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撷英 | 一年之计在于春,早谋早立,江苏省积极推动省级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建设

2023-02-16 16:14:43


正文共:805字

预计阅读时长:1分钟

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为进一步推进江苏南水北调东线湖网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沿线生物多样性观测项目顺利实施,2023年2月8日—2月10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相关同志赴徐州、宿迁进行实地调研,并就生物多样性观测站和观测样地建设情况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座谈。
调研人员先后前往徐州大洞山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泗洪洪泽湖自然保护区进行现场踏勘,重点考察了站点建设区域的地形地貌、自然生境和基础设施情况。

大洞山森林植被

泗洪洪泽湖自然湿地

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围绕生物多样性观测站选址、野外观测样地布设、自动观测仪器配置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在综合考虑观测便利性、样地代表性、建设经济性的基础上,对省级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调整、优化意见和建议。

生物多样性观测站点建设座谈会

下一步,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将根据本次调研情况进一步细化项目实施方案,按照“边建设、边运行、边服务”的原则,有序推进生物多样性站点建设,为协同推进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江苏省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简介:

江苏省平原广阔、辖江临海、扼淮控湖,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组分齐全,特殊的地理条件孕育出丰富繁多的动植物,形成特色鲜明的生物多样性格局。2022年4月,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按照“一横两纵+”格局建设省级生物多样性观测站,其中“一横”沿江观测站5个,“两纵”沿大运河观测站5个、沿海观测站4个,“+”低山丘陵观测站6个,逐步形成观测能力强、科研支撑足、监管服务好、宣传水平高的四位一体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成为集成省内生物多样性数据信息的心脏,掌握区域生物多样性动态变化趋势的基石。

江苏省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

供稿: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Copyright ©2007-2023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