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6 00:14:16, 数据洞见未来
日前,深圳医学科学院(筹)揭牌,颜宁获发聘书,正式出任院长一职。
作为知名度极高的青年女科学家,颜宁的一举一动,都被暴露在镁光灯下。
不管是离开清华赴普林斯顿大学任教,还是从普林斯顿归国,毅然加入深圳医学科学院(筹),她的每一个决定都会被放大解读。
“学术女神”的背后
30岁不到,成为清华“最年轻的博导”;37岁,率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用6个月的时间攻克下膜蛋白研究领域50年不解的科学难题;2017年,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邀请,受聘该校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的职位;当选美国双院院士……
回看被赞为“学术女神”的颜宁的科研之路,不能不说是一帆风顺。但实际上,她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沮丧时刻。
1996年,来自山东章丘的颜宁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
从小就习惯了年级第一的她,一进清华,就被“同学都是各地的高考状元”给震住了。
大学的第一个学期,颜宁总是做同一个梦——考试不及格被劝退。
初到普林斯顿大学读博的颜宁,进了施一公教授的实验室。
比她早几个月进实验室的另一个中国学生已经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上发了一篇论文,而颜宁,“我是做什么,什么做不出来。”
顶着巨大的压力,颜宁一下瘦了30斤。
颜宁直言,“以为自己是棵葱,才发现原来只是个小葱花。”
但葱也分很多种,在颜宁的故乡,山东省济南章丘,这里盛产大葱,高可过人,能生长到两米多。
天性好强的颜宁不服输,面前有100条路,一条一条的都试过之后,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那条路。
2000年,颜宁以“清华大学优良毕业生”的称号顺利拿下学士学位。
2004年,颜宁通过普林斯顿大学博士论文答辩,并于2005年获得由《科学》杂志评选的“青年科学家奖(北美地区)”。
颜宁不相信运气,只相信实力。
科研要耐得住寂寞、要勤奋、能顶住压力,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在训练积累到一定程度,长期经验积累和严密分析形成的“科学直觉”,让科学探索的过程是如此的水到渠成。
归去来兮,不忘初心
2007年10月,受清华生物系老系主任、医学院常务副院长赵南明教授的邀请,颜宁回到清华大学,受聘为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设立了自己的实验室。
当时的她,30岁,是全国最年轻的女性正教授之一。
白手起家,从零开始,从装实验台、订购仪器试剂、手把手教学生做实验,到最终实验室独立运转,颜宁花了将近大半年的时间。
自2007年回到清华大学独立领导实验室以来,颜宁发表学术论文40篇。其中,13篇发表在Nature、Science、Cell等顶级期刊上的论文,她是通讯作者,且成果两次入选《科学》评选的年度十大进展。
2016年,颜宁被《自然》评为十位“中国科学之星”之一。
2017年4月,颜宁做出了让许多人大跌眼镜的决定——离开待了10年的清华大学,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雪莉·蒂尔曼是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建校200多年来的首位女校长,这样的头衔在美国教授序列里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
颜宁出走普林斯顿的消息迅速在国内引起轰动,「负气出走」、「人才流失还是人才流动」等等众说纷纭,科学家的一次个人职业选择甚至被放大为中美科研发展水平的对比。
为何离开?
颜宁用“居安思危”解释:“我生怕自己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可能故步自封而不自知。换一种环境,是为了给自己一些新的压力,刺激自己获得灵感,希望能够在科学上取得新的突破。”
颜宁坚定的认为,生命如此短暂,要努力去扩展生命的宽度,多去经历和体验。
科学家颜宁
对于国内公众来说,颜宁的名气早已从科学家群体中“破圈”,而被舆论所熟知。
无论外界如何流言蜚蜚,颜宁对自己的定位始终是一名科学家。
科学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颜宁始终有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她每天差不多能有 14 个小时 “宅” 在实验室里;如果在攻坚阶段,她甚至可以工作到凌晨五六点。
在别人看起来繁琐、沉重的科研工作,于颜宁而已更像是一种快乐的游戏。
对很多人来说略显枯燥无聊的做实验、写论文,颜宁却觉得科研像“打游戏上瘾”一样让她着迷。
从普林斯顿回到清华组建实验室不久,同事刘国松教授曾对颜宁说过做科学家的三个境界:第一重是职业,第二重是兴趣,第三重是永生。
颜宁被“震”住了,“从事基础科研的科学家何尝不是有这么点虚荣心呢?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你的发现留在历史上,作为你的一个标志一直传下去,确实是某种意义上的永生。”
一旦进入实验室,自己就有可能成为人类知识的创造者、科学史的缔造者。有了这种认知,颜宁的追求目标也逐渐演化为:发现某些自然奥秘,在科学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迹。
做探索性研究的感觉,就像在黑夜中摸索,科学家的面前是一片迷雾旷野。
宇宙大无边际,任何方向都有可能通向不可知知的迷途和死路;宇宙大无边际,也意味着任何一个研究方向都有无数可能等待你去探索。
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是颜宁的野心:“把人类的边缘稍微扩一点点……科学也是一样的,做的问题不论多小,它是something new。”
02-17
【征集活动】依利特30周年系列征集活动——晒照片,讲故事,赢豪礼!02-17
食管癌转移临床检测新途径!02-17
Ebook 下载 —— 生物耗氧量与线粒体功能检测技术手册02-17 美谷分子仪器
【现场课程预告】高效细胞株开发02-17
精美礼品等你拿 —— 一同回顾 40 周年发展史02-17 美谷分子仪器
改造 CAR-T 细胞作为抗癌药物的“微型工厂”02-17 hhl
物理吸附科普百问(实验篇46-50篇)02-17 杨正红
一惠到底 | 单细胞多组学促销活动来袭02-17 APT-MKT
小融科普丨别错过儿童成长黄金期,MALDI质谱助力IGF-1精准检测02-17 小融
应用案例|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资源再利用制备新型骨料混凝土物性研究中的应用02-17 纽迈分析
【纽迈20周年庆】用户忆往昔,创新20载-有奖故事征集正式开始!千元礼品已备好,等你来投稿!02-17
太好用了!为什么我没见过这款数字移液器?02-17 色谱君
药典应用︱参照2020版中国药典分析马来酸氟伏沙明02-17
原辅料相容性的4大主流分析法02-17 基泰生物
润燥明目I桑叶配方颗粒案例02-17
蔡司光学科技特展闪耀广州塔!02-16 卡尔蔡司光学
用户声音 | 澳洲分子遗传学实验室GNOMIX首席科学家:华大智造的到来促进了市场的良性竞争02-16 走向世界的
关于液相,我们和ChatGPT聊一聊02-16 Chromai
【招聘】职等你来!02-16 Chrom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