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蛋白的非经典定位:机制研究中的“高端局”

2023-04-25 13:47:53, 小张


关于PDL1蛋白,大家应该多少都听过,作为免疫治疗最经典的免疫检查点,膜PDL1通过与PD1结合后介导CTLs的耗竭促进肿瘤细胞免疫逃逸,而分泌性PDL1则是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细胞核里面也有PDL1你知道吗?细胞核的PDL1发挥什么作用呢?
2023年3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学范先群、贾仁兵及柴佩韦共同通讯在Cell Discovery(IF=38)在线发表题为“Nuclear PD-L1 promotes EGR1-mediated angiogenesis and accelerates tumorigenesis”的研究论文:

研究主要发现包括:
1.葡萄膜黑色素瘤(UM)样本细胞核表达大量PD-L1,其高表达与患者预后更差有关:

2.体外和体内实验发现核PD-L1促进血管生成和肿瘤进展(UM和乳腺癌)。

3.核PD-L1通过p-STAT3促进EGR1转录激活导致的血管生成。
这里包括三部分:
a.核PD-L1促进EGR1转录激活;

b.核PD-L1对血管生成的促进作用是通过EGR1介导的;

c. p-STAT3是核PD-L1转录激活EGR1的介导者。

4. PDL1蛋白的核定位调控机制:PDL1的核定位被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介导的PDL1 K263乙酰化抑制, 即:HDAC2抑制——PDL1蛋白乙酰化水平升高——细胞膜定位;而非乙酰化的PDL1结合p-STAT3,促进EGR1表达和血管新生。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
1.Anti-PD1和Anti-PDL1治疗是免疫治疗的重要策略,这种策略主要结合分泌性和膜蛋白,PDL1在细胞核内的表达是研究最重要的发现;
2.核PDL1通过p-STAT3促进EGR1的转录表达以及血管新生是其发挥作用的下游机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核PDL1与血管新生的联系,特别是与抗血管治疗的临床意义结合;
3.PDL1蛋白(注意这里研究的是PDL1蛋白)的乙酰化与其核转位的关系:HDAC2是常见的去乙酰化酶,对PDL1蛋白K63的去乙酰化导致其定位于细胞核,激活EGR后促进血管新生;但另一方面,当HDAC2被抑制后,PDL1又被表达在细胞膜上,导致肿瘤细胞免疫逃逸。这里就是问题了:一个是血管新生,一个是肿瘤细胞免疫逃逸,两难啊!

这样关于经典蛋白的非经典定位研究思路,你是否学会了呢?


阅读推荐: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Copyright ©2007-2023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