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撷英 | 当好守护漓江生态的“二郎神”,助力漓江流域生态质量综合站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在行动

2023-05-18 14:28:04


正文共:1494字

预计阅读时长:2分钟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全力保护好桂林山水,继续做好当地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作,特别是要抓好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让这一人间美景永续保存下去。从2021年起,以服务漓江保护的国家战略为核心,以漓江流域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简称“漓江流域综合站”)建设为契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积极助力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漓江流域综合站建设,漓江流域多层次生态质量监测和生态环境研究,以实际行动当好守护漓江生态的“二郎神”。

两地深入交流,共促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建设

桂林和成都是目前正在建设的全国两个国家级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所在地市。近期,四川省成都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一行16人来到漓江流域综合站进行站点建设及运行考察。广西壮族自治区监测中心黄伯当就综合站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蒋永光主任就桂林漓江的历史发源以及漓江流域综合站对保护好桂林山水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随后双方就站点建设、资源配置、运行方式以及成果运用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考察组对漓江流域综合站建设及运行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作为目前首批在建的两个国家级生态质量综合站,我们要互助共建,相互学习,打造在全国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生态综合监测站样板,为生态质量管理服务,共促国家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的建设。

立足全区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一盘棋”,实时跟进综合站建设步伐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赖春苗到漓江流域综合站开展调研,对漓江流域综合站水、气、土壤以及生态质量监测设施及能力建设进行详细了解。赖春苗巡视员在调研现场提出了多项能力建设和设施保障要求,作为属地共建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立即进行现场部署安排,包括周边环境清洁,监测能力建设、人员设施配置等,为下一步漓江流域综合站挂牌做足准备。

调研完成后大家一起登上海洋山,查看通量塔建设进度。“看,这一排是我们去年种植的金花茶,现在已经长得相当粗壮了,上个月已经开花了”,“海洋山上的植被相当繁茂啊,鸟叫虫鸣,让人心旷神怡,心情舒畅”。一路上海洋山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让大家叹服,纷纷表示一定要保护好我们漓江流域的生态环境资源,当好守护漓江生态的“二郎神”,才能“让这一人间美景永续保存下去”。

快速提升监测能力,全力保障漓江流域综合站建设及运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持续助力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漓江流域综合站运行。2021年以来漓江流域综合站内水、气以及大气降水自动监测站点逐步建设完成并持续有效运行,监测数据实时接入“广西生态云”平台;2022年对漓江流域9个森林生态样地开展监测,配合开展了对漓江源头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成立技术小分队在2023年初对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进行验收并快速形成监测能力。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指导帮扶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和专业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引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生态环境监测能力高质量发展,全力保障漓江流域综合站建设及运行。

漓江是桂林的母亲河,我们每一个桂林人都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漓江。作为环保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跟“大生态、大保护”新格局要求;作为漓江水哺育的桂林人,我们与生俱来地肩负着保护漓江的责任与使命;作为桂林的环保人,我们要不断强化环境监测技术,做好漓江流域生态环境监测和科研。“我们坚信未来的漓江一定会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白鹭成群,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桂林山水画卷。”

供稿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编辑 | 刘建珍 肖冉冉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Copyright ©2007-2023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