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 | 院士谈科技

2023-05-18 18:30:15


  知未知.领未来·点击关注“知领” 


王国栋:打造我国自己的“超级钢”

王国栋,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长期以来从事钢铁材料轧制理论、工艺、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基础和工程技术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完成多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高技术项目(863)、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由他领衔的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我国超级钢的研究和开发科研项目,在耐低温、耐高压、耐腐蚀、耐冲击、耐疲劳等高强、特种钢材研发上,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他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

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有四个目标:工艺绿色化、装备智能化、产品高质化、供给服务化。这四个方面分别是工艺、装备、产品、供给,其中工艺是龙头。

钢铁工业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了,到今天来说不是夕阳工业,还正在朝阳。只要持续创新,钢铁工业永远是朝阳工业,因为社会在发展,需求在不断被提出来,钢铁的潜力通过新的技术开发会不断地提升。创新任重道远,历史的重任落在中国人的身上,我们责无旁贷。


黄震:青年科学基金,“小火花”点燃“大梦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黄震有个宏大的梦想。他希望,通过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等)发电来转化二氧化碳、制备合成燃料,实现“燃料合成—燃烧—碳排放—燃料合成”的碳元素循环利用,从而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家家户户都能安上一个小“装置”,将太阳能转化成燃料,为自己的爱车加满“油”。

 目前,黄震正带领团队攻关这一颠覆性的能源技术,他们的实验室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全球低碳发展的背景下,黄震带领团队开始将目标锁定在可再生合成燃料的研究上。黄震认为,用“绿电”(可再生能源发电)把二氧化碳还原成燃料,制取可再生合成燃料(包括合成汽油、合成柴油、甲醇、二甲醚),使交通和工业燃料独立于化石能源,实现燃料净零碳排放,可为国家能源战略转型与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

 “不光我自己,我们团队的青年教师基本上也是从获得青年科学基金开始、一步步走过来的,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出色的成绩。”黄震说,“35年来,青年科学基金如同一个小火花,点燃了无数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梦想,使我国科技事业星火燎原。”


李国杰 :算力数字时代的重要生产力

2021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表的《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显示,通过国家投入产出表模型计算,2020年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算力产业规模达2万亿元,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7万亿元,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6.3万亿元,即在算力中每投入1元,平均将带动3—4元经济产出。相关机构预测,到2035年5G、互联网、人工智能将为全球经济带来40万亿美元增长,算力正是其背后重要的资源依托和基础设施。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590万标准机架,服务器规模约2000万台,算力总规模超过150EFlops(每秒1.5万京次浮点运算次数),位居全球第二。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科技竞争的新焦点。加快算力建设,将有效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算力与算力网络;让算力成为公共基础设施;优化算力资源空间布局;受限于网络能力、技术能力、人才体系、市场环境和应用场景等方面的差距,西部地区在大数据发展方面面临一些困难。要积极探索建立数据跨域存储和管理新机制,建设高效灵活的资源调度体系、提升“东数西算”工程使用体验,同步研究数据运营增值服务和产业培育机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降低网络通信费用,切实帮助中西部地区依托数据中心建设提升技术能力、人才储备和服务水平。另外,针对“东数西算”工程目前面临的带宽、时延、算网融合、算力调度等技术难题,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打造超长距离、大带宽、智能光传输网络,以算网协同为基础,通过算力调度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推动我国算力资源有效配置。


林东昕:DNA甲基化是癌症早筛指标“潜力股”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我们就研发出了核酸检测试剂,可以确定谁被感染、谁需要隔离和治疗。但遗憾的是,人类有很多种严重疾病,如癌症,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像新冠核酸检测这样简单的方法,甄别谁更容易得病或谁能得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病因及癌变研究室主任林东昕说。

据林东昕介绍,进入本世纪,我国癌症年发病数已突破200万人,2014年为380万人,2020年上升到457万人。

传统筛查技术存在局限;DNA甲基化最有前景;“同时我们还在做原创性研究,希望构建中国人多种肿瘤的DNA甲基化图谱。我们有相关的资源和肿瘤标本,用这些进行血液里cfDNA甲基化的研究,希望能够全面深度解析各种肿瘤特有和共有的异常DNA甲基化改变情况,目的是找到最好的技术,让早筛早诊更精准和简便可行,同时做前瞻性队列研究,以检验这些方法能否真正有效果。”林东昕说。


邓中翰:后摩尔时代要加快集成电路产业破题

集成电路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也是我国当前需要重点突破的领域。而后摩尔时代如何占领技术制高点,抢占机遇实现逆势突围,是业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随着后摩尔时代的来临,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发展又面临新的挑战,邓中翰团队前瞻性地提出了智能摩尔技术路线。智能摩尔技术路线是基于“多模融合”智能计算架构的创新和“多核异构”处理器(XPU)片上微架构的创新,并以此为基础研发出“星光智能三号”芯片,创新性地采用了SVAC2.0/H.265双模编解码技术,广泛应用各类机器视觉边缘计算,不仅能满足SVAC国标工程要求,在通用H.265市场也有很强的竞争力,能够兼顾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填补了市场的空白,实现了国产芯片的替代。

然而,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国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突破更加迫在眉睫。邓中翰为此建议,我国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的突破性发展关乎国之大者,后摩尔时代有赶超的机遇,任务更重、所需资金更多,因此要比照美欧日韩近期超常规政策举措,尽快研究出台更有支持力度的政策措施,始终“抓住不放、实现跨越”。

同时,也要继续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建议进一步强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对核心芯片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投资规模,进一步加快“科创板”对后摩尔时代核心芯片及垂直域创新企业上市融资步伐。

邓中翰表示:“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实现下个百年奋斗目标,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坚持自立自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集成电路产业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查看更多点击阅读原文”
☟  更多相关阅读,点击以下链接查看


知未知·领未来

了解领域趋势

就上知领

www.ckcest.com





RECOMMEND

学 “习” 时 刻




RECOMMEND

推荐阅读




RECOMMEND

科技新闻速览



以上内容欢迎点击“订阅”



 分享到朋友圈  


只研究那些你感兴趣的事

点击下方,关注我们





推荐阅读



【热点】

ChatGPT 刷爆网络,AI的下一个风口会是哪里?


【解析】

李培根、倪光南等院士:让工业软件“硬碰硬”,解决制造业痛点


【咨询】

【祝贺】院士获奖风采 | 科研成就汇总



如有收获,请点一下 ↓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Copyright ©2007-2023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