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新闻

【人物专访】陈德喜教授:走在前沿,探索未知 – 浅谈如何应用微流控技术及质谱流式技术实现多基因组全面洞察


1625761707807997.png

陈德喜,教授,研究员。北京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市肝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并曾多次赴美参与神经及肿瘤相关研究交流。2020年新冠疫情突发的紧急关口,陈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始终奋战在第一线,迅速调配科研资源进行相关的研究,并获得多项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为抗击疫情做出了重大贡献。

陈德喜教授团队所属的北京佑安医院是北京市20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之一,同时也是北京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救治基地;作为一个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的医疗机构,佑安医院也是国内最早一批装备Hyperion成像质谱流式平台及Biomark HD系统的单位之一。在疫情突发的紧急关口,陈德喜教授率领科研团队,迅速调配医疗及科研资源,争分夺秒进行相关的救治和研究工作。 陈德喜教授及其带领的团队首次使用成像质谱流式技术、质谱流式技术结合微流控技术,从新冠肺炎患者肺组织浸润免疫细胞类型、疾病进展过程中的肺损伤机理、感染者免疫系统整体变化、感染者天然免疫状态及感染后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等多角度、全方位结合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An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Cell MolImmunol》及《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等著名国际期刊上,引起了国外同行的特别关注。 

1625761707782127.jpg

陈德喜教授及其科研团队的这一系列研究,填补了国际上新冠肺炎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帮助科研各界拓展对SARS-CoV-2感染机制的理解,也为新冠肺炎今后的研究和治疗方案设定提供了非常扎实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近日,Fluidigm公司特别采访了陈德喜教授,邀请他就新冠肺炎研究中的相关经验以及如何结合质谱流式技术及微流控技术进行多组学研究进行了分享。“宿主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是传染病研究中的一个恒久的主题,有助于了解疾病的进展以及患者的症状和结果。”陈教授谈道。使用质谱流式技术、成像质谱流式技术与微流控技术相结合,有助于研究团队在有限而珍贵的样本中更快速地获得更加高质量和一致的结果,以加深我们对疾病及其进展的理解。“这对我们快速回答这些问题至关重要!”陈教授表示。北京佑安医院作为传染、感染病防治领域的急先锋,肩负着COVID-19筛查、诊断、救治、研究的艰巨任务,始终冲在抗疫第一线。在此,我们向这些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点击此处,详细阅读陈德喜教授专访。




使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在手机上查看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