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抑郁靶点的发现之旅—Br J Pharmacol 发表南通大学江波副教授课题组最新成果

2021-02-22 11:27:58, 江波 上海吉凯基因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α(PPARα)是一种具有调控细胞发育与新陈代谢等功能的核受体蛋白,在海马区有高量表达,且能够与CREB的启动子(promoter)直接结合,进而促进CREB对下游诸多蛋白产物的促基因转录功能。

南通大学药学院江波副教授课题组发现海马神经元内PPARα通过直接结合CREB基因启动子,调控CREB功能而参与抑郁症的病理过程;激动海马PPARα发挥抗抑郁效应,而抑制它则增加个体对慢性应激的敏感性;另外,海马PPARα也直接参与氟西汀的抗抑郁作用。这一重要成果以“Hippocampal PPARα is a nove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depression and mediates the antidepressant actions of fluoxetine in mice”发表于Br J Pharmacol(2018 Jul;175(14):2968-2987; 药理学知名期刊,2018年IF = 6.810)。

研究思路与方法

课题组首先发现,慢性社会挫败应激(CSDS)抑郁模型在诱发C57BL/6I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同时,显著减少中枢海马区PPARα的蛋白与mRNA水平表达,而对其它抑郁相关脑区(前额皮层、下丘脑、杏仁核、伏隔核以及腹侧被盖区)的PPARα无影响(图1)。组织免疫荧光更直观的显示,在CSDS的影响下,海马CA1、CA3及DG区PPARα均减少,由核内致密浓缩状变为空泡状分布。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验进一步显示,CSDS大幅减少海马神经元核内PPARα与CREB promoter的结合水平。这初步表明海马PPARα与抑郁症存在关联。

图1 CSDS应激对中枢各脑区PPARα表达水平的影响

然后,课题组使用AAV-PPARα-EGFP来过表达小鼠的海马PPARα水平,并发现海马PPARα过表达显著逆转CSDS应激导致的快感缺乏、社交恐惧等抑郁样行为;同时,AAV-PPARα-EGFP的使用也大幅逆转CSDS引起的海马PPARα蛋白减少、PPARα-CREB promoter结合减少、BDNF表达以及Neurogenesis水平降低(图2)。

图2 过表达海马PPARα水平逆转改善CSDS抑郁模型 

进一步,分别使用CREB siRNA、K252a及Anti-BDNF antibody来阻断干扰海马CREB与BDNF的功能表达,并结合AAV-PPARα-EGFP进行研究(图3)。发现当海马中CREB与BDNF的功能缺失时,即便激动PPARα也无法逆转CSDS,发挥抗抑郁效应。这直接证实以海马PPARα为激动靶点可通过促进CREB-BDNF系统产生抗抑郁效应。

图3 过表达海马PPARα水平所产生的抗抑郁效应需要海马CREB

最后,课题组发现氟西汀也显著逆转CSDS导致的海马PPARα蛋白减少、PPARα-mRNA减少以及PPARα-CREB promoter结合水平降低(图4)。使用PPARα特异拮抗剂GW6471与MK886均明显阻断氟西汀在CSDS模型中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对海马PPARα功能与BDNF表达的逆转促进效应。同样,使用AAV-PPARα-shRNA-EGFP沉默海马PPARα(PPARα 干扰腺相关病毒由上海吉凯基因提供),以及使用PPARα-KO基因敲除鼠,更是完全阻断了氟西汀的抗抑郁效应(图5)。

图4 氟西汀显著逆转CSDS应激对海马PPARα功能水平的影响

图5  氟西汀的抗抑郁效应需要海马PPARα的参与

文中使用的PPARα 干扰AAV(8.34×1012 genome copies/ml)和对照AAV(1.19×1013 genome copies/ml)均由上海吉凯基因提供。

将PPARα 干扰AAV双侧注射到小鼠海马区,使用前先将病毒稀释至5×1012 genome copies/ml,每侧注射1µl,注射速率为0.2µl/min。注射2周后,通过切片和WB检测,下图为AAV-PPARα-shRNA-EGFP 注射海马后的荧光表现及WB结果。

研究结论

该研究进一步扩展了对抑郁症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认识,并提示海马PPARα是潜在的抗抑郁靶点,PPARα激动剂有抗抑郁潜力,临床意义价值明显。

作者简介

南通大学药学院药理系江波副教授为通讯作者,宋璐、王浩与王英杰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

江波,男,33岁,现工作于南通大学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世界神经科学学会会员,中国药理学会会员,江苏省药理学会会员,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系博士,美国University of Iowa博士后。长期致力于抑郁症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相关研究,对寻找新型抗抑郁靶点及筛选新型抗抑郁药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截止2019年,已发表相关SCI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16篇,包括Biol Psychiatry、Br J Pharmacol、Int J Neuropsychopharmacol、J Psychopharmacol、Neuropharmacology、CNS Neurosci Ther以及Psychopharmacology等。另申请发明专利1项,并获市厅级学术成果奖励2项。

如想关注最新科研进展,请关注我们↓↓↓↓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Copyright ©2007-2024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