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分享 | 符合性评价技术助推标准质量提升

2019-02-24 01:26:24 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又是一年315,大家都期待着又是哪家大企业爆出猛料,细数过去的造假大事件仍然触目惊心,17年耐克“气垫门”,16年爆出跨境电商渠道儿童用品不合格率为33%,15年纸造的藏红花,14年涂改液甲苯超标34倍,这些在我们身边的产品为何如此频繁的伤害着我们,今年还会曝光,可明年、后年还会继续着伤害,我们该如何应对?

除了上述质量造假的现象,更为普遍的现象是产品质量低下,大量消费品和工业品质量远低于发达国家,各行各业集体凑合着用,导致全产业链整体低下。

质量是“看的见摸得着的”,只是部分厂家使了障眼法,社会各个层面又缺失了质量标准意识,让质量变的“看不见摸不着”,作为消费者,作为交易平台,作为质检部门,作为生产厂家,都该为中国质量做出贡献。这里给大家介绍符合性评价技术,能让我们擦亮双眼,助推中国标准质量提升。

产品的质量标准怎么了?

企业产品标准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和检验产品质量的依据,也是企业向消费者的质量承诺。我国的标准化法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二种。强制性标准企业必须执行,而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也可自行制定企业标准。         

                                   

目前我国有国家标准2.3 万多项, 行业标准6.1万多项, 其中80 % 以上是推荐性标准, 这是一个很大的标准群体。企业对产品执行的标准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 因此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1)  标准“太低”

《标准化法》的立法意愿是为了加强标准化工作,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国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制定高于推荐性标准相关技术要求的团体标准、企业标准。一般来说国家的指导性或者行业标准的框架和指标是基础类标准,但在国内很多企业将基础类标准直接作为企标,尽管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不高,但符合标准。比如中国药典标准,是公认的最低标准,但实际上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中药有效成分含量差异很大,高品质中药材同刚刚符合药典标准的低品质中药材在一个市场标准下竞争,到最后只能通过成本提高竞争优势,而非质量,造成了劣币驱除良币的市场环境,市场急需中药材等级标准。

(2)  标准“太严”

一个新国标的出台与实施关乎着行业的前途命运,关于着整个产业链能否健康地发展下去,得到一个良性的循环。标准发挥最大的作用在于应用,只有标准的严格执行,应用在实处,才能保障产业健康发展。有些标准虽然制定出来,却难以真正实施。

如国外知名品牌如eppendorf、Brand、RAININ等的移液器出厂检验合格,但在国内进行首次计量,其结果有时是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标准过于严格(如下图),没有充分考虑到了移液器机械结构尺寸对示值误差的影响。

(3)  标准“打架”

以胶原蛋白保健食品为例,目前没有统一的检测胶原蛋白产品的国家标准。各企业分别参照GB/T22729-2008《海洋鱼低聚肽粉》、QB 2732-2005《水解胶原蛋白》和QB/T 4588-2013《淡水鱼蛋白肽》等标准检测。由于产品检测标准不统一,检测数据打架大戏时常上演,产品质量无法判定,从而导致舆论危机。2013年4月,农夫山泉陷入“质量门”。我国目前与瓶装水有关的标准有4个国家标准,都属于卫生(安全)标准,而农夫山泉执行的浙江质监局提出的标准则属于质量标准范畴,且宽松于国标。

目前,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中仅名称相同的就有近2,000项,有些标准技术指标不一致甚至冲突,既造成企业执行标准困难,也造成政府部门制定标准的资源浪费和执法尺度不一。特别是强制性标准涉及健康、安全、环保,但是制定主体多,28个部门和31个省(区、市)制定发布强制性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数量庞大,强制性国家、行业、地方三级标准五万余项,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协调,交叉重复矛盾难以避免。”

企业标准备案制度已经执行多年,但众多企业标准通过了审查机关的审核并备案后,只有企业和管理部门知道,具体内容并不对公众公开,消费者仅能在产品外包装上看到一个Q开头的企业标准号码,企业标准到底是否比国家标准更严苛,无从得知。近年来企业标准备案制度尝试向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制度过度,2014年国务院明确提出“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并开通了“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18年新修订的《标准化法》第二十七条 国家实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为信息公开提供了理论和法律基础,但任重道远。

(4)  标准“缺失”

中医药种植产业处于中医药产业链的最前端,种植技术直接决定了中药材的品质,进而决定了其他环节的成功与否,大大影响中药疗效和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但我国中成药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却只有5%,远不如中医药比较发达的日本、韩国,这与中药材品质不过关有着极大关系。一方面我国大多数中药材种子种苗没有国家统一标准,更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管理。药农生产用种或是由野生品种直接采种,或是由市场购入。这些种子种苗很多都是未经良种选育的地方品种,再加上市场上很容易出现伪劣、以次充好、以陈充新的现象,使得种子种苗问题突出。另一方面我国中药材采收目前缺乏标准和规范,中药材的采收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的重要环节,很多药农对采收期、采收方法等缺乏科学认识,存在采收时间不规范、不区分产地采收和中药材品种不分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的质量。

标准对产业发展影响巨大,但其生命力取决于市场

标准太高,会让企业难以执行,不利于行业发展;标准太低,则会造成乱象丛生,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既要跟踪技术发展方向,又要对市场有了解,市场急需一套公正、公平、客观的评价体系。标准要满足两个条件——得人心、有水平。好的标准是引领产业方向的导航;不好的标准则是劳民伤财,让行业丧失优势。但是,尽管各方相持不下,最终的决定权却在市场手中:无论是“行业推荐性标准”,还是“企业联合性标准”,唯有消费者买账的标准,才是成功的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前主席张晓刚说“国力之争主要是市场之争,市场之争主要是企业之争,企业之争主要是技术之争,技术之争最终归结于标准之争。”

如何引导企业标准向先进标准靠拢,从而引领行业不断进步,符合性评价体系是助推标准质量提升的一种途径,符合性评价可以由第三方评审机构组织,通过对企业进行产品符合性评价,知晓自己的企业标准在行业的排行,了解行业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分析竞争对手公开的标准,取长补短适当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最重要的是消费者通过标准信息公开平台与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比对可以给出相应的反馈,企业更直接的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精准的信息。

符合性评价技术是什么?

为何在我国发展的现阶段符合性评价技术如此重要?符合性评价技术又将如何促进我国产品质量的提高?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生活中的案例同读者进行分享。

众所周知,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消费者消费水平和消费者习惯的变化,普通民众追逐国外品牌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15年春节期间中国游客疯抢日本马桶的事情,引起很大反响,很多人不禁要问,一个马桶盖有什么稀奇的,还要漂洋过海到日本去抢?难道中国就没有同样功能的马桶盖吗?实际上日本马桶盖的功能中国的都有,而且毫不逊色,甚至很多日本的马桶盖都是made in china,既然两国的马桶盖常用功能基本差不多,为什么很多人还是钟情国外的东西呢?哪怕马桶盖是中国制造,但是能够漂洋过海进口到日本,质量就不会被怀疑。可见,中国企业在产品质量保证方面同消费者之间信任严重的缺失。

2017年初,因工作需要,我在上海虹桥机场搭乘飞机前往广州,期间因气流影响,整个飞行过程颠簸不已,那段时间新闻上最热门信息之一是关于我国自行研发生产的大型客机C919,飞机着陆后,我听到座位旁的一位中年女士嘀咕道:“我们坐的这架飞机是不是我国制造的呀?”。显然,当时C919还未完成首飞,更不可能是我们坐的飞机,但是听到这样的评论,心里五味杂陈,中国的消费者对国产的产品无论从日常用品到高科技含量的产品都存在严重的不信任。近些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较之前有了明显提高,但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仍存在较大问题,从而造成民众对国产产品的不信任。如何改善这一现状,是我国企业能力有限而无法控制产品质量吗?这还需要探索问题的根源。

产品质量的控制,一般会通过规定某一事物或某项工作应该达到的水平、尺度和必须遵守的规定对产品进行控制,即所谓的标准。那么,标准在执行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其作用?是否在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方面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我们从近年来问题最凸显且国民最为关心的食品安全角度出发,调研了土豆泥这一产品。根据强制性标准《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食品包装标签的要求,其中4.1规定,包装上必须注明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和产品标准代号。我们在市面上购买了土豆泥食品,通过产品标签我们查到了该产品的生产许可证编号为QS4419 0701 0437。该产品采用的是企业标准,产品标准代号:Q/QC 0017 S。标签上的信息均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但对上述信息进行深入调查,发现该产品的生产许可证编号已经过期,产品采用的企业标准,除了可查询到标准代号外,在相关网站查询不到其他任何信息,例如标准的内容等。

通过上述事例,我们反思标准甚至是强制性标准在执行过程中为何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问题究竟出在何处?正如此案例中,标签上信息是政府进行监督的凭证还是普通民众进行食品选择的参考?如果是政府监督的凭证,那生产许可证编号的过期,不知证书编号已更新,是企业的疏忽?还是政府监管的缺失?如果是普通民众选择食品的参考,那么标签上仅有的企业标准,无详细信息检索的端口,是否真正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可见,在产品质量控制过程中,要求和标准都已明确,但企业是否按要求执行,不得而知。单纯靠政府的监管,显然会造成监管部门的力不从心,因此,通过第三方按照企业的自我声明进行符合性评价可以更好的解决此问题。一方面,第三方通过系列评价手段,关注企业的合规性和符合性,对企业的真实性进行判断,从而促进市场建立良好的质量氛围;另一方面,第三方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给出公正可信易理解的评价结论,从而建立起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信任桥梁。

综上所述,通过第三方进行的符合性评价是目前促进我国产品质量提升,快速建立消费者和企业间信任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符合性评价是什么?下文做进一步阐述。

符合性评价的性质包含管理体系评价和产品技术评价。对于管理体系的评价标准,国际层面认可度和使用率较高的是ISO9000管理体系,从符合性评价角度来讲,不限制或强行要求满足此管理体系,而是申请符合性评价方仅需证明满足自我声明的管理体系即可。对于产品技术评价,关注的是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对产品所执行的标准、性能特点和质量水平等特性作出的承诺性明示,是企业针对产品和服务,向社会所做的明示的质量承诺。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公开声明途径包括:标识、说明书、宣传资料、产品包装和网络媒介,这些渠道都是符合性评价过程审核准则的重要参考。

符合性评价的内容包含合规性和符合性评价。合规性指同法律法规及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符合程度;符合性评价指同自主制定企业标准的符合程度。评价方法包括收集材料、比对分析和比对结果。需收集的材料主要包括企业标准文本、标准编制说明、规范性引用文件和参考资料、试验验证报告、产品设计法规、产品设计强制性标准、公司程序文件及公司管理规定。比对分析的手段有有效性验证、指标提取、指标匹配、指标验证和现场评审。最终根据对比情况得出比对结果,出具比对分析报告。

目前,符合性评价技术已开展了前期工作,体现在多个RB标准的立项和制定工作,例如:2015RB002《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评价指南》、2015RB012《检验检测机构关键消耗品供应商评审准则》和2017RB037《检验检测机构关键消耗品供应商评审程序》等。其中,2017RB037《检验检测机构关键消耗品供应商评审程序》属于程序类标准,本标准制定的思路就是受到符合性评价技术的启发,且标准制定是建立在符合性评价技术的基础之上。这些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受到了认监委的高度重视和专业指导。

在10月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阶段… …”,报告在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时,明确提及“质量第一”和“质量强国”。从目前的整体进展情况来看,符合性评价只是刚刚迈出了第一步,未来需要加强示范引导、完善符合性评价机制、建立评价师队伍等基础工作。通过符合性评价技术,监督企业的诚信管理状况,督促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促进标准质量提升,为质量强国夯实基础。相信符合性评价技术在此攻坚阶段会为我们质量强国的中国梦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符合性评价技术如何助推质量标准提升?

(1)验证厂商自我声明的符合性,让制造厂商更真,虚假的厂商会逐步淘汰。

2017年3.15晚会上,耐克再现“气垫门”事件,官网宣传有气垫,而消费者购买的鞋实际并没有气垫;网购平台上各种买家秀与卖家秀的调侃更是一种无奈,此类宣传内容与实物不符的现象层出不穷。企业一般会通过标识、说明书、宣传资料、产品包装及网络媒介向社会宣传其产品所执行的标准、性能特点和质量水平等特性,是企业针对产品和服务,向社会所做的明示性的质量承诺,又称第一方声明。但不乏有企业虚假承诺,而消费者的反馈往往是吃过亏之后才发现,这种消费者通过购买和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可以称之为结果审查,对于用户来说成本高、耗时长。而对第一方声明的符合性审查可以称为源头审查,通过现场审查或产品抽检对企业的实际执行情况与自我声明一一对应,验证其符合性,将虚假厂商排除在外。尤其适用于电商平台的管理,京东、淘宝、亚马逊等平台对于供应商的符合性评价,能极大地提升平台产品的质量。

(2)要求厂商必须有质量标准,建议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强化整体行业的质量意识,传递标准先行的理念。

食品包装上经常看到一句话:“图片仅供参考请以实物为准”,写上这句话潜台词是图片是假的,不要信我,但从消费心理学上讲是一种非常好的营销手段,大家都知道是假的,但依然更喜欢最好看的。加上“图片仅供参考请以实物为准”这句话,包装上的图片不能算作企业标准自我声明,日常消费品大家可能已经习惯了宣传图片夸张,也习惯性的接受了这个现实,掩盖了厂商的真实质量标准,是整体质量意识的倒退。李克强在江西考察时提出,以提升消费品质量标准倒逼“中国制造”全产业链升级,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重视,在过去30年高速发展的中国,大家都看到一个现象,内销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山寨泛滥,外销的产品质量优异,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质量标准欠缺或者质量标准过低。

符合性评价要求厂商必须有质量标准,可以是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者企业内部标准。有了标准,企业为了执行标准必然会推动检测技术和生产工艺优化,会对厂商的供应商再做进一步的要求,以满足现有标准的实现。全产业链的质量意识会逐步提高。符合性评价同时建议企业标准进行自我声明,在2014年召开的中国质量大会上,李克强提出:“公开产品和服务标准,确立中国质量对市场的硬承诺”。产品的质量标准明确并公开,会逐步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参与制造的企业,尤其是小企业,为了生存,必然提升质量意识来满足消费者需要。

(3)符合性评价技术帮助中小企业梳理质量管理思路。

长三角一家小型塑料加工企业,在加工普通日用消费品时得心应手,因为只要来料健康,磨具精度足够便可应对,但是业务扩展到工业用品领域后面临非常大的挑战,质量标准变更、洁净度、精度、批次稳定性等问题凸显,关键指标不可控、成品率低,造成大量浪费,单纯的粗放型管理已经无法解决;客户通过符合性评价对该加工企业进行评审,找到了管理和技术上的缺陷,帮助企业建立了来料质量标准和供应商评审机制,增加了加工环境控制标准,按照国标优化了抽样原则,通过客户与厂商的配合整改,现在的指标已经完全可以控制。

符合性评价一般由第三方企业作为评审机构,此类第三方企业是是基于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的技术性评审机构,从产品和管理两个层面进行评审。小企业一般产品单一,只要把控好产品质量,粗放式的管理也能应对,但是一旦要提升产量,增加新品,就需要科学的管理理念指导。而这类企业并没有很多的机会接触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符合性评价的专家都是质量管理专家,在产品技术和管理体系的评审过程中,会给小企业实质性的意见和思路,传递质量管理的理念。由于符合性评价要求深入产品和管理两个层面进行细致评审,评审专家在评审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管理和标准的经验,能够迅速发现问题并给出合理建议,帮助中小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4)符合性评价技术让客户知道怎么选,选什么,倒逼厂商研制符合客户专业要求的产品,解决目前由于客户提不出专业需求而引起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

2017年月嫂行业遭到曝光,杭州市下城区文晖路一个居民小区,不足100米的小路边,聚集着十几家月嫂公司,每家公司在向客户推荐月嫂的时候,都在强调他们的月嫂是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客户在选择月嫂时,盲目听从销售人员的忽悠,被各种虚假证件所迷惑。符合性评价技术要求对各个行业领域的标准进行整理,区分标识出国家强制标准、行业标准、行业规范等信息并公开。由于符合性评价技术正在探索中,还未形成成熟的信息收集渠道,但依照该评审技术,月嫂行业的评审标准一旦梳理完成,客户可通过第三方机构的评审标准自行评审或者委托评审,客户变得更加专业,月嫂机构自然会迅速向着客户的选择标准靠近。

消费者在频繁使用消费品,但并非是对消费品最熟悉的群体,因为国家标准的不宣传或欠缺,监管缺失,客户并不能明确描述自己的需求,大多数的选择是在市面上找类似的产品使用。这就导致一个现象,由于客户不清楚选择标准,厂商提供的产品参差不齐,如果客户知道选择标准,将直接诱导厂商趋近标准执行。就拿手机行业来说,都说iphone诞生之前,客户是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手机,但是iphone出来后,客户好像找到了无形的标准:“我需要智能触屏手机”,逐渐各个厂商纷纷效仿,加快了行业调整。符合性评价会依据产品进行整合,梳理产品应该符合的国家、行业或企业标准,将标准信息公开化,让客户知道如何选择,怎么选,倒逼厂商研制符合标准的产品,行业逐渐向标准调整。

(5)符合性评价技术推动行业或国家标准提升。

现在的社会需求多种多样,产品服务琳琅满目,而且社会的标准意识并不强,所以无法做到每个产品都有对应的国家或者行业标准,而企业标准都内部使用,甚至有的产品没有标准,如此现状让整个行业进步缓慢,除非有很厉害的企业诞生,但可遇不可求。就拿实验室耗材产品来说,产品种类多、应用杂、行业专属性强,绝大多数产品都无明确国家或者行业标准可循,通过符合性评价,将零落在各处的标准与客户要求整合,与相应的行业协会、行业领先者沟通,逐步按照需求建立健全标准,让标准的诞生提升整体行业产品质量。

秉承2018年1月1日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符合性评价技术将为社会、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及实践指导,助推标准质量的提升,携手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来源:“供应商管理”原创征文第一名

作者:赵源、兰红丽、夏洁(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道垚评测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Copyright ©2007-2024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