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隆「医」直播回放|追本溯源,大道至检——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趋势和精准诊治

2022-11-29 00:46:32 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


11月25日,天隆「医」直播携手《临床实验室》举办了“追本溯源,大道至检——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趋势和精准诊治”学术沙龙,我们特别邀请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周海健教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朱春梅教授做专题学术研讨,围绕“呼吸道传染实验室检测和病原学监测”“核酸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诊疗中的临床应用”等内容进行深入的学术探讨和经验分享。

在此,小编特意整理了专家们的主要观点,同时附上直播的回放视频供大家参考学习。


重点摘要1

>>
 呼吸道传染实验室检测和病原学监测
周海健 教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专家主要观点:

-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发病隐秘、传播快,临床表现多样,病原种类多样,感染来源多样的特点。感染源主要分为病毒、细菌、特殊病原体、真菌和寄生虫。
-据2009-2019年中国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谱提示,我国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以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细菌以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为主要流行病原菌,且以混合感染较为多见,较为复杂,带来一些诊治困难。
-针对非典型病原体的部分研究数据显示,军团菌在临床重症肺炎患者中占比相对较低;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呈现季节性特征,并未呈现区域特征;而新冠流行前北京市儿童肺炎支原体阳性率较高,新冠之后阳性率有大幅降低。这三类病原体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但可引起院内感染或社区的大规模暴发,是传染病防控所关注的方向。
-BALF大样本数据显示,结核分枝杆菌、鹦鹉热衣原体、嗜肺军团菌、鸟分枝杆菌、及耶氏肺孢子菌等非常见病原体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常规分离培养方法的阳性率较低、病原种类少,往往只能做细菌、真菌、病毒等等。在病原体的检测中,分子诊断技术例如荧光定量PCR、宏基因组测序等新技术占有绝对优势,让我们重新认识传染病病原谱。
-感染性疾病病原体诊断充满未知,还有很多病原菌待被发现。病原检测的方法正从显微镜-分离培养的方法进展为从基因序列进行测定的方法,荧光定量和基因组测序的分子诊断技术为目前病原体检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

-未来应加强罕见、被忽略传染病的检测病原种类,提升新建立新病原的发现鉴定技术,提升新发传染病识别能力。发展准确、快速、高通量、智能化的病原检测和特征分析技术,继续加强传染病实验室监测网络建设。


重点摘要2

>>  
核酸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朱春梅 教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专家主要观点:
-呼吸道感染是危害儿童健康的最常见疾病,研究显示,我国儿童疾病中,肺炎占比第一,其次是上呼吸道感染,门急诊/住院呼吸道感染疾病均为儿科最常见疾病。
-RSV/ADV/HRV/MP等常见病原体跟呼吸道感染重症有很大相关性,并且逐年在增加,需要得到高度关注。我国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混合感染占比高。相比单纯感染,混合感染治疗难度往往更大。
-常见病原菌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对头孢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形势仍较严重。在此形势下,降低抗生素的使用/滥用,减少抗生素耐药,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的病原学检测至关重要。
-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病情复杂,疾病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难以通过临床症状等进行有效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判断。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对于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疗及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呼吸道感染的诊疗,临床亟需全面覆盖呼吸道常见病原体、可对多种病原体进行联合检测的技术和产品,快速出报告,以便早期诊断;对现症感染,需要灵敏、特异的检测方法以提示病原体的活跃状态。
-针对呼吸道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情况,以往病原学检查手段有限,常用的抗体血清学检测手段检测快速,但在感染早期阳性率低,有窗口期;而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为临床明确病原学诊断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成为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诊断的主要方法。
-提高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率有助于快速明确病因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对呼吸道传染病的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和早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2年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核酸检测专家共识提出,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针对流感病毒采用核酸检测有利于抗病毒治疗药物的合理使用,门诊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应尽快明确病因。荧光定量PCR方法将核酸扩增和检测步骤相结合,无需对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具有简单、特异性和灵敏性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速度快等诸多优点。覆盖呼吸道常见病原体及耐药基因的核酸检测,可为临床提供病原体诊断依据,有助于优化诊疗。

2022年10月28日19∶20-21∶20,作为金沙论坛的分主题论坛,四川省人民医院药学部及神经科组织策划了《多学科融合共话精准用药——卒中的个体化治疗》直播论坛,由天隆「医」直播联合丁香园特别推出,此次论坛邀请到了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童荣生院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院长,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缪丽燕院长。此外,我们还邀请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多位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以及药学专家做主题报告和临床案例分享。

在此,小编特意整理了专家们的主要观点,同时附上直播的回放视频供大家参考学习。


重点摘要1

>>
  卒中研究:从循证医学到精准医学
王拥军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专家主要观点:
脑卒中治疗:单一抗血小板时期(1997-2012年)
脑血管疾病是我国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占我国死亡人数的22%,每年新发病例约300万,死亡病例约150万。
在中国脑血管病患者中:80%以上患者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目前脑血管疾病的研究焦点,其临床结局包括致残性脑血管病和非致残性脑血管病,对于致残性脑血管病,其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再灌注治疗和脑细胞保护。非致残性脑血管病预后良好,主要治疗手段为抗血小板治疗。

面对日益严峻的缺血性卒中现状,有效的二级预防可减少复发和死亡,抗栓药物尤其是抗血小板药物是非常重要的干预手段。1997年CAST和IST研究了卒中后48 h内口服阿司匹林的疗效,结果显示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随访期末的病死率或残疾率,减少卒中复发,由此奠定了其作为经典抗血小板药物的地位。

脑卒中治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2013-至今)
虽然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效果显著,但卒中复发率仍维持在10%,为进一步降低卒中复发率,从2000年开始,国际上陆续做了一系列重要的双抗研究,包括2004年的MATCH研究,2008年的PRoFESS研究以及2012年的SPS3研究,但遗憾的是,三个研究都以失败告终。

2013年,王拥军教授团队表明对于轻型卒中(NIHSS评分<3)以及高复发风险的TIA患者(ABCD2评分>4),21天的阿司匹林剂量+氯吡格雷治疗能够降低这些患者新发卒中的早期风险,且不会增加出血风险(CHANCE-1)。CHANCE研究打开了双抗时代的大门,至此国际指南将双联抗血小板作为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首要推荐。

POINT试验重现了CHANCE的疗效结局,证实对于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使用双重抗血小板适合于亚洲人群,同样也适合欧美人群,改变了全球缺血性卒中治疗指南。

脑卒中治疗:精准双抗时代(2021-至今)
2021年,王拥军教授团队发表了CHANCE-2研究,结果表明在携带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的中国轻型缺血性卒中或高危TIA患者中,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在降低90天内卒中复发风险方面优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意味着脑血管病治疗进入新的“精准双抗”时代。

脑卒中治疗新方向:多组学数据分析
脑卒中患者经双抗联合治疗后,目前仍然有约6%的患者卒中复发残余风险。研究表明慢性炎症是导致卒中复发残余风险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秋水仙碱是安全有效的抗炎药物,是炎症因子IL-6上游NLRP3炎症小体的抑制剂,用于降低残余心血管风险(CHANCE-3)。CHANCE-3研究将多组学数据分析用于预测卒中干预的靶点,为降低残余风险提供可能,是未来卒中治疗的新方向。

重点摘要2

>>  
药物基因指导下的卒中个体化临床药学服务

何霞  副教授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专家主要观点:
1.降压、调脂和抗血小板治疗是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重要预防措施,药物基因组学介入可以有效降低不当用药带来的不良后果。
2.近年来随着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美国FDA、临床药物基因组学实施联盟(CPIC)、PharmGKB以及我国都建议在多种药物使用前进行基因检测,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3.目前卒中二级预防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抗栓药物、降脂治疗、降压药物、降糖药物以及中成药。
4.2022年临床药物遗传学实施联盟(CPIC)发布了新版他汀类药物基因指南,该指南对2012年、2014年CPIC发布的《关于SLCO1B1和辛伐他汀诱导肌病的CPIC指南》内容进行了更新,根据SLCO1B1、ABCG2和CYP2C9基因型为他汀类药物提供治疗建议,且7种他汀SLCO1B1基因证据等级均升至1A级。
5.基于卒中个体化用药的发展,四川省人民医院积极开展药学门诊,与临床科室合作,为患者提供基因导向的个体化用药建议。

重点摘要3

>>  
药物基因指导下的卒中个体化临床药学服务

何霞  副教授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专家主要观点:
1.降压、调脂和抗血小板治疗是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重要预防措施,药物基因组学介入可以有效降低不当用药带来的不良后果。
2.近年来随着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美国FDA、临床药物基因组学实施联盟(CPIC)、PharmGKB以及我国都建议在多种药物使用前进行基因检测,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3.目前卒中二级预防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抗栓药物、降脂治疗、降压药物、降糖药物以及中成药。
4.2022年临床药物遗传学实施联盟(CPIC)发布了新版他汀类药物基因指南,该指南对2012年、2014年CPIC发布的《关于SLCO1B1和辛伐他汀诱导肌病的CPIC指南》内容进行了更新,根据SLCO1B1、ABCG2和CYP2C9基因型为他汀类药物提供治疗建议,且7种他汀SLCO1B1基因证据等级均升至1A级。
5.基于卒中个体化用药的发展,四川省人民医院积极开展药学门诊,与临床科室合作,为患者提供基因导向的个体化用药建议。



线上讨论环节







最后,孟祥莲教授针对母亲GBS阳性,新生儿是否需要筛查、产前GBS筛查结果未出,是否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筛查采样等问题作出详细的解答。袁晓华教授针对GBS筛查是否都需要进行药敏实验、临床遇到灰区样本如何复测出报告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王亚琴教授则针对两位报告嘉宾的内容做了精彩总结,并根据我国2021年GBS筛查共识中孕35-37周孕妇要进行常规GBS筛查等要点,结合我国生育现状以及检测技术的发展,强调了GBS筛查对于围产期安全的重要性,线上观众反响热烈。


往期回看方式|REPLAYS


第一步:关注“天隆科技”公众号
第二步:点击底部菜单栏【帮助】→【天隆医直播】→选择您想看的内容即可




线上讨论环节






最后,朱春梅教授就观众所提的一例临床案例的诊治疑问及如何区分病毒性和细菌性呼吸道感染,临床主要关注的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的病原体类型等问题进行解答,线上观众反响热烈。


天隆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整体解决方案


天隆科技拥有流感、肺炎支原体、结核分枝杆菌等多款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结果可靠。此外,还可提供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整体解决方案,涵盖核酸提取、PCR检测设备及配套试剂,自动化、高效率、抗污染,可实现呼吸道病原体的快速检测,极大提升实验室诊断能力,有效助力临床科学治疗。

往期回看方式|REPLAYS



第一步:关注“天隆科技”公众号

第二步:点击底部菜单栏【帮助】→【天隆医直播】→选择您想看的内容即可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 客服电话: 400-6699-117 转 1000
  • 京ICP备07018254号
  •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Copyright ©2007-2023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