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1 08:52:18
本文系募格课堂撰写,参考来源:南方都市报、极目新闻、观察者网、微博
这年头,走进食堂的高校学子们,多少都发生过一些“爱恨情仇”的故事
近日,一名来自安徽大学的同学,在食堂的“意见留言簿”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建议猪肚鸡的猪肚可以多一点,实在没有猪肚的话,改个名字吧!”
食堂也没有辜负这位同学的期望,回应收到了留言,会通知档口及时做出整改。结果,整改后是这个样子的:档口直接把菜名里所有的“猪肚”一词,划掉了......
网友感叹:这真是减量不减价啊!
另有网友说:怎么看出了一丝“傲娇”,食堂,是懂幽默的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小细节,看到菜单最后一行的“可爱番茄猪肚鸡”了吗?看来管理菜单的工作人员,就是可爱本爱啊,这一身反骨难道又是00后渗透职场了吗~(没有说00后不好的意思
)
紧接着,12月4日,安徽大学通过官微发布情况说明称,校方表示情况属实,已责令该承包商限期整改,并依据双方协议,对其进行处罚。
该声明还称,后勤保障处依据双方协议,对承包商进行处罚,该承包商表示接受,并已按标准整改到位。此次事件暴露了监管上还存在短板和漏洞,在此表示歉意。
图源:微博@安徽大学
另有安徽大学工作人员,在12月5日上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猪肚价格上涨了不少,供应不足导致学校食堂猪肚鸡里的食材变少。他们接到学生反映后,责令承包商整改,没想到有承包商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方式,直接将猪肚鸡改名。
“这肯定是不合适的。”该工作人员称,承包商将面临至少1万元的处罚,另外学校也在想办法从其他食堂调货,尽量保证猪肚的供应,“现在肯定是不止一片了。”
经过“力挽狂澜”,安徽大学的猪肚鸡算是保住了 不过,这件事经过热议后,让不少同学回忆起了自己和食堂发生的二三往事......
高校学生与食堂的「爱恨情仇」
1. 清华大学曾有学生爆料,食堂竟然售卖“隔夜粥”
学生愤怒发帖质问,“百年名校的食堂卖隔夜的粥,不怕出现卫生事件吗?”
2021年4月,一用户在清华大学“我们的家园”网站“意见反映”板块有用户发帖反映“紫荆园早餐卖隔夜粥”。该用户说:
当天早上去清华大学紫荆园食堂最左边包子的那个窗口打餐,要一份八宝粥,工作人员提示说八宝粥是隔夜的,问可不可以。该用户问道,“百年名校的食堂卖隔夜的粥,不怕出现卫生事件吗?”
此贴发布后不久,清华大学饮食服务中心对此答复:
“同学你好,同学反映的问题食堂很重视。食堂菜品均为当天制作当天出售,严格保证食品安全。同学反映的问题我们已核实。该窗口售卖有荷叶粥菜品,并无八宝粥。工作人员是在征询同学意见,荷叶粥是否可以,还请同学知悉。在就餐过程中同学遇到问题可第一时间与食堂值班经理联系,以便我们能及时为同学解决问题,为同学提供更好的伙食服务。感谢同学的宝贵意见,欢迎同学继续监督我们的工作 。”
“荷叶粥”、“隔夜粥”,读久了还真有点像 凭借这个帖子,让清华大学紫荆园的这道“荷叶粥”直接火出圈,也引得不少用户在此贴下方打卡。还好这位学生不是实名反馈,不然社死就有点难受了
随后,4月22日,清华大学官方微博也拿“荷叶粥”玩起了梗,顺便还给清华大学紫荆园食堂的荷叶粥打了个广告。网友:食堂这波赢麻了呀!
图源:微博@清华大学
2. 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吃到足丝蚁!无穷小亮调侃:知足吧,我在南非都难抓到
中国农大一名学生在菠萝饭里吃到了虫子,他没有呐喊退钱,反而冷静拍照,仔细观察研究,甚至给校长写了一份长篇信件, 从“足丝蚁”的起源推测到食堂清洗的疏忽,以知识储备输出了自己的愤怒。谁看完不直呼一句:知识,真就是力量啊!
还附上了 “事发现场图”:
校方在看到这封信后,青年农大官微 迅速转发了这封有理有据、很专业的信并表示:眼神不好的、专业知识不过关的,还怎么在农业大学食堂吃饭。
此外,身为农大校友的“无穷小亮”在看到此事后,也在私人微博上调侃:“吃到足丝蚁算是学校福利了,我去南非抓都抓不到。”
网友观战后纷纷留言:
果然吃饭这件事,还得看农学院的学生,要是我遇见,最多吐槽饭里有虫,哈哈哈哈哈
连人民日报都赞评到:谁说中国学生没有科学精神?
不过经学霸一番科普,大家玩笑归玩笑,毕竟民以食为天。事后,校方也回应已将问题反映上去了:
这么看来,高校食堂,也确实承载了我们大学阶段的难忘回忆~就是希望,下次不要吃到异物了(bu shi)
科研小助手官方QQ群:
一群:93646661(2000人已满);
二群:215216803(2000人未满)
转载、投稿、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amateur_1988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精彩!
04-24 生命时报微信
关于报送2022年度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04-24
首次通过这一认证,奖励10万!04-24
预告 | 2023世界计量日这样开展04-24
2023环博会圆满落幕,期待明年再见!04-24 磐合科仪
和诺奖得主做一样的研究?他们开始从“耳”到“脑”的探索04-24 许志芸
DynaSpatial空间转录组新品发布,德运康瑞自主创新引领空间组学“国货”新潮流04-24 德运康瑞
Sci Transl Med | 反义核苷酸靶向H3.3治疗难治弥漫性原发性脑桥胶质瘤Top of Form04-24 BioArt
Science丨单碱基编辑技术治疗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细胞和小鼠实验探路成功04-24 珊今
Cancer Cell | 肿瘤中T和B细胞组成“淋巴网”支持祖细胞的分化04-24 雪月
南模讲坛 | 基因敲除小鼠使用及常见问题解析04-24 南模生物
Mol Cell | 驱动DNA修复的SLX4相分离凝聚体04-24 十一月
Science亮点! | 栉水母揭开神经系统起源与进化04-24 十一月
深圳湾实验室李歆课题组招聘博士后及研究助理04-24
维也纳大学Maulide团队Chem:DFT理论计算助力酰胺不对称α-胺化反应04-24 Cell Press
【药学】于涵洋与管晓翔合作JACS:开发基于非天然核酸的PROTAC新技术,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04-24 于涵洋课题组
最高即将破10!这93本期刊今年将获得首个影响因子!04-24
【有机】华中科技大学袁伟明课题组Chem Catal.:镍/光氧化还原协同催化烯烃区域选择性双烷基化反应04-24 袁伟明课题组
【催化】“铬”有千秋:氮气的定量亲电衍生化04-24
【纳米】“类原子”纳米颗粒制造研究进展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