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中的脂质成分如何分析?

2021-12-02 18:34:25, 沃特世 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脂质作为中草药体内种类和分布范围较广的一类代谢物,在植物体内发挥着很多重要作用。在常见的植物中,药材脂质有游离脂肪酸和甘油酯等成分,如柏子仁、郁李仁、杏仁、桃仁、薏苡仁等种仁类中药材中就富含此类成分。此外,作为质膜的组成部分,磷脂类成分也广泛存在于中药材中,其不仅作为结构分子,还可作为信号分子,用于跨磷脂双层传递信息,并且能够响应环境刺激,促进植物的生理反应。

常规的中药成分研究以水提取物及醇的提取物为主。除众所周知的种仁类药材,会去单独研究其中一些甘油酯和脂肪酸成分外,其他脂质类成分(如:磷脂)研究都较少。磷脂类成分由甘油骨架、极性头部及脂肪酰基链组成,其多样的极性头部及多样的脂肪酰链组合不同,sn-位置和C=C的位置不同,会产生多个复杂的磷脂类成分,并导致各同分异构体的存在。

沃特世的植物脂质组学方案中,与清谱科技公司合作的针对脂质三步进行精细结构解析的方案可以高效助力中药中磷脂类成分的快速解析( 

Waters ACQUITY UPLC I-Class超高效液相系统

Waters ACQUITY UPLC BEH HILIC 色谱柱

PERSPEC Ω Analyzer脂质分析系统

Waters Vion IMS QTof四极杆-离子淌度-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如图1结果显示,按照此方案的HILIC分离模式,不同磷脂类成分将按照类别被分离,并结合MSE质谱一级信息及特征碎片信息,推测得出每类成分的具体类别,文章同时还进样对照品进行验证,从样品图谱中看出,含量比较高的有PE、LPE、PC和LPC类等成分。

图1. 按照HILIC分离模式分离磷脂类成分的样品图谱结果。

进一步,对MSE中采集得到的每一个成分在ESI-下用MS/MS来判断其脂肪酸链的长度及组成。随之在线进行Paternò-Büchi(PB)光化学反应,脂肪酸链中的C=C与流动相中的丙酮反应,形成2个不同的四元环,进入质谱后做MS/MS碎裂,产生分子量差26 Da的离子对,由此离子对来判断双键位置,见图2.A和图2.C中,由ESI-下的MS/MS得到PE 34: 2和PC 36:3的组成分别为PE 16:0_18:2、PC 18:2_18:1和PC18:3_18:0。由PB-MS/MS的碎片进一步推测出PE的精细结构为PE 16:0_18:2 (Δ9, 12),PC 36:3有三个异构体 ,分别为PC 18:2 (Δ9, 12)_18:1 (Δ9),  PC 18:2 (Δ9, 12)_18:1 (Δ11)和 PC 18:3 (Δ9, 12, 15)_18:0。

图2. MS/MS判断MSE中采集到的每一个成分脂肪酸链的长度及组成。

采用以上方法,在桔梗中鉴定到180个磷脂类成分,其中PE类成分64个,LPE类22个,PC类成分72个,以及LPC类成分22个。

总结

此研究首次对桔梗进行了脂质的精细结构鉴定,对于非传统富含油脂的中药来说,此研究中使用的方法具有创新性意义。此外,可以采用此方案对其他中药材脂质成分进行研究,并发现更多脂质类药效物质。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Copyright ©2007-2024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