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0 01:35:24, 数据洞见未来
新中国“十大建筑”、奥运工程、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国庆70周年的天安门城楼保护修缮等一系列国家和首都重大战略需求任务,背后都有北建大人的身影。
北京建筑大学,地处首都北京的一所百年老校,发端于清政府1907年创办的京师初等工业学堂,以实业救国为己任,开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先河。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和首都城乡建设发展为使命,走过了百年办学历程。
115年来,这所学校历经学堂、学院到大学,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承续着注重实业、立志报国的文化基因,形成了“爱国奉献、坚毅笃行、诚信朴实、敢为人先”的北建大精神和“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校训;始终遵循“立德树人、开放创新”办学理念,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为国家和首都城市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布局前沿
11月12日,北京建筑大学召开办学115周年创新发展论坛,北建大未来建筑技术学院揭牌成立。
百年老校激发新活力,百年办学开启新征程。为积极应对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技术革命,在智能化时代抢占未来科技发展先机,结合建筑领域关键核心科学技术问题与建筑业信息化、智能化升级的重大机遇,北京建筑大学成立未来建筑技术学院,积极开辟建筑领域前沿性、革命性技术为驱动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新赛道,探索面向未来建筑技术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简言之,学校布局未来建筑技术学院,就是立足于自身的区位优势、学科特色优势,瞄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打造学校高水平拔尖人才培养特区,致力于培养建筑领域拔尖领军人才。
未来建筑技术学院,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把握未来工程教育变革带来的新机遇,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入探索。
北建大党委书记李军锋表示,将举全校之力,聚最强资源,选最优生源,打造一个本博贯通培养、多学科交叉的品牌实体学院。
实施导师制、坚持“一生一方案”的个性化培养原则、本博贯通、科教融合……北建大致力于培养的,是符合时代特征、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建筑领域内的拔尖领军人才。
学院实施全程导师制培养,坚持“一生一方案”,为每位学生配备校内外学业双导师,聚焦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实践型人才的新要求。
从北建大走出来的学子,都是能担重任、屹立于时代浪潮之尖的高素质人才。
充分发挥学校“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等国际平台优势,未来建筑技术学院聘请具有国际影响的著名专家学者指导教学活动。
同时,通过开展联合培养、海外实验室研修、暑期国际夏令营等方式,注重丰富学生的国(境)外大学学习经历,开拓学生国际化视野,增强学术自信。
本博贯通培养模式、积极探索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未来建筑技术学院学院鼓励学生在科研探索中明确和坚定学术志趣,勇攀科学高峰。
回首百年
历史绵长,底蕴深厚。
北京建筑大学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7年京师督学局创立的京师初等工业学堂,是迄今唯一延续京师初等工业学堂的办学实体。
百年老校,薪火相传。115年来,学校的办学从未中断,经过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从学堂到学院,再到大学。
2012年,学校获批“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
2013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北京建筑大学;
2014年,获批设立“建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5年10月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北京建筑大学签约仪式隆重举行,学校自此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事业发展迈向新高度;
2016年,学校获批建设“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系全国建筑行业和城市设计领域唯一的高精尖创新中心;
2018年,学校建筑学、土木工程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学校发展建设历史上的重大里程碑;
2020年,北京建筑大学入选北京市属公办本科“高水平特色型大学(A)类”,学校发展进一步明确,迈入北京市属高水平特色型大学龙头高校行列。
高质量办学的每一步,北京建筑大学都牢牢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机遇。
实力强劲
作为北京唯一的建筑类高校,北京建筑大学是北京市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北京市属高水平特色型大学龙头校。
建筑特色鲜明,让北建大在一众北京高校中显得尤为突出。
学校拥有17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15个北京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以及7个北京市特色专业。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比超过50%,国家级/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比超过75%,居同类型高校前列。
学校建设有高水平师资队伍,拥有国家杰青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4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人等百余位高层次人才。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等各类国家级及北京市级团队28个。
2014年,学校获得第七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教育部主持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建筑学、土木工程为B类学科,城乡规划学入选B-;工程学、环境科学/生态学进入ESI全球排名的前1%。
学科实力过硬,北京建筑大学在科学研究上的表现,同样亮眼。
北建大现有以北京节能减排与城乡可持续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为代表的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28个,建有全球技术水平领先的多功能振动台阵实验系统,数量位居全国建筑类高校和北京市属高校前列。
2014年,王随林教授主持的“防腐高效低温烟气冷凝余热深度利用技术”项目,为北建大拿下第一个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仅一年后,韩淼教授和张爱林教授相继为学校拿下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21年,北京建筑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李爱群教授再为学校捧回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截至目前,北京建筑大学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8项。
人才培养,同样出色。
百余年来,北建大先后为国家培养了7万余名优秀毕业生。他们参与了北京重大城市建设工程,是国家和首都城市建设系统的骨干力量。
作为教育部“全国就业50强高校”之一,学校近年来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5%以上,主干专业达到100%。
学校,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培养总量最多的高校之一,北京城市建设领域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超过70%的人都毕业于北京建筑大学。
校友中涌现出了被称为“当代鲁班”的李瑞环,核工业基地建设的奠基人赵宏、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在明、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刘桂生、沈小克、张宇、罗玲、胡越、包琦玮、高士国,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中国建筑师马岩松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2020年,时任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同志到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调查研究。他强调:
“北京建筑大学是培养未来规划师、设计师、建筑师的摇篮,办学直接关系首都规划建设。”
“北建大努力建设一流的高水平特色型大学,为首都规划建设输送更多优秀规划设计建筑人才!”
11月19日,2022(第六届)北京国际城市设计大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张家湾设计小镇开幕。会上,《北京建筑大学服务北京建设人民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对外发布。学校将一如既往地聚焦首都城市发展新格局,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建策献力。
新时代,新征程。
百年老校,宏图画卷,正徐徐展开。
正如北京建筑大学校歌所述一样,“我不努力斯愚蒙,复兴我国宜有新国风,愿我同学肩之我躬,以工伴读以工救农……将来世界工学,还以我国为大宗。”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建大将加快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
11-20
综合三甲!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招聘护士、临床医师、急诊重症医师、影像、康复、口腔、病理、麻醉、检验、药师、行政等186人11-20
全国首个!顶尖大学,开建国之重器!11-20
2022年度何梁何利奖已揭晓11-20
迎接世界杯┃软柿子绕口令11-20
重庆大学《MD》:元素晶界偏析对Mg-Zn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11-19 材料科学与工程
哈工大(深圳)《JMST》:金属玻璃颗粒增强铜合金实现高强高导!11-19 谢国强课题组
国家基金委: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地区或将动态调整!11-19
《AFM》:一种复合固体电解质可用于高性能全固态电池!11-19 材料科学与工程
你潜心努力的每天,都生长着意义11-19 晚安小分队
气相色谱的定量方法与加标回收率的计算11-19 嘉峪检测网
几种常见的空白试验经验分享11-19 嘉峪检测网
实验室日常检测过程质量控制11-19 嘉峪检测网
实验室典型16个安全案例,你经历过吗?11-19 嘉峪检测网
多种实习机会!“科研圈”招募学术运营实习生、学术新闻实习生11-19
《自然》发现癌细胞会拼命锻炼,只为变得更强、更快|遇事不决量子力学?新研究认为大脑意识源于量子纠缠|本周值得读11-19 领研网
【推荐】光谱分析技术(ICP-MS)专题讲座 报名倒计时11-19
【干货】ICP-AES、ICP-OES、ICP-MS、AAS的区别11-19 实验与分析
【有奖调查】环境监测与检测标准应用问卷调查11-19
【限时回放】环境样品前处理新技术及新方法 干货分享~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