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0 13:25:56
正文共:726字
预计阅读时长:1分钟
2021年,生态环境部印发《区域生态质量评价办法》(试行),将生物多样性指标纳入区域生态质量评价。为推进广西漓江流域智慧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建设,支撑区域生态质量评价,深入服务漓江生态保护,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漓江流域)生物多样性试点监测项目,针对两栖动物、鸟类、蝴蝶等环境指示生物布设固定样地进行监测。项目实施过程得到了生态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宁师范大学专家现场协助与指导。
在夏季的两栖类监测中,技术协作单位南宁师范大学的陈伟才等专家在漓江流域发现了两栖类新物种,并依据其分布范围命名为桂北琴蛙(Nidirana guibeiensi)。现场监测结果表明,该新物种生活在海拔300~1300米之间,生境多样,包括稻田、阔叶林的静水池边或灌草丛,目前在漓江流域兴安县以及桂林市资源县都有分布,存在一定的野外种群。
桂北琴蛙
此外,还监测到红吸盘棱皮树蛙(Theloderma rhododiscus),属于第一次在猫儿山自然保护区记录到的新分布的两栖动物。
红吸盘棱皮树蛙
截止目前,在漓江流域固定样地中共监测到两栖动物2目9科26属2315只,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猫儿山小鲵、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虎纹蛙和富钟瘰螈。其中,7种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物种,包括濒危的虎纹蛙和猫儿山小鲵、易危的棘胸蛙、棘侧蛙、版纳大头蛙、瑶山肥螈和富钟瘰螈;4种列入IUCN红色名录受威胁等级,包括极危的猫儿山小鲵、濒危的棘侧蛙、易危的棘胸蛙和富钟瘰螈。与2012年相比,在连续开展监测的样地中,两栖动物多样性总体呈现增加,优势种个体数量大幅度增加。发现的新物种及物种分布记录,均反映了桂林漓江流域生物日趋丰富多样,充分体现了广西漓江生态保护工作成效。
06-19
因美纳与韬略生物达成合作,助力中国创新走向全球06-18
倒计时1天 | 中国·上海 质谱组学驱动的创新中药研究高峰论坛即将开幕~06-18 质谱创新组学
父亲节 | 父爱伴我成长,一起探索科技梦06-18 SHINE
父亲节 | 快把这份健康指南送给最爱你的爸爸,祝父亲健康长寿吧!06-18
6月20日14:00开播 | 详解金属的元素成分分析与表面缺陷检测06-17 市场部
重磅加码!25位大咖齐聚贵阳共探领域应用前沿 —— HORIBA光谱技术应用研讨会【8月15-18日】06-16 HORIBA
HORIBA中国招聘正式上线,全新升级“职”为等你!06-16 HORIBA
国际前沿科学分享 | 2023 第二届 HPTLC 在线用户会议06-16 力扬专家课堂
产品推荐 | 助力全国麦农 "忙"有所获、 "种"有所得06-16
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向盛瀚赠鼎,寓意蒸蒸日上、“鼎”盛发展06-16 SHINE
海能技术招聘:社招销售类专场06-16
麦收季金满地,土壤保肥需深谋远“氯”06-16
【医药盛会】聚力创新,共创精准医疗新图景 | 因美纳基因力量加速中国生物医药创新06-16
看端午发货通知,抽英雄联盟盲盒?泰裤辣!06-16
这个周末,和阿拉丁一起炫“父”!06-16
MOL THER(IF:11.454)医学1区 | DESI-MS脂质代谢组学精准探究视网膜母细胞瘤调节治疗作用06-16 质谱创新组学
会议倒计时最后3天!6月19日鹿明中药研究平台 LUOMICS CM 新品发布会邀您参会啦!06-16 质谱创新组学
LABOSPECT 008α 维护保养之---ISE模块的保养06-16
展品爆料 | CPHI,我们上海不见不散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