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浙江篇

2023-02-13 16:54:03


正文共:2843字

预计阅读时长:3分钟



2022年,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这一年

2022年,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力指导和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聚焦加快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美丽中国省域样板,全力支撑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工作,高效推进各类环境监测任务,稳步提升监测能力和水平,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领域数字化改革,用监测力量守护浙江碧水蓝天。

党建工作

突出政治引领,绝对忠诚的思想根基进一步打牢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工作重点,制定2022年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党建工作要点、理论学习计划和任务清单。开展“喜迎二十大 共绘同心圆”省市县三级结对共建签约仪式暨“七一”主题党日活动,邀请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代表上党课,赴兰溪开展结对帮扶党日活动。成功举办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系统“环监杯”微党课比赛。

开展“喜迎二十大 共绘同心圆”省市县三级结对共建签约仪式暨“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成功举办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系统“环监杯”微党课比赛

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党委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锻造过硬作风,认真负责的担当精神进一步强化

全面加强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全省调研和廉政风险形势研判,编写分析报告。组织召开2022年度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暨廉政签约仪式,签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书、廉政责任书。积极开展层层覆盖式谈心谈话,掌握职工思想动态,筑牢思想防线。完成防范利益冲突专项治理和警示教育活动等专项督导工作。

组织召开2022年度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暨廉政签约仪式

发挥绿叶精神,敬业奉献的精神特质进一步树立

关心关爱干部职工,顺利完成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工会、团总支换届选举工作,举办 “五月花海”活动、职工爬山比赛等活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有力支撑扶贫助学工作,为衢江区玳堰村资助款项12万元,助推衢江区环境改善和教育发展。

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工会、团总支换届选举工作

业务工作

强化支撑,核心业务显成效

高效支撑精准治污。组织全省监测系统认真完成生态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及各类自动站点运行维护,全年编制各类年度报告、规划文件90余份,监督、比对监测报告200余份,空气质量、水环境常规报告800余份。《2021年度浙江省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全国评比优秀。环境统计工作全国排名第二。

加快提升监测能力。开展“浙江省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智能化项目”建设,完成新建40个省控水质自动站、乌镇超级等16个空气自动站,总投资1.97亿元,大大提升精准监测、精准治污水平。在全国率先开展国控地下水监测井规范化建设和国控地下水风险点水质自动监测试点。应急监测能力稳居全国前列,在2022年应急监测能力评估中位列全国第二。

有力支撑事权上收。组织实施2022年省控地表水采测分离工作,创新采取“省中心组织、驻市监测中心参与、采测分离、信息直传”的工作模式,有力支撑全省水环境质量评价考核和生态环境监测事权上收工作。

全面开展生态监测评价。组织开展全省100个主要断面底栖动物、鱼类DNA等生物多样性调查和河流水生态健康调查工作。参与《长江流域水生态监测方案(试行)》编制和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监测工作。开展为期68天的钱塘江藻类应急监测,为全省研判藻类发生发展趋势、制定防控措施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钱塘江藻类应急监测

开展地表水采测分离技术指导帮扶

全力支撑重大活动保障。全力配合省厅编制完善《第19届亚运会第4届亚残运会环境质量监测和会商预报方案》《第19届亚运会第4届亚残运会浙江省环境质量保障方案》;圆满完成上海进博会、乌镇互联网大会空气质量监测预报工作,首次开展30天空气质量中长期预测,“乌镇蓝”成为常态。

首次开展30天空气质量中长期预测  “乌镇蓝”成为常态

全面规范监测质量管理。在全国率先构建涵盖“人、机、料、法、环、测”监测全过程的定量化监测质量评价体系,进一步深化全省质量管理体系评估考核。2022年以优异成绩先后顺利通过了国家资质认定扩项评审、国家实验室认可复评审和持证上岗考核等三项国家级大考。


顺利通过国家持证上岗考核、国家资质认定扩项评审、国家实验室认可复评审

创新改革,试点先行勇探索

碳监测评估试点上,争取省财政资金1.57亿元,推进省级碳监测网络建设,指导杭州、宁波和丽水3个国家试点城市建成17个城市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站、5个碳汇监测站以及超过80个小微站。农业面源监测试点上,统筹协调相关地市确定了7个试点县(市、区),我省选区布点方案被国家认可。智慧监测创新应用试点上,统筹全省4个省本级和7个地市级项目,省本级试点方案顺利通过国家评审。遥感监测技术应用上,创新开展黑臭水体遥感试点监测,探索开展卫星遥感臭氧前体物热点筛查加地面巡测的“天地一体”联合监测,为环境管控提供及时、有效、精准的技术支撑。

碳浓度模拟

农业面源监测

生态智治,数改工作走前列

主动融入全省生态环境数字化改革大潮,编制生态保护跑道和“大脑”建设方案,开展“美丽浙江”驾驶舱建设,实现列入“大脑”一本账的3个智能模块和13个省级重点应用上线。在省厅数字化改革总体框架下,推进监测领域的数字化改革,编制《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数字化建设总体方案》,构建“123”整体架构体系,为生态环境监测数字化谋篇布局。我省成为全国唯一的生态环境数字化改革和“大脑”建设试点省。

“美丽浙江”驾驶舱

科技赋能,科研创新结硕果

对标一流,编制实施《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五年发展规划》。成功获批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制定了《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建成全国领先的实验室分析能力,温室气体分析能力率先达到国家碳监测试点要求;建立10余类涂料VOCs监测能力,率先具备源头替代监测能力。

温室气体监测分析
应急监测能力评估等级优秀位列全国第二

获得荣誉

科研项目“我国中东部地区PM2.5遥感监测关键技术及业务化运行方法研究与应用”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

科研项目“南方村镇生活污水分级处理关键技术装备与智慧化运维”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科研项目“电子废物处置场地二噁英类物质同步检测方法与污染修复技术”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科研项目“微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智能质控与水质预警关键技术及应用”获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技术一等奖;

科研项目“城市移动污染源监测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获评浙江省美丽浙江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省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1人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全省能耗双控工作成绩突出个人”;

1人获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专班办公室“2021年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成绩突出个人”。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亚运会召开之年。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工作,坚持补短板、出亮点、提效能,全力支撑杭州亚运会环境质量保障,为加快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美丽中国省域样板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

往期推荐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总站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江苏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重庆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天津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广东深圳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河北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上海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西藏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广东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辽宁篇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Copyright ©2007-2023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