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天津篇

2023-02-09 17:31:56


正文共:2840字

预计阅读时长:3分钟



2022年,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这一年

2022年,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切实发挥“支撑、服务、引领”作用, 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天津添砖加瓦。

党建工作

加强政治引领。坚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领导带头学,推动全面覆盖学,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强化政治担当。坚持以学促行,结合“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统筹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完成71项群众诉求清单任务,挺膺担当,助企纾困。

涵养政治生态。培树严实作风,开展“能力作风提升年”系列活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及教育监督管理,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升。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开展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

培树严实作风加强能力建设

开展主题宣讲,弘扬女排精神激发奋进力量

业务工作

深化监测创新,高水平支撑污染防治攻坚

助力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增强预报研判,开展空气质量趋势预测,推进区域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会商及应急响应联动。支撑污染减排,推动涉气企业大气污染物精准减排试点,完成绩效分级差异化管控体系升级,配合开展挥发性有机物、臭氧专项监督检查,支撑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强化监测分析,完成颗粒物与臭氧协同监测网络建设联网,24小时数据值守,编制环境空气、工况用电监测日报等各类报告2000余期,协同编制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与温室气体清单,技术支撑空气质量改善。

助力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率先实现地方水站与国家联网,联网率和审核率均居全国前列。每月开展全市117个市控断面监测,配合修订地表水环境月排名办法及区域补偿办法。完善“手工+自动+遥感”相结合的网格化监测预警体系,支撑于桥水库藻华防控和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对全市入河排污口进行监督性监测并进行超标溯源。完成近岸海域及全年入海排污口、直排海污染源水质监测及分析,支撑美丽海湾建设。

助力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推动建立102家企业的地下水重点污染源监测井信息库信息清单,对国家及市控土壤环境监测网点位进行监测。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对土壤重点监管企业周边及垃圾填埋场进行监测,有效防范污染外溢风险。顺利完成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监测样品采集,圆满完成我市土壤和地下水背景值调查与污染来源解析。完成我市典型行业企业与名特优农产品设施农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为土壤环境分类管理提供重要支撑。

助力生态保护监管。初步建立天津市生态质量监测体系,建成包括58个生态质量监测样地的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开展全市范围的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初步摸清生物多样性状况底数,实现生态质量可监测、可评价。组织完成全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质量监测及京津冀县域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技术评价。全年核查点位300余个,提交现状数据25410个图斑,动态数据416个图斑。

助力声环境改善及风险防范。协助修订发布《天津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支撑调整声环境监测网络,配合落实《新噪声法》职责分配、制定我市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完成90个声功能区噪声季监测,开展敏感建筑集中区夜间施工噪声监测,技术支持安静小区创建及工业园区噪声排放达标。完成29个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的样品采集,保障10个国控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平稳运行,安全收贮废旧放射源64枚。

加强运维巡检支撑打好蓝天保卫战

开展近岸海域监测助力美丽海湾建设

开展水生态监测,助力碧水保卫战

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

加强基础保障,高效能服务生态环境管理

完善监管体系。牢牢把握监测质量“生命线”,全面审查体系文件,开展业务培训,进行资质认定扩项评审暨持证上岗考核,监测能力范围涵盖新污染物等17大类465项。构建“大内控”工作格局,制修订采购、预算等9项制度。

强化基础研究。开展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研究,填补我市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空白。建成新污染物监测技术体系,方法体系覆盖国家首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项目90%以上,监测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完成水生态监测实验室改造提升,水生态监测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推进战略合作,研制成功土壤多环芳烃和石油烃系列标准物质,持续攻关PM2.5和O3污染协同控制等项目,全年在研科研课题 21 项,授权专利 37 项。

加强科普宣传。自主拍摄《科学监测,助力水环境减污降碳》等微视频,获市生态环境科普微视频大赛二等奖。开展“云参观”“线上游”,推进科普基地及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开展典型宣传,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天津市生态环境不断向好 千只东方白鹳飞入“歇脚”》等稿件被20余家中央及市级媒体刊发转载,《天津日报》专版报道中心科研成绩,45篇稿件被《环境报》、环保部《工作动态》、总站公众号等平台采用。

强化基础研究,开展新污染物监测分析

天津市生态环境不断向好,只东方白鹳飞入“歇脚”

筹发展安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坚决守好疫情防控最后一道防线。压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守牢网络安全及舆论阵地。提升应急响应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加强核与辐射、突发环境事件两支应急监测队伍建设,圆满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演练,京津冀突发水环境事件联合应急演练。

以查促改排隐患,保障一方核安全

2022年天津市应急监测演练

获得荣誉

邓小文同志荣获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卞少伟同志荣获第九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三等奖;

杨宁、肖致美、刘彩霞、李源、孔君、郑乃源、白宇、李立伟荣获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空气质量保障预报工作表现突出个人;

邓小文、戢运峰、杨宁、肖致美、郑乃源、李源、白宇 荣获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空气质量监测预报工作表现突出人员;

刘佳泓、易晓娟,收到2022年度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帮扶指导工作感谢信;

邓小文同志荣获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卞少伟同志荣获十佳科普使者,第九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三等奖

卞少伟同志荣获十佳科普使者,第九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三等奖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空气质量保障预报工作表现突出个人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空气质量监测预报工作表现突出人员

2023年,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将继续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三个务必”,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在实现大监测、确保真准全、支撑大保护上下功夫,健全优化环境监测网络,完善监测技术体系,提高数据准确性和分辨率,强化对监测数据的深度挖掘、综合分析和创新应用,提升服务效能和工作水平,实现对生态环境精准管理、科学决策、高效服务的支撑,推动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再上新台阶。

往期推荐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总站篇
生态环境监测2022年度风采录之重庆篇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Copyright ©2007-2023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