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R-T:实体瘤“攻坚手”的研发挑战与应对策略之靶点/抗原筛选及验证

2023-04-20 09:24:32, 玲丽 丹纳赫生命科学


什么是TCR-T


肿瘤,一种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纵观人类医学史,治疗肿瘤的方法从手术、放/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再到时下大热的细胞治疗,无一不展现着人类面对这种恶疾时不断追求更有效、更安全治疗手段的勇气和智慧。


在目前的细胞疗法中,CAR-T无疑是成功的。它在血液瘤领域大杀四方,无论是已经上市的产品,还是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疗法,所披露的数据都让人为之鼓舞。但它又不是完全成功的,实体瘤复杂的肿瘤微环境、狡猾的免疫逃逸机制、抗原异质性等因素,导致了CAR-T疗法对战实体瘤时,难以“近身”,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疲软”,这也是实体瘤难治的症结所在。


TCR-T疗法是指通过筛选和鉴定能特异性结合靶抗原的TCR序列,利用基因工程改造来自患者外周血的T细胞,然后将改造后的T细胞回输至患者体内,使其能特异性识别并杀伤表达抗原的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由于其既能够靶向细胞表面蛋白质,又能靶向胞内蛋白质的特性,成为了当仁不让的实体瘤冲关“种子选手”。



TCR-T疗法 VS CAR-T疗法


由于同为改造T细胞的过继细胞疗法,CAR-T疗法与TCR-T疗法常常被用来比较。


其一在于都是通过基因改造的手段提高T细胞受体对特异性癌症细胞抗原的识别能力和进攻能力,因此都被统称为“T细胞受体重新定向”技术(T cell receptor redirection);


其二是治疗流程类似,都是对患者自身的T淋巴细胞进行体外改造,然后回输到患者体内。


TCR-T和CAR-T疗法示意图

(Rosenberg, S. A., & Restifo, N. P. (2015). Adoptive cell transfer aspersonalized immunotherapy for human cancer. Science, 348(6230), 62.)


而两者抗肿瘤反应的主要区别在于T细胞识别抗原时是否需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参与。参考2022年发表于Trends in Cancer的综述,CAR-T和TCR-T的区别总结如下:


总体来说,TCR-T可以靶向的靶点不仅包括细胞表面抗原,还包括细胞内部抗原。因此,TCR-T技术拥有比CAR-T更广泛的应用,特别在实体瘤领域,TCR-T更容易向实体瘤内部渗透,这也帮助TCR-T技术在实体瘤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TCR-T引入的是完全人源化的结构,不易引起机体的免疫排斥,抗体产生的概率低,安全风险也大大降低。



TCR-T靶点/抗原筛选及验证


虽然TCR-T有上述种种优势,但目前已证实能够用于TCR-T的有效和安全免疫治疗的肽抗原靶点非常有限,而有限的可用靶点也面临研发扎堆的风险。根据临床试验注册数据显示,TCR-T在研靶点中,NY-ESO-1占到开发总量的37%。为此,寻找新靶标成为TCR-T技术开发中亟待突破的挑战。而肿瘤细胞广泛共享的免疫原性新抗原的出现,可能构成未来TCR-T发展的可行靶标。


TCR-T靶点的筛选/验证策略(来源于知乎)


高分辨质谱(HRAM MS)已被证明是促进从肿瘤细胞直接识别HLA-I结合肽的强大的高通量方法。在这种方法中,通过免疫沉淀(IP)从肿瘤组织或细胞系中分离HLA-I/肽复合物,然后从HLA-I分子和用于IP的抗体中分离结合肽抗原并进行检测,该方法允许每个肿瘤样本识别数千个肽靶点,目前已用于识别胶质母细胞瘤(GB)、黑色素瘤、肾细胞癌(RCC)和结直肠癌(CRC)等的HLA-I配体。



丹纳赫生命科学旗下的SCIEX拥有一系列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可帮助进行TCR-T免疫原性新抗原的发现及验证。通过微流液相色谱分析技术,能够将经典的纳流色谱-质谱蛋白质组分析通量提高4倍及以上,适用于临床研究的大队列样本分析。使用SWATH DIA全景蛋白质组数据采集模式,则能将生物样本中可检测到的蛋白质组信息有效采集并做后续回溯分析。另外,SCIEX的QTRAP以及三重四极杆系列质谱系统采用MRM技术,可对复杂样品中的目标蛋白/多肽进行定量分析,线性动态范围可达6-7个数量级。



另外,NGS技术也有助于识别和定位这类肿瘤靶点。采用全外显子组DNA测序,结合计算预测算法,可以识别癌细胞中的特定遗传改变,并用以预测可能与患者个体HLA-I分子结合的潜在高亲和力表位,从而被T细胞识别。另一个经常使用的方法是肿瘤RNA测序,它可以选择具有高转录表达的新抗原。


丹纳赫生命科学旗下贝克曼库尔特的Biomek i7自动化工作站结合IDT 文库构建试剂盒可以全自动、高通量地完成DNA/RNA文库构建全流程,有效提高日运行通量。


丹纳赫生命科学高通量NGS解决方案


更多产品信息咨询,

请点击“阅读原文”,与我们联系。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Copyright ©2007-2024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