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常年诚招海内外优秀科研人才

2023-03-09 10:30:55, 上海交大医学院





为支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优势重点学科的健康快速发展,聚焦学科重点病种诊治研究方向,拟吸引、凝聚、培养一批高层次、高水平的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领域的优秀人才,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专职科学研究队伍。

我院特色学科众多、影响力大,包括眼部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泌尿外科、骨科、消化科、心内科、普外科、血液科、急诊危重病科、内分泌代谢科、放射科、临床药学科、麻醉科等,尤其是在眼部神经和血管性疾病、泌尿系统肿瘤、消化系统肿瘤、血液肿瘤、脓毒血症、代谢性疾病以及影像诊断、免疫和细胞治疗技术等领域,亟需高端优秀青年科研人才加盟,聚焦临床疾病诊疗需求和技术创新,与临床团队合作开展具有学术和临床价值的研究。

一、

人才待遇

1.薪酬:国家级人才A档,年薪135万 + 20万年度奖励;国家级人才B档,年薪90万 + 12万年度奖励;课题组长年薪60-80万 + 年终绩效;青年课题组长年薪40-65万 + 年终绩效。
2.安家费:国家级人才A档,安家费400-500万;国家级人才B档,安家费300万;课题组长(海外引进)安家费100万。
3.启动经费:国家级人才A档,院内启动经费400-600万;国家级人才B档,院内启动经费250-400万,青年课题组长院内启动经费150万。
4.团队配置:国家级人才A档,配置1-2个团队,每团队4人;国家级人才B档,配置2-4名工作人员;青年课题组长配置1名工作人员。各级各类人才招收博士后名额不限,薪酬待遇主要由医院支付。
5.其他支持:
5.1提供事业单位编制,按照上海市相关政策办理落户;
5.2为申请人子女解决本地区最优质入托或就学,全力协助解决配偶工作;
5.3依托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提供免费医疗体检与员工就医福利。
6. 科研奖励:按照《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科技奖励管理条例》规定实施。


二、

配套条


标配办公场所、实验场所和公共实验设施设备平台。


三、

遴选标准


  1. 国家级人才A档、B档走绿色通道面试、面谈;
  2. 课题组长近五年以首要第一作者(排名第一)或首要通讯作者(排名最后)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著1篇或者其重要子刊上发表2-3篇,并以首要通讯作者(排名最后)发表的SCI收录论著不少于5-8篇;且承担过国家级课题不少于2-3项(海外引进人才无课题硬性要求);
  3. 青年课题组长年龄小于40周岁,近五年以首要第一作者(排名第一)或首要通讯作者(排名最后)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著1篇或者其重要子刊上发表1-2篇;且承担国家级课题不少于1项(海外引进人才无课题硬性要求);
  4.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主动对接临床团队、开展临床疾病为导向的转化医学研究的意愿。


四、

应聘材料

  1. 个人简历(包括高中起的学习工作经历、科研经历及取得的学术成果);
  2. 代表性论文全文,毕业证、学位证复印件;
  3. 拟开展的研究计划。

我院长期招聘优秀青年人才,符合上述条件的应聘者,将应聘材料发送至邮箱honglin.wang@sjtu.edu.cnshiyirsc@163.com,邮件主题注明“应聘高端人才-姓名”本招聘广告常年有效,所有材料将严格保密,不予退还,敬请理解。



附录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介绍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的大型综合三甲医院,始建于1864年,是全国建院最早的综合性百年老院之一。2006年为积极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化,率先在松江区设立分部,开创“一院两址、错位发展”的新格局。曾多次荣获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全国创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围绕重点疾病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在Science,Immunity,Nature Cell Biology,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医院现有博导92名,硕导168名,可招收博士后专业29个,可招收博士专业29个,可招收硕士专业37个。多人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优青、国家海外优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卫计委改善医疗服务示范个人、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十大医改创新举措、上海医学发展杰出贡献奖等殊荣。


疑难疾病精准研究中心介绍


疑难疾病精准研究中心/转化医学国家科学中心(上海)市一分中心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载体,是以临床科学问题为导向、基础与临床跨学科交叉的转化型研究基地。中心旨在培养一支深度融合的基础-临床研究型团队,实现疾病研究与临床诊治技术的新突破,为实现解决人民健康问题、造福百姓的宏观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人才队伍成长

中心目前拥有20个课题组,60多名专职研究人员。近五年,中心17名科研人才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高级职称聘任。


近五年,中心获批各级基金项目57项,总经费达5883万元,其中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1442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400万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1项(50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1项(30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297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20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56万元)、面上项目18项(1085万元)、青年项目16项(358万元),市级校级项目15项(1245万元)等。其中,中心2021年度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8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海外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面上项目7项,青年项目6项,共计15项,中标率近40%,成果颇丰。中心科研人员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Immunity、Gastroenterology、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科研成果近百篇,并获得各级人才项目30余项,已形成从事临床免疫技术的转化研究人才团队。

    

平台支撑

疑难疾病精准研究中心拥有7000平米的实验大楼,并拥有包括流式平台、测序平台、显微成像平台、代谢与蛋白组学平台、分子病理平台和药效评估平台在内的六大平台,并且配备有丰富相关科研经验的团队。中心配备的50万以上的大型设备31台,各类设备总值7000余万元。其中,流式平台目前已配置光谱流式分选仪(Cytek Aurora)、流式分选仪(BD Aria III)、流式分析仪(BD Fortessa)、流式分析仪(BD C6),以及贝克曼流式分选仪(Moflo XDP)等;显微成像平台已配置双光子显微成像(Leica STELLARIS)、激光共聚焦(Leica SP8)、倒置荧光(Leica DMi8)、正置荧光(Leica DM5500B)、体式显微镜(Leica M125)及单细胞钙成像(Leica Thunder)等,一系列高精尖设备为科研工作开展提供强力支撑。


中心还配有临床生物样本库,可以进行各类临床样本的制备和保存,为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样本基础。此外,中心还配有专门的高标准的实验动物中心,已投入使用3000笼,为临床、基础科学研究、教学提供优质服务的技术和实验平台,为医院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条件。


“十四五”规划期间将建成近4万平方米的综合型科研大楼(已开工),包括12层地上与2层地下的建筑设施,规划有系统化的生物样本库、高标准开放式的PI办公空间与实验空间、国际领先的精密仪器平台、医工合作孵化中心、细胞治疗中心等上下游齐全的全系统研究平台,中心将不断致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学术生态,服务青年才俊,助力医疗大健康。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Copyright ©2007-2023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