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发展简史

2022-05-19 01:45:17, 纽迈分析 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核磁共振

发展简史



核磁共振是在固体微观量子理论和无线电微波电子学技术的基础上被发现的。核磁共振经过了 70 多年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成为在物理、 化学、医学、生物、地质、材料、能源领域的强大工具。



纽迈致力于低场核磁的研究和发展,对在科研上的孜孜不倦的开拓者致以深深的敬意,今天带大家按照核磁共振研究领域获得诺奖的时间顺序,简要的回顾下核磁的发展历程。(科研路上默默付出的科学家、学者、达人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1882年尼古拉斯·特斯拉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发现旋转磁场,奠定了电磁学理论基础,后来以他名字命名了磁力线密度单位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在物理学界的重大贡献。





1944年(核磁领域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



193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伊西多·拉比(Isidor Isaac Rabi)使用分子束方法发现在磁场中的原子核会沿磁场方向呈正向或反向有序平行排列,而施加无线电波之后,原子核的自旋方向发生翻转。这是人类关于原子核与磁场以及外加射频场相互作用的最早认识。由于这项研究,拉比于1944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2年(核磁领域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



1946年美国科学家Bloch用感应法和Purcell用吸收法分别独立测得水和石蜡的核磁共振现象,因而获得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1年(核磁领域第三次获得诺贝尔奖)



1958年穆斯堡尔发现了Ir原子核在低温下的r射线的共振吸收,它是原子核基态与激发态之间发生的核共振现象,穆斯堡尔在196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1年(核磁领域第四次获得诺贝尔奖)



1966年瑞士科学家Ernst发展了脉冲傅里叶变换NMR测谱方法,这一革命性的飞跃极大地提高了NMR测量的灵敏度和分辨率,使高分辨率的NMR谱仪的应用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Ernst因在波普方法、傅里叶变换、二维谱技术的杰出贡献,获得199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2002年(核磁领域第五次获得诺贝尔奖)



瑞士科学家KurtWuthrich,由于用多维NMF技术在测定溶液中蛋白质结构的三维构象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而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2003年(核磁领域第六次获得诺贝尔奖)



1973年美国科学家Lauterbur在Nature杂志上首先发表了一种叫“Zeugmatography”核磁共振成像方法的论文,在静磁场中使用梯度场,获得了磁共振信号的位置。紧接着英国科学家Mansfield又发表了"选择激发序列"的成像方法,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两位在磁共振成像技术方面的突破性成就,获得2003年诺贝尔医学奖。



小记: 感谢所有已经和正在为核磁共振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纽迈站在前人的基础上,把握当下,持续发展,以下为纽迈的发展简史。

           


参考资料

1.维基百科。

2.核磁共振成像原理. 科学出版社 , 熊国欣, 2007。

3.核磁共振成像-物理原理和方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俎栋林,高家红, 2014。

4.公众号NMRMRI-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历史。





获取更多核磁相关信息,请关注核磁科研能量站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Copyright ©2007-2024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