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动态| 特邀综述推介:无机闪烁晶体在我国的发展史

2020-12-11 16:16:26, 飞翔小鱼儿 HORIBA科学仪器事业部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人工晶体学报




文章信息



任国浩.无机闪烁晶体在我国的发展史[J].人工晶体学报, 2019, 48(8): 1373-1385.




●背景介绍●



闪烁晶体是指当射线(X射线、γ射线等)或放射性粒子通过时,能将动能转换为光能并发出一定波长荧光的晶体材料。经过转换后所发出的波长一般是在紫外或可见光波段,而X射线、γ射线等属于高能粒子射线,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所以,闪烁晶体就犹如一个“眼睛”,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记录所发出的荧光强度和位置,实现光-光转换的探测功能,将超出人类识别范围的射线、高能粒子等转化成人们可以识别、控制的其他形式的光信号。


在安检扫描、CT造影、工业无损探伤、石油勘探,以及高能物理粒子对撞机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国无机闪烁晶体的发展已历经近六十年,在数量上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取得了令人钦佩的成就,众多有代表性的产品已走向国内外市场,个别晶体的性能、尺寸和生产能力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当前,推动我国闪烁晶体发展的动力已经从最初的以核科学和高能物理实验为目标发展到以核医学、安全检测和工业制造为目标。





●文章导读●



《人工晶体学报》2019年第8期“特邀综述”栏目刊登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任国浩研究员撰写的“无机闪烁晶体在我国的发展史”综述文章。作者以自己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多年的科研经验,从研发过程的角度,详细追溯、梳理和总结了无机闪烁晶体材料在我国恢宏的发展史。分别讲述了1960年代,核试验的牵引下应运而生的NaI闪烁晶体;1980~1990年代,在高能物理牵引下初步展现中国力量的锗酸铋(BGO)晶体、碘化铯晶体、钨酸铅晶体;2000年以来,在工业应用的牵引下赶超世界的硅酸钇镥晶体、氯化镧、溴化镧、溴化铈以及钨酸镉闪烁晶体


图1 北京人工晶体院用热锻法研制的NaI晶体


图2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应用于“悟空”号卫星的BGO晶体


图3 上海硅酸盐所为北京正负电子对
撞机改造工程(BESIII)提供的CsI晶体


图4 北京玻璃研究院研制的氯溴化镧晶体


图5 宁波大学陈红兵研究组用坩埚下降法生长的钨酸镉单晶


在回忆往昔成就的同时,作者站在世界材料发展的高度,为中国材料的发展模式忧虑,鼓励原始创新,设计、发明出更多更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晶体、新设备、新工艺和新器件。




●主要章节●


——1960年代:来自核试验的牵引(碘化钠闪烁晶体)

——1980~1990’s:来自高能物理的牵引

(1)锗酸铋(BGO)晶体

(2)碘化铯晶体

(3)钨酸铅晶体

——2000年以来:来自工业应用的牵引

(1)硅酸钇镥晶体

(2)从氯化镧、溴化镧到溴化铈

(3)钨酸镉闪烁晶体




●结语与展望●



在过去60年中,我国闪烁晶体材料在数量上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晶体生长方法、生长设备、组分改进和性能优化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钦佩的成就,把多个晶体材料由少数科研院所的实验室研究推向企业的批量化生产线,个别晶体的性能、尺寸和生产能力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许多闪烁晶体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走向国际市场,而且正在逐步从晶体材料向晶体器件方向推进。


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对于许多老牌晶体,我们虽然能够生产一些常规产品,但却难以提供一些高档产品,特别是一些大尺寸高均匀性的晶体;对于一些新兴闪烁晶体,绝大部分材料的原始发明权不在我们手上。我们以往所取得的成绩大部分是在生长设备和生长技术上的改进、生长缺陷的抑制和组分配方的优化上,在新材料的发现上缺少原创性。在国内外日益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今天,这样的发展模式也必须更新和变革。为了实现这一转变,我们必须加强基础研究、鼓励原始创新,设计、发明出更多更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晶体、新设备、新工艺和新器件,使我国的闪烁晶体真正傲立于世界材料之林。




●作者简介●





任国浩(1961-),男,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人工晶体学报》编委。主要从事无机闪烁晶体的研究、开发及其在核辐射探测技术中的应用研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863”课题、工业与信息化部、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防军工多项研究课题。已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申请并获得授权专利8项,制定行业标准2项,与他人合作编著学术著作2部。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中国科学院发明二等奖、宝钢教育奖、嘉定区科技功臣奖和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等奖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全文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LAST2019&filename=RGJT201908001&v=MjYwOTFxRnlua1Y3L0lOeXJCZXJHNEg5ak1wNDlGWllSOGVYMUx1eFlTN0RoMVQzcVRyV00xRnJDVVI3cWZZdWQ=


本文系转载自人工晶体学报

扫描右侧二维码查看原文


>>>>点击查看更多往期精彩文章


>>>>   免责说明

HORIBA Scientific公众号所发布内容(含图片)来源于文章原创作者提供或互联网转载。文章版权、数据及所述观点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HORIBA Scientific 发布及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供读者自行参考及评述。如果您认为本文存在侵权之处,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进行处理。HORIBA Scientific 力求数据严谨准确,如有任何失误失实,敬请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我们也热忱欢迎您投稿并发表您的观点和见解。


>>>>   HORIBA科学仪器事业部

HORIBA Scientific 致力于为科研及工业用户提供检测和分析工具及解决方案,如:光学光谱、分子光谱、元素分析、材料表征及表面分析等先进检测技术,旗下Jobin Yvon光谱技术品牌创立于1819年,距今已有200年历史。

如今,HORIBA 的高品质科学仪器已经成为全球科研、各行业研发及质量控制的选择,之后我们也将持续专注科研领域,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咨询相关技术服务。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Copyright ©2007-2024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