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从热力学角度解读ICP-MS反应模式

2023-12-19 10:58:31, gz07apple TOFWERK中国-南京拓服工坊


ICP-MS反应模式,是将反应气体通入碰撞/反应池中,利用一些离子分子反应速率的差异,去除特定的质谱干扰。反应模式除干扰的价值,体现在离子分子反应能否具备高效性和高选择性。业界通常将离子分子反应分为五种:电荷转移、质子转移、氢原子转移、缔合和缩合反应。反应模式除干扰有两种途径:一是将干扰离子重新原子化,如电荷转移和质子转移;二是将干扰离子或待测离子做质量转移,如氢原子转移、缔合和缩合反应。

热力学条件是离子分子反应的内生动力。反应为放热,反应焓ΔH<0,意味着反应向环境释放能量,容易发生。反应为吸热,反应焓ΔH>0,意味着反应向环境中吸收能量,较难发生。碰撞/反应池作为离子分子反应发生的载体,其所处的热力学条件相当关键。

▲图1. 放热和吸热反应

ICP-MS反应模式发展进步同时,伴随着热力学条件的演变过程。在2012年之前,单杆ICP-MS主要是利用放热反应(经由两种途径)。尽量避免一些出人意料的不良的吸热反应(副反应)发生,因此绝热(与环境无热交换)无疑是碰撞/反应池理想的热力学条件。实际上,碰撞/反应池难以做到真正的绝热。首先池内会持续通入一定量的反应气体进行增压。离子分子碰撞次数会大幅增加(20次以上),一是提高了反应效率,二是碰撞产生的阻尼和聚焦(离子动能差异很小)会造就近热条件。这种碰撞热化现象很容易促使一些吸热反应发生。池内热力学条件越趋近于热化,吸热反应会愈发活跃。其次,碰撞/反应池内射频场是造成近热条件的另一个因素。尽管射频场的聚焦可以有效减少离子碰撞散射损失,但也会使离子分子碰撞几率增加,通过与反应气体以摩擦热形式,为吸热反应贡献外部热量并促其发生,这样就破坏了反应的高选择性。

既然碰撞/反应池难逃“近热”的标签,该如何来避免池内不良的吸热反应呢?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反应气体(种类不会固定),反应气体的电离能要高于待测离子,而低于干扰离子(如氩、氩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和其他潜在多原子离子)。这样即便池内仍有些许吸热反应发生,也只是个别浅吸热(反应焓低)反应。其次,池射频频率和电压影响离子动能,从而决定离子分子碰撞所产生的外部热量。根据马修方程,射频频率越高,离子动能越小;射频电压越低,离子动能越小。显然,高频低压射频场产生的外部热量更少,吸热反应难发生。

很长一段时间,碰撞/反应池总是被人贴上四极杆、六极杆和八极杆的标签,它们之间的差别常常被人夸大和曲解。从热力学角度看,由于六极杆和八极杆的稳定区域边界模糊但面积大,索性选择了更高的射频频率(13.5MHz)和更低的射频电压(振幅小)来确保更少的外部热量,这样既减少了不必要的吸热反应,又保证了目标离子被限定在宽阔的稳定区域内。四极杆的稳定区域边界清晰但面积小,索性选择划定低质量数边界——射频频率(1.0~3.0MHz),划定高质量数边界——直流电压,来构成可筛选某一质量数范围的离子带通。极窄的带通意味着更少的目标离子能被限定在更小的稳定区域内。考虑到常见的质谱干扰的质量数范围约为20~80amu,因此只划定低质量数边界(射频频率尽可能高,对应q值小)并放开高质量数边界(直流电压为零,对应a值为零)的设置,这在四极杆反应池中被广泛应用。总之,无论单杆ICP-MS的高频池还是低频池,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减少池内不必要的吸热反应发生。

2012年随着ICP-MS/MS出现,给碰撞/反应池带来一些新变化。通过第一级四极杆质滤器的筛选,让进入碰撞/反应池的离子变得可控,许多不良反应从源头消失。不仅如此,过去不太受重视的一些浅吸热反应被重新发掘利用。串接反应模式对于池热力学条件也更加的开放包容(趋向热化)。具体体现在,充分利用一些吸热反应去除更强烈的质谱干扰;一些特殊反应气体,以及混合反应气体的使用;以上这些都成为近些年ICP-MS/MS反应模式研究的热点。

我去年写过碰撞/反应池气体应用的系列推文,今天在此以热力学角度对反应模式进行解读并做总结。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关于ICP-MS反应模式及反应池早期发展史,推荐读一下Scott.D.Tanner写的文章“Reaction cells and collision cells for ICP-MS: a tutorial review”。此外再分享下选择离子流动管(SIFT)中离子分子反应的资料(图2~8),供大家参考。

▲图2. 氧气反应产物离子(SIFT)

▲图3. 氧化亚氮反应产物离子(SIFT)

▲图4. 二氧化碳反应产物离子(SIFT)

▲图5. 氨气反应产物离子(SIFT)

▲图6. 氟甲烷反应产物离子(SIFT)

▲图7. 二硫化碳反应产物离子(SIFT)

▲图8. 六氟化硫反应产物离子(SIFT)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Copyright ©2007-2024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