩。我为自己是Light团队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对Light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充满信心。当然,我们和国际顶级期刊还是有一定差距,我很期待,通过加强专业编辑培训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国内期刊的质量和档次。

图8:2018年Light悉尼办公室揭牌仪式


9



Q: 作为导师,您培养30多名优秀博士生,其中19名学生已顺利毕业。对于想从事科研道路的万千学子,您的成功经验是否可以复制?对于想在科研领域发展的青年学者,您有什么建议?

A:我为我所有已毕业和在读的学生感到非常骄傲,并真诚地感谢他们对我们这个团队的成功所作的贡献。我在麦考瑞大学有8名博士生,在悉尼科技大学有24名学生,现在正在招收和指导南方科技大学和悉尼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的30余名学生,这是我在未来五年内的指导目标。我也想借此机会欢迎从事光子学、分析方法、细胞生物学、数据分析和科学仪器工程等学科研究的学者加入悉尼科技大学生物医学材料及仪器研究所。
图9:学生毕业典礼

我将告诉我的学生如何计划,如何管理时间和资源,以及如何发展战略思维能力。我的许多学生在博士毕业后,已经学会了如何做,如何沟通,以及如何思考和计划。


我认为我的经验是完全可以复制的,我也非常希望年轻学者或科研工作者按照这个方式能够复制下去。但是复制的前提是要选对人。选对人有三个标准:第一,反复问自己这个问题,你是不是对科研有浓厚兴趣的人;第二,你是否有执着的追求精神;第三,你能否敞开心扉,广泛涉猎。


接下来就涉及到选题。选题也是三个原则:第一,你选择的题目一定是你感兴趣的题目。因为科研需要付出大量精力,一定要选择感兴趣的题目。第二,你选的题目应该能够让你的专业技能进行延展性学习。所谓延展性学习就是不能好高骛远,首先要会做一些基础工作,能够在实验室简单的开始,然后一边开始一边学习新的东西。第三,你的选题应该和你课题组的大方向相匹配,甚至应该和你的同事或者同学有一定的交叠。这样的好处是当你在真正碰到困难的时候(因为可能大多数有意义的实验探索都是高风险容易失败的),有人与你进行讨论,及时对你进行帮助。科研就像马拉松,它不是单项比赛,所以你需要一个团队一起往前推进。


当然科研的过程中还要苦练三个基本功:第一要会做,所谓会做就是要培养你的专业技能,更强调工程能力。如果做材料,能否做到精准控制;如果做仪器,能否做到游刃有余;如果做生物,能否通过反复深入的探索对整个生物实验过程进行建立重复性高的实验步骤。

第二是会交流沟通。要及时把你的科研过程、科研想法和你的导师以及你的合作者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如果有了科研产出,要与你的学术群体进行有效的沟通表达,包括如何写作,如何做大会报告,申请经费时如何把你的科研真正表达清楚。

第三是会想。当你真正落实科研的时候,要学会利用你周围的资源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遇到困难时能够想办法,有自己的解决方案,这样你就会慢慢培养起自己的逆商。做到这三点,即拥有了智商、情商、逆商。这样就会在遇到问题时不等、不靠、不抱怨,大胆去探索,敢于试错,这时你才会真正获得原创性的科学发现。当然我非常期待,我们的青年学者按照这个思路进行尝试。最后,我期待有更多的人能够在我今天分享的心得中受益,非常感谢!


参考资料:

1. Zhanghao, K. et al. High-dimensional super-resolution imaging reveals heterogeneity and dynamics of subcellular lipid membranes. Nat. Commun. 11, 5890,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9747-0 (2020).


2. Zhou, J. et al. Single-particle spectroscopy for functional nanomaterials. Nature 579, 41–50,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048-8 (2020).


3. Zhao, J. et al. Single-nanocrystal sensitivity achieved by enhanced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Nature Nanotech. 8, 729–734, https://doi.org/10.1038/nnano.2013.171 (2013).


4. Lu, Y. et al. Tunable lifetime multiplexing using luminescent nanocrystals. Nature Photon. 8, 32–36,  https://doi.org/10.1038/nphoton.2013.322(2014).


5. Liu, D. et al. Three-dimensional controlled growth of monodisperse sub-50 nm heterogeneous nanocrystals. Nat Commun. 7, 10254, https://doi.org/10.1038/ncomms10254 (2016).


6. Liu, Y. et al. Amplified stimulated emission in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for super-resolution nanoscopy. Nature 543, 229–233, https://doi.org/10.1038/nature21366 (2017).


7. Wang, F. et al. Microscopic inspection and tracking of single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in living cells. Light Sci. Appl. 7, 18007, https://doi.org/10.1038/lsa.2018.7 (2018).


8. Zhou, J. et al. Activation of the surface dark-layer to enhance upconversion in a thermal field. Nature Photon. 12, 154–158, https://doi.org/10.1038/s41566-018-0108-5(2018).


9. Shan, X. et al. Optical tweezers beyond refractive index mismatch using highly doped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Nat. Nanotechnol. 16, 531–53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5-021-00852-0.


10.He, H. et al. Quantitative lateral flow strip sensor using highly doped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Anal. Chem. 90, 21, 12356–12360,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analchem.8b04330.




点这里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Copyright ©2007-2024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