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400-6699-117转1000
热门搜索:
分析测试百科网 > 聚光科技 > 新闻动态 > 推动“产学研用” 聚光科技助力科学仪器中国梦
非会员

诚信认证:

工商注册信息已核实!
扫一扫即可访问手机版展台

推动“产学研用” 聚光科技助力科学仪器中国梦

发布时间: 2014-10-14 11:32 来源: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支持的“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转让发展论坛”于2014年9月25日在北京与2014年同期举办,直接面向700余家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领域的参展企业。

本 次会议邀请了教育部、科技部、高等院校、企业代表等参会交流,全国50余所高等院校参会,并在同期设有高校展示区,展示高校科研实力、科研成果、推荐项目 及人才信息等。会议旨在搭建校企对接的交流平台,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让科研成果在市场资源中得到优化配置;让创新驱动在产品转型升级中形成效益; 同时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和称心的就业选择,实现毕业生的就业梦!

    在会议上,来自中国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的徐国卿教授、清华大学的罗国安教授、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发展部部长田英明均作了相关报告,在会议最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还对部分企业进行了“学研成果转化转让示范基地”授牌仪式。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吴幼华先生接受采访表示,“我非常高兴能参加此次多国仪器仪表展期间举办的这个重要活动——科研成果转化、转让发展论坛,以 及人才对接交流会。学会举办此次活动旨在把高校研究所的科研成果,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相结合,转化为企业的实际生产和产业化的扩张。把科研和科学技术的 成果凝聚起来,是学会的制高点,转化为企业的实际生产力是学会的接地气。这是我们学会的主要任务,也是学会在科技发展过程中所做的一个重要创举。我们希望 通过打造这样的平台,把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去推动协会的发展,去推动产业的升级和扩张,去推动中国仪器仪表制造业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最终完成我 们的中国梦。”

006.jpg

授牌仪式现场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了“科研成果转化转让示范基地”的授牌,近红外产品经理李光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对产学研结合的看法。“中药在线近红 外分析系统”是我们与清华大学化学系合作的项目,是在线近红外技术在制药过程中的应用之一,此项目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不仅仅这个项目,聚光科技一 直在致力于为产学研用的结合而努力,和国内大多数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开发近红外技术在各个不同领域的应用。我们希望通过协作,将高校科研专家的研究成果, 通过我们的平台去实现产业化,从而造福大众。”

    在采访中,李光提到:近红外是“多快好省”的绿色分析技术,是中药质量在线分析、智能控制的仪器基础。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智能控制系统采用中药质量控制、中 药指纹图谱质量控制和近红外在线检测等技术,实现了中药制剂产品质量稳定、可控性生产等。在主要的项目中,针对清开灵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 安神补脑液、血府逐瘀口服液等品种的化学成分物质基础,开发了具有产品特性的多指标成分定量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开发了上述品种的在线近红外光谱样品预处理 系统(SupNIR-4510)。该在线近红外系统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实施过程中,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

    以聚光科技近红外光谱在线系统(SupNIR-4510)为代表的高端分析仪器的成功研制,将促进我国检测设备整体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促进现有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提升我国国产化设备的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引导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

目 前国内主流近红外光谱在线系统设备主要依赖国外产品,市场被进口设备长期垄断,价格昂贵、仪器的维护费用高、周期长。本项目采用聚光科技研制的具有我国自 主知识产权的近红外光谱在线系统(SupNIR-4510),技术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同时实现国产化应用、本土化维护和成本的降低,完全可替代 进口,降低了用户购置和使用成本,促进检测事业的进步。

    其实,在现如今自主研发创新成为主导者后,知名企业与科研院所以及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已经成为当下仪器仪表行业推动产学研最有利也最普及的方法。1+1如何大于2,相信聚光科技会为我们提供一个满意的答复。而我们也期待产学研的推进,能真正实现仪器仪表的中国梦。

007.jpg

聚光科技近红外产品家族

 

 

标签:聚光科技、实验室、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转让发展论坛
移动版: 资讯 直播 仪器谱

Copyright ©2007-2023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