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山东济南篇

2023-02-13 16:54:03


正文共:3236字

预计阅读时长:4分钟



2022年,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这一年

杨柳溪桥青绕石,鹭鸶烟雨碧涵天。这里是济南,一座山、水、天、人融合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齐头并进的和谐城市。2022年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这一年,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引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围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发挥“支撑、引领、服务”三大作用,不断提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科技“含金量”,用砥砺奋进谱写新篇章,用团结奋斗开启新征程,为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党建工作

谱写基层党组织建设新篇章,彰显新时代环保铁军新风貌

政治思想建设迈上新台阶。制定落实“第一议题”实施细则,实现党建“第一责任”和环保“第一要务”有机融合。建立“融·创+”新模式,被评为模范机关创建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双典型单位,为全省系统内唯一。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5次赴红色教育基地现场学习,并邀请二十大山东省代表高淑贞同志作宣讲报告。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在强素质提站位上走在前、作表率。

干部队伍建设焕发新气象。完成垂管以来首次中层干部调整任命,23名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走向管理岗位,为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选派18名同志到省发改委、河长办、省厅锻炼学习,34人次参与专项督查帮扶等工作,2名同志积极投身省市乡村振兴事业,1人获省委组织部考核优秀,4人记三等功。作为系统内全国唯一博士后工作站,申报国家和省部级项目4个,建立涵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尖端人才、省政府应急专家等高级专家的人才队伍,在强人才抓队伍上走在前、作表率。

基层组织建设实现新突破。开展“庆七一”系列主题活动,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集体过“政治生日”。三支部获评市直机关示范党支部,为全市环保系统唯一。中心党建品牌获全省系统党建品牌竞赛二等奖,为全省环境监测系统最好成绩。开展公众开放日、志愿服务活动12次,实施“青春攻坚”青年干部锤炼工程,连续获评省级青年文明号。国庆节“我和我的祖国”快闪视频在多家平台展播,在强基层增活力上走在前、做表率。

作风纪律建设获得新提升。严格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实施重要节日廉政提醒,打造“山清水秀·廉润初心”廉洁文化品牌。率先建立“四位一体”监督制度,完善廉政勤政、综合管理制度38项。组建全省首支“环保铁军疫情防控先锋队”,跨行业支援社区核酸采样和方舱实验室检测分析,疫情防控和生态环境安全双线作战、双线打赢。党规党纪教育常态化,制定党员干部行为规范,强化“八小时”外监督。在强作风树形象上走在前、做表率。

第一时间宣贯党的二十大精神

红色教育基地现场参观学习

二十大代表山东省代表高淑贞同志做宣讲报告

重温入党誓词集体过“政治生日”

跨行业支援社区采样和方舱核酸检测

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一线

青年文明号受聘校外辅导员

“我和我的祖国”快闪视频在多家平台展播

业务工作

打造生态环境监测新高地,奋进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

聚焦温室气体监测,推动降碳减污协同治理。作为全国首批8个综合试点城市之一,率先开展碳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在现有常规大气污染物监测的基础上,增设温室气体监测项目,实现降碳减污协同监测。建成温室气体高精度、中精度监测网络,CO2中精度监测数据全国首个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网传输。建设固定源温室气体自动监测网络体系,已有4个重点行业25个点位实现温室气体自动监测和数据联网传输。开展星地协同走航监测,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解译获得温室气体柱浓度及空间变化,初步获得济南市植被碳汇与生态系统区域尺度的碳储量。建立手工监测温室气体质量控制体系,填补国内空白。作为全国3个开展含氟温室气体及ODS监测的地区之一,新污染物监测能力全省领先。

聚焦生物多样性监测,服务黄河战略成效显著。首次完成小清河生物多样性调查,建成全流域生物标本库、图谱库、生物DNA数据库,构建小流域水生态综合评价体系,由传统水质监测向水生态监测转型。搭建生物活体原生态展示平台,并将平台打造为环保设施开放亮点窗口,在六五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荣获“山东省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生物多样性监测引领走在前获评“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先进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被新华网、央广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小清河水生态监测故事登录山东卫视大型新闻纪录片《壮阔十年》,以生态文明新画卷向二十大献礼。

聚焦遥感监测,数据共享支撑区域污染联防联控。依托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济南遥感基地,在省会都市圈6市开展裸地扬尘源和VOCs高值区监测,打破地域限制,实现监测成果共享共用。创新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黄河流域固体废物堆场监测,解译固废堆放点126处,服务黄河“清废行动”成效显著。构建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和地面核查“三位一体”立体生态监测体系,开展济南市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和生态质量评价,探究生态环境状况、生态质量及各指标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提供技术支撑。发挥遥感监测视野广、信息多、速度快、动态监测等技术优势,完成CO2、N2O、CH4三种温室气体的高空间分辨率排放清单网格化分配,“平流层臭氧深度入侵研究”等3篇遥感技术报告获省部级领导批示。

聚焦科技治污,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省内率先开展小时级空气质量精准预报,建立“掐尖削峰”精准帮扶新模式,高质量完成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工作,获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市委市政府书面感谢。精心编写《2021年济南市环境质量报告书》,在全国报告书质量检查中成绩居于前列。全国率先开展省市级空气质量改善影响因素分析,获省委常委批示肯定。《小清河流域水质提升应用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成功应用于流域污染治理,2022年济南市水环境质量考核排名全省领先。深度参与部省市3级共建“智慧生态黄河”项目,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的监管示范样板,不断提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科技“含金量”。

建成温室气体高精度中精度监测网络

温室气体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填补国内空白

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温室气体监测

完成首次小清河全流域生物多样性调查

建成生物活体原生态展示平台

环保设施开放深受中小学生喜爱

水生态故事登录二十大纪录片《壮阔十年》

固体废物堆场遥感监测服务黄河“清废行动”

遥感地面核查支撑“三位一体”监测体系建设

以优异成绩通过总站土壤监测质量监督考核

精准预报和精准帮扶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科研成果成功应用 水环境质量考核全省领跑

环境质量报告书成绩位居全国前列

获得荣誉

追求监测能力建设新发展,亮出监测科研成果新成绩

国家环境监测网实验室能力考核优秀单位;

山东省实验室能力验证优秀单位;

连续14年获“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连续3年获“山东省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保障工作获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市委市政府书面感谢;

山东省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

张文娟同志获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空气质量保障预报工作表现突出个人;

郑琳琳同志《生物多样性监测引领走在前》获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竞赛活动典型案例和先进个人;

孙开争同志获“泰山杯”山东省网络安全大赛优胜奖;

王化忠同志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表现突出记三等功奖

王宠同志获济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付华轩同志获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最美志愿者;

此外,2022年中心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著作67篇,专利授权14项,软件著作权5项,参与制定标准技术规范4项,2项课题获批立项,10项课题、调研报告在省市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奖。

国家实验室能力考核优秀单位

山东省实验室能力验证优秀单位

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

市委市政府书面感谢

山东省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空气质量保障预报工作表现突出个人

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和先进个人

“泰山杯”山东省网络安全大赛优胜奖

乡村振兴工作荣立三等功

济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最美志愿者

制定标准技术规范

多项工作在省市各类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奖

多项工作在省市各类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奖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2023年,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环保铁军精神,努力推动监测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支撑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高扬生态文明旗帜,共建和谐美丽山东,筑梦绿水青山,续写生态华章。

往期推荐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总站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江苏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重庆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天津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广东深圳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河北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上海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西藏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广东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辽宁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浙江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浙江杭州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广西海洋篇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Copyright ©2007-2023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