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物信息别太早出门,你的鞋带掉了

2020-04-17 22:32:28, 罗奇斌 上海中科新生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到哪里去

最近不断地有同行问我,生物信息开始火起来了,是不是应该出来创业了呢。同时在各种互联网创业打鸡血和成功学沙龙里面,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基因行业的同行身影。从我微信里面突然暴增的投资人和媒体人要求加好友的数量来看,马上又是一个不平静的一年。不得不说,在健康行业和生物技术股炒得如火如荼的趋势下,不冷静的冲动往往产生泡沫。

国内生物信息需要创业吗?

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内生物信息需要创业吗?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但是没有答案的问题。究竟是生物信息需要创业呢,还是创业需要有生物信息加入。在一个即将要大众创业的发展中国家,马上要有一大拨创业大军进入社会,这个社会需要创新,从传统企业内部孵化或者体制内进行创新已经被证明是低效和缓慢的方式。其实是这个社会需要我们在这个时代通过创业实现创新。如果颠覆性的创新能直接在大企业内部孵化出来的话,我们是无需要创业的。

这个社会需要我们在这个时代通过创业实现创新

从目前这个时代潮流来看,互联网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通过众多创业者的创新,已经给社会带来了滚雪球的增长效应。传统行业里面有着创新思维的变革者开始拥抱互联网技术,与其说是应用互联网技术,还不如说是借鉴了互联网思维来改变自身行业的不足。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创业者如同是被孵化中的鸡蛋,我们需要突破的,往往是思维的局限。创业,需要的是创造一种新的业务。从这点来看,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有什么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知道市场有什么需求,然后创造一种产品来满足这种需求。只是从内打破的一种颠覆式思维。

创业者需要融资吗?

在这样的思维下,创业者需要融资吗?

笔者作为一名创业者,始终认为,创业者应该为自己的创意来买单,不要让资本来买账。资本是帮助我们把创意实现的产品进行模式化的扩大,扩大的效应就是直接产生效益,包括市场和利润。从这点看来,拿着创意直接就去融资的创业者,个人认为是不够魅力和气魄的。

创始人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一个处于萌芽阶段的超级产业里面,创始人的重要性比产品价值本身更大。健康产业的时代已经开启,我们需要更多有野心和野性的创业者跑到这个产业里面来。

创始人比产品更重要

产品重要吗?首先需要问的是用户需要什么,其次就是卖的是产品还是价值观?产品不是重点。商业价值最重要的不是产品价值,而是数据价值。用户能帮助我们实现数据的积累和数据价值的转化。数据价值必须通过商业模式和资本来实现。从这点看来,创始人比产品更重要。

看一个创始人比看一个企业更能让投资人动心。当一个产业处于初期阶段,会出现一个创始人效应,我们需要看创始人是否能有很高的魅力和胸怀让能人和高手加入,需要看创始人能不能带来行业的革命性变化,需要看创始人是否能利用数据进行决策等等。

靠谱的合伙人在哪里?

最后不得不说,创始人已经准备好了,靠谱的合伙人在哪里?

有人说过,没有产品谈体验一定是耍流氓。真的是这样吗?笔者来给小伙伴们讲讲Dropbox的发家史。

相信大家对Dropbox都相当熟悉了,也许生活在天朝下的国人有相当一部分人不了解这家公司,但是没有关系,你们记住几个点就可以了:一个是2009年底的时候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曾经提出用九位数的美元来收购Dropbox,被当场拒绝,导至乔布斯一气之下推出了iCloud;另一个是Dropbox仅用了5年的时间就积累了5000万用户,平均每秒钟增加一个新用户。为什么提Dropbox的例子呢,因为其创始人休斯顿在没有产品的时候就获得了用户和投资人。

Dropbox的创始人休斯顿

2007年4月,休斯顿在一家名为Hacker News的新闻网站(这家网站是由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ial创建)上传了一段视频,视频里面展示了一个提供同步本地文件的网络存储在线应用,从视频的内容上看,这个叫做Dropbox的产品解决了一个很棘手的数据同步难题。

一连几天,这段视频都占据了Hacker News的热点头条,所有的人看完以后都想要下载这款产品,投资人也争先恐后的打听这款产品背后的创始人。素不知道,休斯顿在上传这段视频的时候,Dropbox还没有开始研发,这段视频仅仅是休斯顿抛出的一个创意,但是他的目的达到了,正是这段视频,让他收获了用户的认可,收获了合作伙伴,更收获了投资人,最重要的是,这位创始人收获了将Dropbox产品实现的信心。(笔者必须补充一句,休斯顿的Dropbox是第六次创业,出身于麻省理工的高材生注定是不会受到技术上的限制,没有过硬技术背景的创业者可以忽略这个例子。)

所以说,产品不是问题,模式才是王道。

产品一定要小而美,必须一针捅破天

我们当今中国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快消品时代。将生物信息做出互联网产品一定要小而美,必须一针捅破天。

这里我引用一个互联网的例子来讲讲模式大于产品的问题。我相信大家都听过黄太吉,这是一个卖煎饼果子的店铺,通过互联网的模式能在6个月内实现1亿的销售额。有人说没看过这家煎饼果子的店铺,你们只需要记住下面一串数字就可以了:第一家黄太吉的门店只有20平米,13个座位;他们家有10款重要的核心产品;每天卖出1万个煎饼果子;超过10万的粉丝;超过100万可以影响的人;年销售超过1亿的煎饼果子品牌。

黄太吉的创始人赫畅

黄太吉的煎饼果子好吃吗?答案是不好吃。如果用好吃来评估煎饼果子这个产品的好坏,那么这个产品是失败的。但是黄太吉的模式成功了。如何理解这个现象呢?

先来重复一下之前的一句话:产品不是问题,模式才是王道。

在传统的餐饮业里面,管理和营销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厨房的效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整个餐馆的利润就会相应提高。每次有人下单,分配到摊煎饼果子的师傅都会一直等到最后时刻才会动身,因为很难衡量谁出工不出力。黄太吉采用类似“嘀嘀打车”的抢单模式,煎饼师傅实行抢单,而不是人为的摊派。抢的单越多,完成的任务越多,提成也越多。这样一来,内部的管理互联网化了,既高效又有趣。不仅如此,黄太吉整个运营的模式都已经互联网化,形成了一套非常高效的餐饮业管理系统平台,而这套模式,能直接嫁接到餐饮业任何一个餐馆。

普通人看产品,高手看模式

所以说普通人看产品,高手看模式。笔者相信投资了黄太吉的人也是看到了它背后商业模式的本质。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创始人精心设计的这款小而美产品的能力。无怪乎,所有投资黄太吉的VC都说,投资的公式就是“人+商业模式”。

再来看看目前我们生物信息的产品,如果能切入到必需品,那么需要小而美。如果是刚需和高频的产品,一定要免费。免费的前提需要商业模式的设计,没有免费以后的推手产生增值服务和盈利点,免费只会拖垮企业。以基因检测为例,只有做到免费,互联网的模式才能开始发挥效力,进一步设计的商业模式才能得到实现。

最后还是要补充一句:“模式尚未成功,产品还需努力”。

行走在创业的路上,有一双耐跑的鞋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三样东西,第一样是市场,第二样是用户,第三样是品牌。

为什么我们需要市场?因为市场有客户。古代人戏称“书中自有黄金屋”,因为通过读书能考取功名,考取了功名其他就都有了。产品需要有用户,用户通过市场获取。进入互联网时代,平台和商场的成熟,让获取用户的方式越来越单一,众多的互联网创业者需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个,那就是产品。这样的互联网方式慢慢形成了互联网思维,影响了许许多多的传统行业。最后让大众形成了一个创业怪圈,那就是做出一款好产品,然后就等着圈用户。这里的平台其实就是市场,如果没有前期平台的搭建吸引大批的用户形成市场,互联网的众多手机应用是无法被用户认识到。

产品需要有用户,用户通过市场获取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人们的需求不断被挖掘。传统的行业里面追求的市场本位,在互联网时代,也开始有了转移。现代的经营,已经由抢占市场过渡到争夺用户,而争夺用户的关键就是建立品牌。很多时候,产品质量和价格已经不是用户消费者首要的考虑因素,体验成为至关重要的环节。

比如苹果手机,从体验和品牌来看,即便是比同等性能的其他手机贵很多,也阻挡不了大批的果粉连夜排队购买最新上市的手机。很多的国内女生买LV的包,如果从质量和价格来衡量的话,肯定不值,但是如果LV代表的是一种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话,那就肯定值高价。

所以说,打造品牌是营销的最高境界。未来是“卖文化,不卖产品;卖品牌,不卖功能”的社会。这个市场形成的用户群体里面,是没有行业品牌的,只有社群品牌。社群品牌比较有名气的例子如罗辑思维和小米。

罗辑思维通过优酷视频+微信公众号+微博,形成了超过200万人的社群。罗振宇靠的是互联网,通过在线推广打造了一个社群品牌。小米也是建立了专属于米粉的“小米社区。不仅如此,小米还定下了一年一度的“米粉节”,雷军将小米打造成了一个非常有名气的社群品牌。

未来是“卖文化,不卖产品;卖品牌,不卖功能”的社会

为什么社群品牌直接替代了传统的市场打法了呢?因为在互联网时代,社群品牌文化和社群里面的用户关联度是最高的。比如最近果壳网推出的一些科技产品众筹,对于一位长期关注果壳网的科技资讯的消费者来说,直接形成消费购买冲动的机会,远远大于消费者在行人路上看到这些科技产品的市场广告形成的购买欲望。

这就是互联网式进化:通过建立社群品牌,达到精准营销。生物信息创业者拥抱互联网思维,需要好好考虑这个社群品牌的方式。创业需要小步快跑,小步的过程可以建立不同的社群,通过经营社群建立品牌。

喜欢足球的朋友都知道欧洲的几大足球豪门。欧洲的每一家俱乐部都在经营着一大批的球迷,这种俱乐部其实就是一个社群。在经营社群的过程中品牌的建立形成了品牌社群的概念和意义。在这个俱乐部的社群里面,所有的球迷来自五湖四海,从事的职业也是五花八门,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喜欢的事物,那就是足球和球队。在每个球队所在的城市或者国家,这些俱乐部的球迷贡献了超过80%的门票收入。在外围的消费品如球衣、足球和印有球队标志的用品等,社群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是最大潜力的购买者。

社群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是最大潜力的购买者

其他还有很多的社群品牌例子,如苹果、保时捷、哈雷俱乐部等。国内如小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建立社群形成闭环,社群先行,产品后进,品牌就形成了。这个建立起来的社群品牌,即服务于社群的每一个人,同时也包括社群的工作者。社群背后运营的公司每一位雇员,都是从这个社群出来的忠实粉丝。

通过建立社群品牌,达到精准营销

强硬的创始人和领导者才能建立强大的品牌社群。每个身在社群里面的人都有自己的角色。随着社群的壮大,成功的品牌社群能紧紧的控制和管理里面的每一个产品研发和体验的环节。

最后笔者预测,腾讯通过微信已经打造了自己的社群,那就是朋友圈。相信不久的将来,垂直细分的社群会很快像雨后春笋一般萌芽发展。已经在创业大军的你,还在等什么?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Copyright ©2007-2024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