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环境 | 生态环境部新规来了!全国入河排污口监管整治工作将全面开启

2023-02-13 16:02:23, 水环境医学部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前方资讯

#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

日前,生态环境部办公厅、水利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项《通知》对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明确细化了要求。

其中,《通知》要求,各省份抓紧制定贯彻落实《实施意见》工作方案,并指导督促地市级人民政府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及监管等各项工作。并强调,要加强排污口事中事后监管,充分发挥河湖长制、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以及地方水污染防治相关工作机制作用,统筹推进相关工作。


近年来,入河入海排污口始终是我国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中的重要方向,自2022年1月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便对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管工作提出了要求,近日的《通知》,更是进一步将要求细化,明确三年三步:各省份要于2023年底前,完成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水体)、重点湖泊、重点海湾排污口排查,完成80%溯源和30%整治任务;2024年底前,基本完成上述排污口溯源,完成70%整治任务;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实施意见》要求的各项目标任务。

  为什么入河(海)排污口监管这么重要

俗话说“排污口整治工作,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排污口是连接水里和岸上的重要关口,因此想要做好流域、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扼住污水入口的“咽喉”,把好入河入海“口门”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此次对于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管要求的进一步明确也意味着监管行动正式启动,刻不容缓!

  入河排污口监管有哪些难点

难点1:入河排污口底数不清
难点2:人工排查难度大
难点3:下游水质断面难保障 
难点4:监管制度薄弱 

  入河排污口究竟该如何监管

怎样克服这四大难点,有效地开展对入河排污口的监管呢?

聚光科技针对入河排污口监管推出了查-测-溯-管一体化监测监管方案,为入河排污口监管工作保驾护航。结合河道水质污染状况、不同类型排污口情况以及现有监测系统设施等,选取河道重点断面和主要入河排污口进行监测,同时利用多种手段进行污染溯源,有效保障入河排污口达标排放,进一步提升河道水环境质量,形成“河道-入河排口-污染源”的高效监管体系。


  入河排污口监管方案的五大亮点

从“查、测、溯、管”四方面入手,通过三级排查方式、差异化集成系统、多样化溯源手段、智慧化监管平台,实现对入河排污口的高效管控。


全方位的分级排查

第一级排查:通过水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锁定重点区域、重点河段。
第二级排查:人工方式为主,排口信息复核,形成排污口清单。
第三级排查:利用监测车、走航船等,重点区域核查,识别嫌疑污染源。

差异化的监测方式

使用常规化在线监测站房布设在重点河段及排口,在工业排污口、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排污口、规模化养殖场排污口、大中型灌区排口、农污处理设施排污口等,可以安装走入式小型水站或一体柜式的微型站房。

而在规模较小的养殖排污口、城镇生活污水散排口、小型灌区排口、农污处理设施排污口、农村生活污水排口等处,可以采用光谱法、电极法设备集成的微型站或立杆式水站。

在线监测未覆盖的排污口及排污口上下游可以用监测车、走航船等对水质定期采样监测。


全覆盖的监测设备

根据入河排污口监测场景需求,可以差异化配备监测设备。入河排污口监测以常规指标为主,排水量大、污染来源复杂或其他重点排污口,可视情况增加特征指标。


多样化的溯源手段

由于排口设计不规范、管道错接漏接等问题普遍,污染路径不明,导致排污口溯源工作难度较大。本方案通过多种溯源技术手段,结合入河排污口排查结果,进一步明确排污责任主体。


一体化的监管平台

通过开发排口信息管理系统,运用大数据手段,支撑构建具有入库、管理、查询、统计、分析、共享等功能的入河排污口数据平台。通过对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提高排污口的自动监控水平,实现入河排污口数据资源的信息共享,推动入河排污口信息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


  经典案例:六盘水市水环境监测预警监管项目

 建设内容

基于《六盘水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与机制建设实施方案》,按照“全面设点、全市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的要求,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内容包含智能感知“一张网”,基础设施“一支撑”,应用支撑“一中台”,智慧监管“N应用”,全局决策“一张图”,平台建设“两体系”。


为六盘水市共建设11处河道断面、4处雨污排口、4处排洪沟排口、3处截污箱涵、1处入河排口共23套水质监测站以及凤池园监控系统布设。

监测指标包括COD、氨氮、总磷、溶解氧、透明度、ORP、液位、流量等水环境参数。


 建设效果

  • 提高该区域水质监测预警管控能力,解决过度依赖人工监测、各类排口污水混排、水质超标预警滞后、部分断面缺乏有效监管途径等管控问题。

  • 提升六盘水市水质达标优良率,保证水质监测断面稳定达标。

  • 实现智慧化管控,做到实时预警、分级处置,提高处置效率。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Copyright ©2007-2024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