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青年科技英才齐聚杭州,2021年度“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榜单即将发布

2022-11-08 18:20:01, DeepTech深科技 西湖欧米(杭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随着全球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放眼未来,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进行持续科技创新,并将其积极运用到解决现实问题中,是实现经济增长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以及动力变革的必要条件。在推动科技不断前进并努力实现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最不可忽视的便是青年力量。

为进一步了解当前青年科学家在不同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努力与最新成果,2021 年 10 月 28 日 - 29 日,世界科技青年论坛暨 MIT TR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全球-亚太榜单线下发布仪式将在杭州未来科技城举办。

本次峰会致力于关注技术突破与创新,通过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创业者等的分享,探讨前沿新兴科技的未来发展,为与会者带来一场顶级的科技青年思想交流盛会。届时,2021 年新一届“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全球名单将进行线下发布,2021 年“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亚太区的入选者亦将隆重揭晓。

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了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技术革新,带来了资源配置效率快速提升的可能性,并催生了新的经济形态;能源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推动经济发展向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迈进。另一方面,2020 年新冠疫情的暴发,让我们意识到,人类社会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重大危机和严峻考验。

但危机中育先机,变局中开新局。青年领袖们在这场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变革中该如何作为?为了聆听青年的声音,本届世界科技青年论坛将围绕“变局、破局与新局”、“科技赋能下的可持续发展”、“畅想世界未来版图”、“从实验室到产业的变革深化”以及“青年力量引领未来”五大议题展开,邀请杰出的青年科学家们就自己所在的研究领域分享他们的洞察与见解。

本次活动将在杭州未来科技城举办。杭州,一座兼具文明古都和科创活力的城市。乌龟洞遗址古人类化石的发现证实,早在五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杭州这片土地上生活,距今 5000 年前被誉为“文明的曙光”余杭良渚文化同样在这片土地上强劲生长。千万年之后,来自世界范围内的青年科技人才再次相聚杭州,一同回顾过往并展望科技未来。截至目前共有 18 位嘉宾确认加入我们。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戴琼海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2005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2009 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7 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主要学术方向为成像与智能技术、脑与认知科学,长期致力于该研究领域的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主持承担了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 973 项目和国家基金委重大仪器项目,成功研制了系列仪器与装备。目前开展的研究包括认知智能、光场成像、智慧医疗和智能光电计算等。分别获得 2016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 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 2008 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Omar Abudayyeh

麻省理工学院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2020 年 TR35 全球入选者)

Omar Abudayyeh 博士是麻省理工学院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其领导的实验室专注于探索微生物的多样性以开发下一代细胞分析、分子诊断、基因编辑及基因载体技术,其中包括基因编辑系统 CRISPR。他还利用其中的一些技术或工具进行衰老对大脑和其他器官影响的研究,以开发针对退行性疾病的再生疗法。Abudayyeh 博士曾是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博德研究所张锋实验室的研究生,并在此获得博士学位。Abudayyeh 博士共发表 30 余篇经同行审议的论文,引用次数超 13,000 次,拥有多项与基因编辑和诊断相关的创新专利。他还是 Sherlock Biosciences 的联合创始人。Abudayyeh 博士曾获多项荣誉,包括 MIT TR 全球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2013 Paul and Daisy Soros 奖学金获得者等。

Jessica Brillhart

南加州大学创意技术研究所混合现实实验室主任,

Vrai Pictures 创始人

(2017 年 TR35 全球入选者)

Jessica Brillihart 目前担任南加州大学创意技术研究所混合现实实验室主任,同时也是沉浸式技术内容制作初创公司 Vrai Pictures 的创始人。一直以来,Jessica 都致力于沉浸式技术领域的研究,曾与 Bose、NASA 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公司(Elvis Presley Enterprises)、伦敦爱乐管弦乐团(Philharmonia Orchestra in London)、谷歌艺术与机器智能团队(Artist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team)以及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Yo-Yo Ma)、建筑师 Frank Gehry 等进行合作,其作品曾获多个奖项。现在,Jessica 依然在探索如何利用新兴科技为人类带来更具情感、更具包容性、更有影响力的个人体验。

戈钧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长聘教授

(2015 年 TR35 全球入选者)

戈钧,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于 2004 年,2009 年在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获得本科和博士学位,2009 年至 2012 年在斯坦福大学化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2012 年开始在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工作。主要从事酶催化剂工程及其在生物催化、生物传感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应用研究。研究工作累计发表 SCI 论文 60 余篇,部分论文发表在 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atalysis、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2015 年入选 MIT TR 全球“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

顾臻

浙江大学讲席教授、药学院院长

(2015 年 TR35 全球入选者)

顾臻,江苏南通人,浙江大学讲席教授、药学院院长。本科、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及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2010 年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博士后获聘于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 Koch 癌症综合研究院、哈佛大学医学院。2012-2018 年任教于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北卡州立大学联合生物医学工程系,获评 Jackson Family 杰出讲席教授。2018-2020 年任 UCLA 生物工程系正教授,并任生物技术/生物医学与工程培训中心主任。2020 年 9 月全职受聘于浙江大学。其指导的“iMedication-智能医药实验室”研究方向包括蛋白质递药系统、生理响应材料、免疫治疗制剂、细胞治疗策略等。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 200 余篇,授权企业专利 100 余项。顾臻教授曾获“斯隆研究奖”、英国皇家化学会 Felix Franks 奖章、国际药物控释学会(CRS)“青年学者奖”、美国糖尿病学会(ADA) “Pathway”研究奖等。曾入选 MIT TR 全球“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2019 年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其课题组首次报道了血糖响应“智能胰岛素贴片”的原型,提出了闭路透皮递药系统的新概念,并率先利用血小板的靶向性及脂肪细胞的代谢通路递送药物,相关技术正在临床转化。顾臻教授目前担任 Science Advances 及 Nano Research 副主编,并任 CRS 中国代表。

郭天南

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郭天南,2006 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七年制,同时获得武汉大学生物科学双学位。2007-2008 年曾在新加坡国立肿瘤中心从事医学研究工作。2012 年获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学位。2012-2017 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 Ruedi Aebersold 教授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 年初至七月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儿童医学研究所 ProCan 任 Scientific Director,肿瘤蛋白质组 Group Leader,悉尼大学医学院兼聘高级讲师。2017 年 8 月加入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西湖大学前身)任特聘研究员。

韩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研究员

(2020 年 TR35 中国区入选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韩达,主要从事生物分析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研究。以核酸分子工程技术为手段,通过设计和建立核酸分子器件与分子电路,使其功能多样化和智能化,应用于解决细胞分析与疾病分子诊断等生物医学中的难点问题。他的一系列工作在过往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并首次实现了基于 DNA 分子计算的肿瘤早期诊断。

Nana Liu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

(2019 年 TR35 亚太区入选者)

Nana Liu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与密西根学院副教授,专注于量子方面的研究,包括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量子算法,量子协议等。此外,她还在量子计算、安全性与机器学习的交叉领域从事研究,从而推动构建未来的量子网络。Nana Liu 2016 年毕业于牛津大学,获原子与激光物理学博士学位与 Clarendon 学者称号。随后她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量子技术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她是 2019 年 MIT TR35 亚太区 10 位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者入选者之一。

Rebecca Saive

荷兰特文特大学副教授

(2020 年 TR35 全球入选者)

Rebecca Saive 博士是荷兰特文特大学的应用物理副教授,重点关注(双面)太阳能电池的光管理以及应用了纳米/微技术的光伏器件的研究。她于 2010 年获得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物理硕士学位,2014 年获得海德堡大学的博士学位,随后四年就职于加州理工学院。2017 年,Rebecca 参与共同创建了初创公司 ETC Solar,并担任 CTO 一职至 2020 年。

邵洋洋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

(2018 年 TR35 中国区入选者)

邵洋洋博士,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是合成微生物学领域的前沿探索者。以第一作者在 Nature、Cell Research、Nature Protocols 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成果获得“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中科院改革开放四十年 40 项标志性成果”等多项奖励,入选 MIT TR 中国区“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

沈亦晨

Lightelligence 创始人兼 CEO

(2017 年 TR35 中国区 & 2021 年 TR35 全球入选者)

沈亦晨博士是全球领先的光子计算半导体公司 Lightelligence 创始人兼 CEO,入选 MIT TR 2021 年度全球“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榜单。沈亦晨博士 2016 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应用物理学博士学位,2017 年他在 Nature Photonics 发表封面文章,开创性地提出用光子代替电子来进行人工智能计算,将集成光子计算的新起点展示在世人面前。基于此项突破,沈亦晨博士于同年创办 Lightelligence,致力于以光计算为核心的人工智能芯片研发。 

同丹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助理教授

(2019 年 TR35 中国区入选者)

同丹,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助理教授,长期致力于全球尺度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定量表征、环境与气候影响的政策分析、能源环境经济综合评价模型模拟分析、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治理等研究,第一作者成果多次发表在世界顶级期刊《自然》、《自然-地球科学》、《自然-可持续发展》和《美国科学院院报》等。2017 年研究成果“全球国际贸易隐含的 PM2.5 跨界污染的健康影响”提名当年中国十大科学进展。2019 年指出全球现有能源设施对 1.5 度温升目标造成严重威胁,该项研究入选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 100 项研究(排名 16)。凭借其在污染排放表征、气候变化及减排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入选 2019 年 MIT TR 中国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榜单。

Venkat Viswanathan

卡耐基梅隆大学机械工程系副教授

(2020 年 TR35 全球入选者)

Venkat Viswanathan 于 2013 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在麻省理工学院继续了一年的博士后研究,现任卡耐基梅隆大学机械工程系副教授。在卡耐基梅隆大学,Venkat 领导着一个由 30 多名研究员组成的跨学科小组,专注于可以加速交通和航空向可持续方向发展的技术的研究。他曾获多项奖励和荣誉,包括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青年研究员奖(ONR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斯隆化学奖(Alfred P. 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 in Chemistry)、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奖(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CAREER award、MIT TR 全球“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等。Venkat 在锂离子电池材料以及包括固态电池、锂空气电池等在内的下一代技术方面颇有研究,同时还是自动驾驶汽车以及电动汽车方面的专家,在多家初创公司担任顾问一职。

王刚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

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负责人

(2017 年 TR35 全球入选者)

王刚,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博士,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终身教授、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现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负责人。MIT TR 全球“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入选者,人工智能顶尖期刊 IEEETPAMI 编委,ICCV/CVPR/ECCV 领域主席,发表过超 100 篇高质量论文,被引用超过 20000 次,H-index 为 56。研究领域包括深度学习及其在计算机视觉、自动驾驶上的应用。在 ICRA、ICCV、ECCV、CVPR、ICCV、ICML 等相关领域顶会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并在多个研究领域的成果指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如视觉检测算法、算法自动化学习平台、一体化传感器、海量场景数据库等。2019 年起,带领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将自动驾驶技术和物流场景深度结合,一年内迅速实现了物流无人车的产品化。2020 年云栖大会新一代物流无人车“小蛮驴”顺利发布,硬件成本降低到可大规模量产、可常态运营的水平。

吴翰清

阿里云研究员

(2017 年 TR35 全球入选者)

吴翰清现任阿里云研究员,阿里巴巴研究员,Aliyun.com 产研部负责人。他 2005 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毕业后加入阿里巴巴集团,全面建设阿里巴巴安全体系,是阿里巴巴安全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亲历者和践行者。2009 年他加入阿里云,是阿里云初创团队成员,担任阿里云首席安全研究员,负责云盾事务,保护用户安全。2012 年他出版《白帽子讲 Web 安全》,被誉为“Web 安全第一书”。自 2017 年起,他致力于城市大脑的研究与建设,专注于构建机器智能系统。2017年他入选 MIT TR 全球“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TR35)”,是中国互联网安全领域入选 TR35 的第一人。2019 年他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30 位新生代数字经济人才”;同年当选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第六届理事。2020 年他领导成立阿里云 A 组,致力于构建完整的智能系统,并担任 Aliyun.com 产研部和互联网产品解决方案部一号位。

尹乐

真格基金董事总经理

尹乐于 2015 年加入真格基金,现任董事总经理一职,专注于前沿科技和企业服务的早期投资,在真格主导投资了 Nuro.ai、禾赛科技、AIBEE 爱笔智能、长亭科技、森亿智能、黑湖智造、非夕机器人、再惠、深度智耀、ImageDT 等数十家科技驱动的早期创业项目。尹乐曾获得华兴资本 2018 年度最受欢迎菁英投资人奖项,2021 创业邦 40 under 40 投资人榜单。尹乐于 2013 年取得伊利诺伊卫斯理安大学的会计学士和经济学士双学位,2015 年取得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硕士学位。

郑金星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2020 年 TR35 中国区 & 2021 年 TR35 全球入选者) 

郑金星,2014 年中国科学院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博士毕业,曾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和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访问学习,主要从事超导电物理工程研究工作。负责研制完成反场箍缩磁约束装置 KTX、美国空间磁重联装置 FLARE 以及百千瓦级空间磁等离子体推进器磁体系统,目前负责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 CFETR 超导磁体研发任务。主持国家重点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杰青等项目十余项。入选 2021 年度 MIT TR 全球"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2019年度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人才计划、2017 年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获 2021 年中国专利奖银奖和 2020 年安徽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担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和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委会委员、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工装分会副会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标委会超导专业分会专委等,发表 SCI 论文 50 余篇,授权发明专利 30 余项。

Daphne Zohar

PureTech 董事会成员、创始人兼 CEO

(2003 年 TR35 全球入选者)

Daphne Zohar 是临床阶段的生物医药公司 PureTech 的创始人兼 CEO,同时也是其董事会成员。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Daphne 创立了 PureTech 并为之组建了一支管理团队,同时还是该公司资金筹集、业务发展以及平台建立的主要参与者。目前 PureTech 拥有 26 个与疗法和候选药物相关的研究管线,其中 2 个产品已获得美国 FDA 的批准,并获得了在欧洲经济区上市的许可。Daphne 被多家媒体杂志评为顶级领导者及创新者,包括 BioWorld、MIT TR、《波士顿环球报》、《科学美国人》等。

在此,我们邀请您和我们一起与青年科学家探索更多未知世界的可能。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Copyright ©2007-2024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