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报| ZJU科研进展速览

2023-05-18 17:44:54


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高志华课题组在Current Biology发文揭示小胶质细胞在调控全身麻醉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


浙江大学医学院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高志华教授团队在Current Biology在线发表题为“Microglia modulate general anesthesia through P2Y12 receptor”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小胶质细胞通过P2Y12R介导的信号通路在调控全身麻醉中的作用,进一步拓展了小胶质细胞的新功能。

新闻直通

https://www.zju.edu.cn/2023/0511/c32861a2755538/page.htm




地球科学学院李鸿威副教授、杨小平教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展示戈壁古大湖的新发现及古气候重建成果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自然地理与第四纪地质学科组李鸿威副教授、杨小平教授等与国内外合作单位首次在戈壁荒漠东部发现了古大湖,并对两次大湖期的古气候进行了定量重建,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

该研究提升了对东亚季风及我国干旱区环境系统的认识,为应对当前气候变化与干旱区环境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遥感影像与数字高程模型显示的部分古水文地貌证据与贝壳化石

新闻直通

https://www.zju.edu.cn/2023/0508/c32861a2754179/page.htm




地球科学学院陈云枫研究员“发展地震背景噪声成像新方法构建澳洲大陆精细地壳模型”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


以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陈云枫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完成的论文《Next-generation seismic model of the Australian crust from synchronous and asynchronous ambient noise imaging》于2023年3月2日在《自然》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

该研究通过发展一种新的地震背景噪声成像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大幅提高了澳洲大陆地壳模型的精度,新模型揭示了矿产资源分布与地壳结构的空间关系,为矿产资源勘探带来了新的启示。

新闻直通

https://www.zju.edu.cn/2023/0508/c32861a2754177/page.htm




农学院李春阳教授团队在Trends in Microbiology发文全面总结雌雄异株植物对微生物组的性别特异性选择作用


近日,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李春阳教授在Cell Press出版社期刊Trends in Microbiology发表了题为“How does plant sex alter microbiota assembly in dioecious plants?”的观点论文。

该论文全面总结了雌雄异株植物对微生物组的性别特异性选择作用,提出了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新观点。

新闻直通

https://www.zju.edu.cn/2023/0506/c32861a2753341/page.htm




地球科学学院鲍学伟研究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阐明青藏高原南北向裂谷作用的深部动力学机制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鲍学伟研究员带领团队应用和发展基于多震相(包括近震S波、接收函数Pms震相、以及远震S(K)KS震相)的剪切波分裂技术方法,并利用浙江大学地震台阵及已有数据,获得了青藏高原中西部地区不同深度(如上地壳、全地壳以及全壳幔)地震各向异性特征,为南北向裂谷作用的深部动力学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地震学约束。

相关成果近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为“Southern Tibetan rifting since late Miocene enabled by basal shear of the underthrusting Indian lithosphere”。

 青藏高原中西部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和地震台站分布

新闻直通

https://www.zju.edu.cn/2023/0508/c32861a2754172/page.htm




生研院叶存奇实验室在Nature Commun发文揭示线粒体感受及响应蛋氨酸限制的机制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叶存奇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Methionine restriction constrains lipoylation and activates mitochondria for nitrogenic synthesis of amino acid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报道了线粒体感应蛋氨酸匮乏并平衡能量代谢和氨基酸合成的全新生物学机制。

新闻直通

https://www.zju.edu.cn/2023/0505/c32861a2752699/page.htm




植物照明,助力绿色低碳生活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都浩研究员团队近期成功创制了一种发光显著增强的自发光植物,在黑暗中足以照亮其周围环境,并能清晰地显示文字。

充分发挥生物发光植物构成的全新的生物能源转化和利用模式——白天能够利用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固定空气中的CO2,夜间通过异化作用释放出光能、应用低亮度照明,有利于节约电力,降低碳排放,为“双碳”战略的实现提供新策略,打造一个“阿凡达”的现实世界。

新闻直通

https://www.zju.edu.cn/2023/0510/c32861a2755136/page.htm



来源:浙江大学官网(相关单位供稿)等,内容有增删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Copyright ©2007-2023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