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浙江杭州篇

2023-02-13 16:54:03


正文共:3149字

预计阅读时长:4分钟



2022年,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这一年

2022年,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紧紧围绕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中心工作,秉持“专业、专注、守正、创新”的理念,勇于创新引领、敢于塑造变革、坚持数字赋能,不断夯实“一个亚运保障、一幢大楼建设、两个院士团队合作平台共建、三个生态环境部试点推进、六项能力提升”的“11236”工程,以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引领,以支撑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导向,以推动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发展为着力点,用科学数据为“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的宏伟蓝图建设提供支撑。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党建工作

聚焦思想引领,坚守思想政治工作阵地。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及省、市党代会精神,组织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知识答题竞赛活动,邀请市局副局长卢强、淳安县委党校高级讲师何晓莲等讲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党课,安排省党代会代表、基层宣讲团成员王奕奕同志宣讲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通过追随足迹现场学、原原本本全面学等形式,在党员、青年中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

聚焦品牌驱动,抓好党建工作层层落实。聚力打造“守绿护蓝、红色工匠”监测党建品牌,开设中心党员“微讲台”,开展专题交流分享9次;每季度集中组织为党员颁发“政治生日”贺卡,党员代表开展“不忘初心、红心向党”交流10次;为抗疫服务的志愿者颁发了抗疫证书;召开主题党日活动12次,开展“红色阅读”12次,保证“红色匠心”永不褪色。组织开展“结对帮扶”“春风行动”“公民爱心日”等扶贫帮困公益活动和“先锋领杭双报到”“学雷锋日”“公交文明岗”“爱心献血”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共计200余次;认领星桥社区“外科口罩”微心愿51人次,捐赠口罩2450个。

聚焦服务基层,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下沉社区抗疫,“1.26”疫情发生后,以身作则、主动请战,共参与抗疫200余人次;根据市局统一安排,3月至4月,共派出30余名同志支援社区一线防控和集中隔离点医废处置督查等工作;每周一次不间断开展污水处理厂出水余氯、细菌项目监测。

聚焦统筹谋划,推动党建标准化建设。2022年党总支共召支委会议23次,落实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谈心谈话等制度。专题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常态化开展廉政风险排查、专题分析、谈心谈话等各项工作,召开以案促治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化廉政风险动态排查管控,修订完善内控制度,报送廉政季报4期,监督检查表12期,在全省监测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作交流发言;深入开展防范利益冲突专项治理。
学思践悟二十大党员活动

党员先锋队和青年突击队授旗仪式

生态监测业务用房项目联合党支部与大诸桥社区党支部开展迎国庆活动

组织党员下沉社区抗疫

退休党支部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二十大系列活动

开设“微讲台”专题交流

“八一”建军节走访慰问西湖区西湖消防救援站

集中组织为党员颁发“政治生日”贺卡

业务工作

坚持大局意识,全力支撑市局中心工作

全力做好亚运环境质量保障工作。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水平,持续强化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及分析能力,全面拓展实验室监测分析项目,积极开展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完成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和第4届亚残运会杭州市环境质量监测保障方案和空气质量会商预报方案编制及环境空气质量保障预评估等工作;完成奥体小学空气自动站建设和临时超级空气自动监测站点位的选址工作;完成VOC走航车采购;开展“AI人工智能实验室”保障亚运水环境监测。

坚持前瞻思维,巩固深化两个院士团队合作平台建设

落实落细与浙江大学高翔院士领衔团队合作共建“大气污染防治与碳中和联合研究中心”。依托《基于大数据的杭州市臭氧精准预报研究》、《杭州市臭氧污染溯源及减排策略研究》课题,继续深入做好数据分析利用和研究,共同开展杭州市臭氧污染溯源及减排策略研究。

稳步推进与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江桂斌院士领衔团队合作共建“新污染物分析中心”。编写新型污染物平台建设三年提升计划,开展《钱塘江流域杭州段地表水中抗生素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等9个研究课题。目前已具备地表水中300多项痕量有机污染物的分析能力。

坚持创新引领,统筹推进三个国家试点建设

高质量推进国家“生态环境监测AI人工智能实验室试点”项目建设。荣获第5届数字中国峰会优秀案例。3项标准规范编制正在开展(国家2项,省级1项),其中1项国家计量标准已立项。入选中国监测总站组织的《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试点工作先进示范项目推介会》并作典型案例报告。目前已开展亚运水环境质量保障实景应用。

高水平推进国家“杭州生态环境监测无代码技术应用试点”项目建设。初步完成基于无代码技术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并投入使用,获省中心高度肯定,争取全省推广;依托于无代码技术的档案管理应用场景被评为2022年杭州市“规范化数字档案室”;入选中国监测总站组织的《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试点工作先进示范项目推介会》并作典型案例报告。

高标准推进国家“碳监测试点”项目建设。建立全市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空间分布清单,协同总站编制完成《二氧化碳手工监测指南》,并在全国发布实施;建成包含6个高精度温室气体站点和1个碳汇站点的监测网络,12月9日顺利通过项目建设验收。

坚持目标导向,持续推动监测业务用房建设

全力推动业务大楼建设。春节前完成主体3#实验楼结顶;1、2#附属楼栋全面结构施工中,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坚持对标对表,锻造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铁军

着力抓好组织建设。编制实施《干部人才队伍发展规划》,共完成6名正科级领导干部,12名副科级领导干部的选任工作,推举产生杭州市“担当作为好支书”1名、省党代表1名、市政协委员1名;出台科研激励机制,组建4个重点项目攻关团队,2022年共新增4名正高级工程师;建立新录用人员“青蓝工程”成长帮带机制,对新入职的10名新人开展“导师传帮带”;打造党员先锋队和青年突击队,探索“点将”培养制度,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各重要岗位挂职锻炼,5名挂职业务骨干被选任为科级领导干部。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党委书记吴季友调研AI人工智能实验室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李火林检查调研杭州“生态环境监测AI人工智能实验室试点”项目

监测中心主任陈健松赴废气监测现场开展慰问

突发环境事件处置

碳监测大明山背景点无人机采样

淳安马尾松林碳通量监测点

亚运村夜间噪声监测

桐庐富春江藻类处置

获得荣誉

单位荣获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比武团体三等奖、浙江省蓝藻处置先进集体、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检验性拉练全省唯一“优”,被评为2022年杭州市“规范化数字档案室”、杭州市“人民防空专业力量训练先进集体”;

“生态环境监测AI人工智能实验室试点”荣获第5届数字中国峰会优秀案例;

陈健松同志获杭州市“担当作为好支书”荣誉称号;

王奕奕同志当选为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表,获杭州市“最美生态环境人”荣誉称号;

黄成臣同志当选为杭州市第十二届政协委员;

林旭同志获“2021年度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筹办工作突出贡献个人”荣誉称号;

郑文婷同志获杭州市“2021年度扩大有效投资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突出贡献个人”荣誉称号;

严仁嫦同志获浙江省环境科学学会第五届“青年科技奖”荣誉称号;

阮东德同志获浙江省环境科学学会第五届“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王昂同志获浙江省“蓝藻处置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凌晨同志获杭州市“人民防空训练标兵”荣誉称号。

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检验性拉练全省唯一“优”

入选2022年杭州市“规范化数字档案室”

“生态环境监测AI人工智能实验室试点”荣获第5届数字中国峰会优秀案例

陈健松同志获杭州市“担当作为好支书”荣誉称号

王奕奕同志当选为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表

王奕奕同志获杭州市“最美生态环境人”荣誉称号

林旭同志获“2021年度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筹办工作突出贡献个人”荣誉称号

郑文婷同志获2021年度扩大有效投资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突出贡献个人

往期推荐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总站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江苏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重庆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天津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广东深圳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河北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上海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西藏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广东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辽宁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浙江篇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Copyright ©2007-2023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